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三大飲料茶葉、咖啡、可可中,只有茶葉成功地征服了全世界。而今,在世界各地茶葉無處不在,茶葉在世界上的消費超過了咖啡、巧克力、可可、碳酸飲料和酒精飲料的總和。 白銀都流到哪兒去了?全世界都在問,不光中國。 英國人說,都流到中國去了——通過貿易逆差。爲什麼會有逆差?就因爲英國人要喝那口茶,放不下。 18世紀,白銀流入中國,中國出了世界首富。爲此,英國派了馬戛爾尼到中國來,想改變一下這個局面。負責接待的,就是後來被美國人評爲『世界首富』的和珅。馬戛爾尼來時,正是英國的一個尷尬時期,這尷尬,便是喝茶喝出來的,對外喝丟了新大陸,對內喝出了貿易逆差。大清朝雖然閉關鎖國;但中國茶葉卻參與了世界歷史的進程,喝茶改變世界。 喝茶,喝出了一個新的全球化的經濟格局,還喝出了一種新文化。 17世紀,中國茶葉的出口,就已超瓷器和絲綢,約占了出口貨物的90%。那時歐洲人以茶爲極品,尤其英國人,飲茶都已自成一套茶文化。據說,茶葉是有史以來最先在倫敦做廣告的商品,不僅貴族趨之若鶩,中產階級也跟著大飽口福,就連英國工人也以茶點爲飲食。時有名士,如詹森博士,亦『與茶爲伴歡娛黃昏,與茶爲伴撫慰良宵,與茶爲伴迎接晨曦』,自稱『頑固不化的茶鬼』。 在【傲慢與偏見》裡,主人餐後必有茶席,開茶會,飲的就是中國茶。英國民謠這樣唱道:『當時鐘敲響四下,世上一切瞬間爲茶而停了。』 最有名的,當然還是英式下午茶;但英式茶文化卻來自葡萄牙。 1662年,葡萄牙公主凱薩琳嫁給英王查理二世,她的陪嫁物品中,就有中國茶具和紅茶。她在英國宮廷,向英國王室和貴族展示了茶文化的風雅,掀起一陣『中國風』。『中國風』不僅席捲英倫,還風靡世界,從17世紀到18世紀,全世界都流行『吃茶去』;而中國,則是唯一能出口茶葉的國家。 於是,有人琢磨著將當時最有商業價值的植物——『真正的茶樹』帶到歐洲去。有個名叫奧斯貝克的瑞典人,1751年來中國旅行,在廣州買了一株茶樹,返程時,起錨,點炮,揚帆,一行人歡呼雀躍,不慎,茶樹掉入海中…… 茶葉之路,除海路,還有兩條陸路。一條是草原之路,往西北去,經由蒙古,通往俄羅斯。這條路,南起福建,由晉商轉運,將武夷山茶葉加工成茶磚,水運到漢口,經洛陽,過黃河,越沙漠,駝運至邊境口岸恰克圖交易,然後,運往俄羅斯及北歐各國。還有一條,則是高原之路,有滇藏線、川藏線、青藏線,三條線經由南亞、中亞、西亞,抵達歐洲。 不過,茶葉貿易還是以海路爲主,先是葡萄牙、西班牙人從海外來,接著是荷蘭人。葡萄牙、西班牙人老眼光,還將貿易大頭放在瓷器與絲綢上,是荷蘭人率先發現了中國茶的商業價值,大舉販運中國茶至歐洲,一口中國茶,居然打通了全球經濟的『任督二脈』,喝通了全世界。 所以,英國學者艾倫·麥克法蘭在他的著作 【綠色黃金:茶葉帝國】一書中說道:『只有茶葉成功地征服了全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