從功效言者占絕大多數,從主治言者僅【聖濟總錄】稱治"小便不通"與【藥材學】稱治"小便不利" 。稱"利水"者有【本草拾遺】和【本草求真】;稱"利水道"者有【茶譜】(xxx)和【茶經】(張氏)2條;稱"利尿"者有【中藥大辭典】和【中國藥學大辭典】;稱"利小便"者有【神農食經】、【新修本草】、【千金翼方】、【飲膳正要】和【三才圖會】。 此外,在下文"利大小腸"等尚有3條,如【聖濟總錄】海金砂散方:"治小便不通,臍下滿悶,海金砂一兩,蠟茶半兩,上二味搗羅爲散,每服三錢。煎生薑、甘草湯調下不拘時。未通,再服"。【驗方新編】:"治尿不通,茶清一瓶,入砂糖少許,露一夜服"。綜上所述,共計16家。 14.通便 從主治言者僅【本草求真】1條,稱"二便不利",余均從功效言。稱"利大腸"者有【食療本草】;稱"刮腸通泄"者有【本草綱目拾遺】;稱"利大小腸"者有【本草拾遺】;稱"利二便,通大小腸"者有【中國醫學大辭典】。 【郭嵇中婦人方】載:治"產後秘塞,以蔥調蠟茶末,丸百丸,茶服,自通,不可用大黃利藥"。【慈惠小編】載:"治產後便秘,用松蘿茶葉三錢,米白糖半盅,先煎開,滲透水碗半,用茶葉煎至一碗取之,即通"。 15.治痢 言功效者,僅【本經逢源】一家,稱"止痢",其餘均從主治言。稱"薑茶治痢,不問赤白冷暖,用之皆宜"者有【仁齋直指方】;稱"合醋治泄痢甚效"者有【本草別說】;稱"治熱毒赤白痢"者有【日用本草】;稱"同姜治痢"者【本草圖解】;稱治"血痢"者有【本草求真】。 綠茶治痢,在民間與中西醫學界均有盛名,單方已可取效。複方較多的是與生薑同用。【本草圖解】與【日用本草】均有茶"同姜治痢"的記載,【仁齋直指方】並強調指出:"薑茶治痢…不問赤白、冷熱,用之皆良。先姜細切,與真茶等分,新水依煎服之。"【上醫本草】亦載:"赤白冷暖痢,生薑細切與真茶等分新水濃煎服之,甚效"。 【食療本草】方:"治熱毒下痢,好茶一斤,炙,搗末,濃煎一二盞服。久患痢者,亦宜服"。 【聖濟總錄】方:"治血痢,鹽水梅(除核研)一枚,合蠟茶加醋湯沃服之"。 【普濟方】:"大便下利清血,臍腹作痛,里急後重,及酒毒一切下血並皆治之,用細茶半斤碾末,川百藥煎五個燒存性,每服五錢,米飲下,日二服"。 【本草別說】方:"合醋治泄痢甚效"。 【慈惠小編】方:"治五色痢,陳年年糕,陳雨前茶,冰糖,茉莉花,共煎湯一碗,服之立愈。" 【風聯堂秘方】載,治"遠年痢疾,用雨前條合臭椿皮、扁柏葉、馬梅、棗仁適量,水煎服"。 關於茶葉治痢的驗例,據宋代【仁齋直指方】載:"蘇東坡以此治文潞公有效"。近代的臨床報告中,亦多有之,且多指明系用綠茶。 16.去痰 去痰,今作祛痰。茶的去痰功效在文獻中,系以從功效言者爲主,占18條之多。稱"去疾"者有【千金翼方】、【新修本草】和【三方圖會】;稱"除痰"者有【本草拾遺】、【茶經】(張氏)和【茶譜】(毛氏);稱"解痰"者有【食療本草】;稱"逐痰"者有【本草綱目拾遺】;稱"化痰"者有【本草綱目拾遺】和【中藥大辭典】;稱"消痰"者有【本經逢原】。 稱"去疾熱"者有【神農食經】和【飲膳正要】;稱"吐風暖痰誕"者有【本草綱目】;稱"涼肝膽滌熱消痰"者有【隨息居飲食譜】;稱"人肺清痰"者有【本草求真】;稱"滌痰清肺"者有【本草綱目拾遺】;稱"去寒澼"者有【本草綱目拾遺】。 從主治言、稱"痰誕不消"者有【本草求真】;稱"痰熱昏睡"者有【中國醫學大辭典】。總計20條有關去痰。 方劑方面,以【瑞竹堂經驗方】所記一則最佳:"痰咳,喉聲如鋸,不能睡臥,好條末一兩、白僵蠶一兩爲末,放碗內,傾沸湯一小盞,用盞蓋定,臨臥溫服。又米白糖一斤,諸板油四兩,雨前茶二兩,水四碗。先將茶煎至二碗半,再將板油去膜切碎,連苦茶、米糖同下,熬化聽用。白液湯沖數匙服之,消痰止渴"。 17.祛風解表 中醫理論認爲:風邪外襲於"肌表",進出現"表證"。治療的方法爲"解表",蓋解散外邪、解除表證的意思,屬於"八法"中的"汗法"。風邪極其多變,從外感言又可兼夾不同的外邪,例如風寒、風熱、風濕。風寒溫三氣雜至,又多侵襲關節、筋骨,出現痹痛。茶葉與上述有關的功效,共有8條。 從功效言者6家。稱"輕汗發而肌骨清"者有【本草綱目】,稱"發輕汗,肌骨清"者有盧仝詩,稱"療風"者有【茶譜】;稱"祛風濕"者有【本草綱目拾遺】和【廣東新語】;稱"辛開不傷陰"者見蒲輸周經驗。 從主治言者僅2條:稱"小兒控疹不出用之神效"者有【片刻餘閒集】;稱"四肢煩,百節不舒"者有【茶經】。 茶的祛風解表方劑,共有如下4則: 【食療本草】方"茶治……腰痛難轉:煎茶五合,投醋二合,燉服"。 【本草品匯精要】亦載用茶"水煎,合醋療腰痛"。 【醫藥指南】(韋氏)載:"治肩背筋肉痛,槐子、核桃肉、細茶葉、芝麻各五錢,入磁罐內,水二碗,熬一半,熱服,神效"。 【醫藥指南】(周氏)載:"治外邪在表,無汗而端者,麻黃、杏仁(去皮尖)各三錢,石膏五錢,甘草一錢,細茶一撮,謂之五虎湯"。 18.堅齒 茶葉的堅齒功效,近代有很多論述,一般均認爲與茶所含有的氟有關。古代的文獻論及堅齒用茶者,共檢及4條,均從功效言。稱"堅齒已蠹"者有【茶譜】(錢氏);稱"漱茶則牙齒固利"者有【敬齋古今注】。【東坡雜記】:"每食已,輒以濃茶漱口,煩膩既去而脾胃自不知。凡肉之在齒間者,得茶浸漱之,乃消縮,不覺脫去,不煩刺挑也,而齒便漱濯,緣此漸堅密,蠹毒自己"。【飯有十二合說】稱::"滌齒頰"。 19.治心痛 心痛,是中醫治療的常見病。一般中醫說的心痛大多是指心下部位,從解剖學來說應該是以胃與十二指腸的疾患爲主。真正的心臟疾患引起的心痛,應該稱之爲真心痛或厥心痛。以下兩張治療心痛的藥茶方,也和以上情況一致。茶的治心痛,共有三書記載,均從主治言。 【兵部手集方】:"久年心痛,十年五年者,煎湖茶,以頭醋和勻服之良"。【上醫本草】所載,大約相仿。 【瑞竹堂經驗方】應痛丸萬:"治急心氣痛不可忍者,好茶本四兩,楝乳香一兩,爲細末,用醋同兔血和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丸,溫醋送下"。 此外,近代贛、閩、江、浙等地每用老茶樹根治療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心律不齊、心力衰竭、肺原性心臟病等疾患,頗具良效。 20.療飢 茶爲飲食之品,可以療飢,又與益氣力(見下條)有關。從文獻上看,均從功效言。稱"療飢"者有【本草綱目拾遺】和【廣東新語】。【野菜博錄】稱:"葉可食,烹去苦味二三次,淘淨,油鹽姜醋調食"。 【救荒本草】稱:"救飢,將嫩葉或冬生葉可煮作羹食"。 21.療瘡治瘺 茶葉對於各種瘡、瘺具有良好的療效,內服、外用均直。從功效方面說,與前文所述之解毒有關。茶性寒涼,故可清熱、解毒與療瘡、治瘺。文獻所記載,全系從主治言。稱治"瘺瘡"者有【神農食經】、【新修本草】、【千金翼方】、【本草經疏】、【三才圖會】和【中國醫學大辭典】,稱"療積年瘺"者有【枕中方】;稱"搽小兒諸瘡效"者有【本草原始】。 有關茶葉療瘡治疾的方劑,如: 【勝金方】治"蠼螋尿瘡,初如糝粟,浙大如豆,更大如火烙漿炮,痛苦悲傷至甚者,速以茶並蠟茶,俱可以生油調敷,藥至痛乃止"。據所述,很可能是指帶狀疱疹。 【攝生眾妙方】治"腳趾縫爛瘡,及因暑手抓兩腳爛瘡:細茶研未調爛敷之"。 宋慈【洗冤錄】引【經驗方】載治"明囊生瘡,用蠟麵茶爲未,先以甘草湯洗後貼之,妙"。 【外科證治全書】載:"治下疳,雨前茶、麻黃各一錢五分,用連皮紙方七寸許,用鋁粉錢半擦於紙上,鋪前兩藥,捲成筒子,火灼存性,研細,加冰片各一分,研細用之"。 22.益氣力 茶與益氣力有關的記載,文獻中僅查及5條。從功效言者4家;稱:"有力"者有【神農食經】和【千金要方】;稱"輕身換骨"者有【陶弘景新錄】;稱"固肌換骨"者有【圖經本草】。從主治言者1家,稱"固肌換骨"者有【圖經本草】。從主治言者1家,稱"治疲勞性精神衰弱症",見於【中國藥學大辭典】。 23.延年益壽 有關茶的延年益壽功效,檢及8家文獻曾予記載。稱"養生益壽"者有【荷廊筆記】。因爲中醫理論認爲人的"天年"(即自然壽命之意)爲100-120歲,這在【黃帝內經】與【千金要方】上都有述及。何以多數人不能活到天年呢,這是因爲患病夭折的緣故。所以,避免疾病也應屬於延年益壽的範疇。【圖經本草】稱:"祛宿疾,當眼前無疾";明代程用賓【茶錄】稱:"拌擻精神,病魔跡";蘇東坡【游諸佛舍,一飲釅茶七盞,戲書勤師壁】也曰:"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 關於茶可延年益壽的實例,據宋代錢易【南部新書】所載:"大中三年,東都進一僧,年一百二十歲。宜皇問,服何藥而致此。僧對曰,臣少也賤,素不知藥。性本好茶,至處唯茶是求。或出,亦日進百餘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因賜茶五十斤,令居保壽寺"。 在古代,延年益壽的方藥與方法(如導引、氣功)往往坡上神仙的外衣,茶葉也自難免。【茶解】稱: "茶通神仙。久服,能令升舉";【陶弘景新錄】稱:"茗茶輕身換骨,昔丹丘子、黃山君(古仙人)服之";【本草綱目】引壺公【食忌】:"苦茶久食羽化。" 24.其他 茶的其他功效不成系統者,尚有以下數條:【格物粗談】稱:"燒煙可辟蚊,建蘭生蛋斑,冷茶和香油灑葉上";【物類相感志】稱:"陳茶未燒煙,蠅速去";【救生苦海】稱:"口爛,茶根代茶煎飲"。 此外,尚有以下與茶有關的方劑: 【醫方集論】方:治三陰瘧,"雨前茶三錢,胡桃肉五錢(敲碎),川芎五分,寒多加胡椒三分,未發前入茶壺內,以滾水沖泡,乘暖頻頻服之。吃到臨發時,不可住。" 【本草綱目】方:治"月水不通,茶清一瓶滲入滲出砂糖少許,露一夜服,雖三個月胎亦通";又,治"痘瘡作癢,房中宜燒茶煙恆熏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