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16|回覆: 0

[中藥方劑] 張志遠·深研經典,闡發新說

[複製連結]
劉桂榮 發表於 2017-11-20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張志遠認爲,【周易】乃『群經之首』,通過研究大量的醫書與【周易】的資料,明確提出『醫易相關』『醫之陰陽源於【周易】』的學術觀點,並通過【周易】釋疑中醫古籍。

•張志遠根據前輩用藥經驗,把【傷寒論】的九十多味藥重新根據其應用、性能、主要作用,總結出經方『十八羅漢』『四大天王』等。

•張志遠重視研究各家學說,考證人物,辨析學術淵源,提煉學術思想,對醫家學術的辨析與驗證,填補了不少空白。

•張志遠發揮『玄府』學說,闡發風藥理論,在辨證內容與方法研究上有獨到見解。

倡論『醫易相關』說

第三批國醫大師張志遠深研經典,他認爲,【周易】乃『群經之首』,通過研究大量的醫書與【周易】的資料,明確指出,『醫易相關』,二者具有密切的內在聯繫。其對中醫學的形成和發展,有過重大影響。

張志遠說,【周易】雖無陰陽二字,但其認識自然、分析事物的『兩點論』卻很科學,框定了中醫思維模式。【周易】爲中醫的陰陽對立統一學說奠定了基礎。它以乾坤爲主,互爲體用,衍化出許多卦爻。【周易】中『一闔一辟謂之變』的思想,可用於揭示事物的變化發展規律。因此,中醫學把握了『調陰與陽,精氣乃光,合形與氣,使神內藏』總體原則。【周易】除了強調陰陽的對立統一外,也非常重視『三』的作用。【難經】受其影響,將兩手橈骨動脈各分寸關尺,每部切診浮中沉,與『三』相合。

中醫學把乾坤、坎離的科學內涵應用到臨床實踐,體現在流行病分類方面,最突出的就是六經辨證學說。【內經】根據人體生理特點,結合病邪侵犯人體的部位、經絡的病理現象,確定了外爲三陽、內爲三陰的模型。然而,由於這一論據比較原始,特別是日傳一經之說不太符合實際情況,因此,遵之者甚少,並已逐漸爲【傷寒論】六經含義所取代。時至東漢末年,人們通過臨床實踐發現,以六經作爲表里的時間變化十分機械,以其代表屬性反而比較恰切。可能基於此點,張仲景對六經的應用,雖上承【內經】之義,卻不完全師法其說,而是在坎離二卦啟發下,將水火含義注入六經,且賦予新的內容,根據流行病的症狀分成陰陽二類,即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

研經典創立新論

張志遠深研中醫經典,對【傷寒雜病論】喜愛有加,根據前輩們的用藥經驗結合自己數十年研讀經方藥物的心得體會,把【傷寒論】的九十多味藥,重新根據它的應用、性能、臨床需要、主要作用,總結出經方『十八羅漢』『四大天王』等用藥特色,對每位藥物的來龍去脈、藥性特點、文獻沿革、配伍應用特點、主治病症等做了精到的發揮,認識藥物透徹,應用藥物準確,能大大提高臨床療效,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和實用價值。如效法仲景,認爲麻黃之功,平喘第一,發汗利尿居次,並靈活化裁麻黃經方。

研究各家重源流

張志遠認爲,各家學說雖重在研究醫家,但不能孤立看待,當然亦不可專主學派。應考證人物、辨析學術淵源、提煉學術思想並舉。對每位醫家,應按其師承、私淑關係、學術傾向、臨證特點劃分流派,歸於系統。

張志遠對醫家的生平、著作進行嚴格考證,填補了不少空白;對醫家學術的辨析與驗證,亦多精闢之論。如【成無己學術思想發微】【丹溪相火論評析】【論景岳陰陽觀】及【張仲景<傷寒卒病論>考析】【吳塘生平史略】【溫病學派大師葉桂】【張錫純用石膏】等論文,均是其悉心研究的成果。尤其重要的是,張志遠強調臨床實踐乃研究各家學說不可或缺的途徑。因前人的理論、經驗均來自實踐,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理解、運用,並判斷其正確與否,才能進一步發展它。

發揮『玄府』學說

玄府一詞始見於【內經】,原指汗孔。劉河間認爲,中風的病機關鍵在玄府閉塞,氣血不通,神機不遂,輕者可自行恢復,而重者可致死。但此說並未引起後世醫家的重視。張志遠曾結合劉河間中風病玄府學說對中風的相關問題作較爲深入的分析。第一,體質差別與中風發病有密切關係。中風病患者的體形肥瘦是由氣血虛實所決定的,其發病亦責之氣血不能宣通,而且肥人中風發病率高亦與此相關。第二,以筋脈緩急辨病情。中風,口噤,筋脈緊急,是『由陽熱暴甚於內,亢則害,承乃制,津液涌溢,聚於胸膈,熱燥以爲痰涎。』中風筋緩『因其風熱勝濕而爲燥,乃燥之甚也……』張志遠贊同劉河間指出的『筋攣易愈,筋緩難復』之說。

張志遠治療中風病,承襲劉河間宣通玄府,開發鬱結之法,用藥以辛散結,令鬱結開通,氣液宣行,並以寒藥佐之。張志遠還重視從中焦論治,強調『瀉其脾胃土之本』的治則,駁斥肝實忌瀉,脾爲中州當溫,推崇仲景調胃承氣湯急下之法。因通腑攻下有開通玄府的作用,且較辛溫發散之開通玄府力量爲強。由於目的在於開通『玄府』而不在於下燥屎,故運用指征不拘於大便之結硬與否。

張志遠習用的方藥,以劉完素經驗爲法,如認爲小續命湯(【備急千金要方·卷八】),治療急性腦血管病是有其理論和實踐依據的,不可謂其治風而棄之不用。

劉河間指出耳聾的病機關鍵在於聽戶『玄府』閉塞,腎中精氣不能上濡,耳竅失養,臨床見證雖有虛實之分,治療方法亦有補瀉之別,但其要在一『通』字,即開通聽戶玄府,以暢通精氣,耳竅得濡,則耳聾、耳鳴自止矣。張志遠以劉河間耳科玄府理論爲指導,以開通聽戶玄府爲法,在【普濟方·卷五十三·耳門·耳聾諸疾(附論)】通氣散和【醫林改錯】通氣散的基礎上,立加味通氣散治療耳鳴、耳聾。

闡發風藥理論

傳統意義上的風藥,多指用以祛風的藥物,如防風、羌活、獨活、荊芥、蘇葉、菊花、白芷、薄荷、天麻、柴胡、葛根、川芎、蔓荊子、藁本、辛夷、蟬蛻、蒼耳子、天麻、白蒺藜、僵蠶、細辛、威靈仙、稀薟草等。其中以防風、羌活、荊芥爲代表。張志遠認爲,由於風有內、外之別,所以治風的藥物亦應包括平熄內風藥,如羚羊角、牛黃、鉤藤、天麻、地龍、全蠍、蜈蚣、僵蠶等。因此,風藥是指在傳統中醫理論指導下,主歸肺、肝經,功能祛除、疏散外風或平熄、搜剔內風,主要用以治療風病的藥物。

風藥多味辛,『辛甘發散爲陽』,故有發散的特點,可以散邪、搜風、透關節、通竅。風藥部分味咸,因『咸能熄風』,如羚羊角、地龍、僵蠶。個別味甘、苦,如天麻、鉤藤、牛黃。風藥之性有溫涼之別,但平性居多,少有大寒、大熱者。部分熄風藥性偏寒涼或溫燥,應注意區別使用。總之,風藥性味多爲辛溫或辛涼,辛溫如防風、威靈仙、蜈蚣、仙靈脾;辛涼如薄荷、桑葉、前胡、凌霄花,很少有辛熱或辛寒的。

關於風藥的升降浮沉,張元素謂『風升生』,李時珍謂『辛甘無降』,風性輕揚,高巔之上,唯風可到,風病亦多在上部。風藥大多體輕屬陽,善於升浮上行,有升舉陽氣、升散鬱火、宣通官竅、引藥上行等功效。

風能勝濕,風藥多有燥性,故不論內濕、外濕,常用風藥以燥濕。雖然秦艽有『風藥中潤劑』之稱,只說明其相對於其他風藥燥性略遜而已。同時,濕爲有形實邪,對濕遏氣血者,風藥既能燥,又疏暢氣血,相得益彰,如完帶湯之用芥穗。在歷代文獻中常用走竄、動靜、剛柔、猛緩、斂散、滑澀、輕重等描述風藥。這些性能相互之間多有密切聯繫,如風藥多辛,辛與燥、散密切相關。

風藥總爲祛除病邪,平其亢盛之藥,屬於『瀉』的範疇。但風藥有宣散之功,引而行之,行散補益藥,可增加補藥的療效。

張志遠不僅理論上有建樹,而且畢生重視臨床,善於師法古人而勇於創新。不僅對婦科有獨到經驗,內科證治亦多體會,如學習喻昌『大氣論』及張錫純『升陷湯』法,自擬通陽解蔽升氣化痰蠲飲湯(黃芪、肉桂、蒼朮、茯苓、薤白、柴胡、升麻),用治大氣不足、痰飲凝集之胸悶下瀉,療效顯著。其它如在治療冠心病、高血壓、腎炎、尿毒症等方面均有特長,還在臨床實踐中體會到,張介賓將六味地黃丸去掉三瀉爲紙上談兵,不足爲訓,如此之類,皆足資後學借鑑。

辨證內容與方法的研究

張志遠認爲,中醫學有三大特點,一是整體觀念,二是預防思想,三是辨證施治。辨證和對症治療不同,有本質上的區別,它不只是針對一個症狀或證候群,而是全面地概括了產生疾病的因素和條件,結合不同類型的體質所表現出的各種徵象,主要是研究人與病兩個方面。

辨人體——健康差異

體質差異決定疾病易感性、疾病類型及病理演變趨勢,感受病邪會出現不同反應。例如,兩個病人同患感冒,均屬外感風寒引起,但臨床表現並不盡相同,體質較強者,多數脈緊無汗,爲表實證;體質虛弱者,則脈緩有汗,爲表虛證。在處理時,就要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表實的應給予麻黃湯,表虛的則給予桂枝湯。一個是發汗解表,一個是調理營衛。

辨環境——季節地區

外界環境、季節、地區的不同也影響著人體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如忽視了這一因素,就離開了辨證的準則,不僅難以收到治療效果,還會造成醫療差錯。例如,同屬風寒感冒,無汗的表實證,均可使用麻黃湯,但在南方溫帶的上海給予6克麻黃就可以達到解表目的,在接近熱帶的廣州,一般只用3克左右。相反,在寒冷的北方如遼瀋等地區就需投予12克,有時服用15克才起發汗作用。季節關係也很重要,以濟南地區來說,冬季風寒感冒之人,經常用9克麻黃,在夏季只6克麻黃也會出大量的汗,有時不用麻黃,6克香薷也能解除表邪。

辨病因——邪氣影響

識別致病因素,是辨證的環節之一。六淫七情,跌打損傷,蟲獸叮咬,都是常見的。只有找到病因,才能進行根本治療。頭痛治頭,腳痛醫腳的對症療法,是不符合辨證要求的。如頭痛原因很多,有外感風寒,有肝陽上亢,還有痰火導致的,治療的方法各異,不能一味應用藁本、川芎。對感冒病人亦應追尋病因,辨別風寒、風熱。風寒感冒與風熱感冒雖然都屬外邪侵襲,而致病因素不同,所以在處理時,儘管皆用解表的手段,其治療方法迥異。前者採用辛溫解表,針對風寒,投麻黃湯;後者採取辛涼解表,針對風熱,投銀翹散。二者除依據外感均用辛味藥物予以發散肌表之邪這一共性外,在個性上則完全不同。

辨部位——發病界域

發病部位對指導用藥具有重要意義。根據內外上下不同部位,須使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和藥物。水腫病人,若頭面水腫,可發汗,足部水腫,可利小便,即『上部腫宜發汗』,『下部腫宜利小便』,『開鬼門』,『潔淨府』。『上屬陽,性喜發越』,『下屬陰,性喜潛藏』。『其高者因而越之』,用宣散法;『其下者引而竭之』,用利水法。感冒患者,無論外感風寒或外感風熱,當開始時,病之部位,臨床症狀均表現在體表,通過發汗,解除表證,即『其在皮者汗而發之』。

辨症狀——以證探因

症狀是通過病位反應出來的,爲病邪作用於人體的結果。由於人體內在因素和環境影響,可使臨床症狀在發病上構成不同的表現。部位上有表里,抗病能力有虛實,病變性質有寒熱。症狀是辨證時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有三:一是通過症狀可以辨人體,了解體質的強弱;二是通過症狀可以辨病邪,找出致病的因素;三是通過症狀可以辨病位,從而分析發病的內外上下以及與臟腑的關係。如感冒患者,體弱有汗,體強無汗。發熱重、口渴屬風熱,惡寒重、口不渴屬風寒。外感體表病變,又與肺臟有密切聯繫,當邪氣侵襲後,可通過皮毛犯肺,引起咳嗽,『肺與皮毛相表里』,所以治療風寒感冒的麻黃湯內有杏仁,治療風熱感冒的銀翹散中有桔梗。同樣使用發汗解表法,風寒者投辛溫,風熱者投辛涼,是針對病因;風寒感冒有汗的用桂枝湯,無汗的用麻黃湯,此又對體質。

張志遠在臨證實踐中,善於將理論應用於實踐,精於析理,且不斷探求和發展,使之富有指導意義和實用性。

重視時間辨證

由於人是自然界的產物,『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所以時間的周期性運動對機體的陰陽升降、生物鐘節律的變化,均有顯著影響,且常表現爲同步反應。所以當發生疾病而需要辨證施治時,常把時間作爲重要依據。

隨陰陽時間而辨 疾病在進行過程中,不僅受時間變化的影響,而且同陰陽消長亦存在著密切關係。這可從一般常見感染性疾患說明。當病初起時,由於上午陽氣升發,機體氣化功能旺盛,代謝力強,外邪易於宣散,所以表現爲『旦慧』、『晝安』;下午入陰『氣門』漸閉,氣化活動轉弱,則爲『夕加』『夜甚』。經過調治,其轉歸亦有時間性的不同:『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發於陰也;發於陽七日愈,發於陰六日愈。』由此可見陽氣在人體的抗病、免疫及修復中的作用,治療時要使『陽氣回覆』,增強戰勝病邪的力量。

時間醫學以探索人體與外界的協調統一爲重點。當12~24點入陰時,特別在18點之後的陰中之陰時,對陽虛患者最爲不利,可加重虛象。只有助陽驅寒才能解決。如吳茱萸湯雖無『益火之源以消陰翳』的功效,但它的溫里補氣,化陰降濁之力,則間接地起了散寒、助陽的作用。

隨季節時間而辨 季節性變化能影響人體生理活動,可導致疾病發生。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應用不同的調理方法,爲中醫大顯身手的優勢之一。【內經】有春爲風溫、鼻血,夏洞泄、寒中,秋瘧疾,冬傷寒、喘咳、痹厥。相應的治療方法是:春夏宜宣散、清熱,秋冬要育陰、溫陽。可見中醫對常見病的觀察和處理,都圍繞著大自然的運動變化規律,密切聯繫季節之更動。

張志遠通過臨床考察,發現有嚴格分界的季節性時令病在時間上各不相同。一般地說,由於夏季炎熱,影響人體生理功能,表現爲新陳代謝旺盛,代謝廢物易於排除,客邪難以積留,所以中暑療程短,局限在6天左右。冬天寒冷,殺厲之氣能摧殘生機,故萬物隱蔽。爲了自我保護,人的活動減少,細胞興奮性降低,爲避免過耗能量,陽氣內藏。感受風寒後,既要抗邪,又要動用全身陽氣以維持與外在環境的協調統一,因而此類患者的療程長,其進退時間可延至10天。(劉桂榮 山東中醫藥大學)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