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712|回覆: 0

[中醫入門] 『上火』的根源什麼?

[複製連結]
仰望岐黃 發表於 2018-5-16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導讀

那些動不動就『上火』,動不動就吃寒涼去火藥的人,爲什麼其火總也清不盡呢?而且越服寒涼藥,其『上火』越頑固呢?

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上火』一詞,凡是吃點熱性的食物而出現臉上長痘痘、口腔潰瘍、咽喉腫痛等等,皆認爲是『上火』。

因爲是『火』,就想當然地吃些清熱降火的藥。於是藥店裡各種清熱降火藥賣得很好,甚至抗生素也成了去火的家庭備用藥,一覺『上火』即服一兩片,方便又省事。在兩廣地區,喝涼茶更是成了人們去火的一大特色。

那麼問題來了,那些動不動就『上火』,動不動就吃寒涼去火藥的人,爲什麼其火總也清不盡呢?而且越服寒涼藥,其『上火』越頑固。尤其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人稍微吃一點溫熱的食物都容易『上火』,難道是越老體內陽氣越來越多了?甚至也有人吃冰淇淋也『上火』,越吃臉上痘痘越是瘋長,難道冰淇淋也是熱性的?我們以爲的『上火』真的是火嗎?

『上火』的根源是陽虛

『上火』的根源是陽虛

什麼是『上火』?

生活中我們理解的『上火』,其本意是體內有熱氣。所以吃了某些含熱氣的食物就會咽喉疼痛、長痘痘、牙齦腫痛,這是因爲食物中的熱氣進入體內,散發於外,表現出來的即是『上火』的症狀。所以,我們才會去用些清熱降火的方法,以去除體內多餘的熱氣。

可是,那些越去火越容易『上火』的現象該如何解釋呢?吃寒性食物也會長痘痘的現象又怎麼解釋呢?

若把『上火』看成是真的有火,肯定不是這麼回事。關於『上火』,我們肯定沒有正確地理解它的含義,以至於普遍應用寒涼去火的方式也並沒有真正讓我們擺脫『上火』的困擾。

事實上,人們普遍認爲的『上火』並不是實火,臨床上我們常見的『上火』見於兩種情況:或陰虛於下而陽根不固;或陽虧於內而相火外騰。

中醫認爲陰陽是相互依存,互爲根本的。當體內陰虛,則依附之陽相對亢盛而浮於上,所以表現出了『上火』;相火藏於腎水之中,腎水溫升而能生木,相火只有下藏才能溫腎,如果相火不安於位而上浮,即是失其位,表現爲『上火』。此兩種原因導致的』上火』都爲虛火,而非實火。

九制黃精,補養脾肺腎佳品:

關於陰虛,我們可以理解爲陰液的虧虛。津液是人體陰液除了血液外的所有水液的總稱。由於熱性的食物耗傷了人體的津液,導致陽氣相對亢盛,會出現』上火』。

津液來源於飲食水谷,通過中焦的運化而來,這個運化是陽氣的運動,亦稱爲氣化。喝到肚子裡的水不能等同於津液,只有通過脾陽的運化,才能變爲人體有用的津液而發揮濡養作用。所以說,津液的化生離不開脾陽的運化,陽氣是動力,是生機的根本。故說,一分陽氣,則是一分生機。

陰虛可以短暫地存在,而不能獨立地長期存在,只要正常攝入飲食,脾陽不損,即能化生津液。關於陰虛導致的『上火』,滋陰藥可以解燃眉之急,但前提還是要在脾陽不損的情況下才能發揮作用。

實際上有沒有真正的『上火』呢?當然有,真正的上火表現爲小便灼熱,口渴飲冷,此時稍微用點苦寒藥就好了,不需治療數月數年。而對於臨床上大部分的『上火』來說,根本的原因還在於虛。

動不動就『上火』

動不動就『上火』

寒涼藥去火之害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知道:所謂的『上火』,即火在上,寒在下。陽氣不足於下,導致虛火上炎於頭面,出現頭面、耳、眼、口、鼻、咽喉的各種火熱症狀,如痤瘡、咽喉腫痛、扁桃體炎、面紅、眼紅、耳中生瘡、牙齦炎,口腔潰瘍、頭暈、頭痛等等。明白了這個道理,扶陽抑火即可治療。

人體的元陽來自於腎,它決定著我們壽命的長短,這是我們不能控制的;中焦脾胃之陽是後天之本,這是我們可以左右的。寒涼藥物暫時有去火之效,但畢竟會耗傷人體唯一能左右的後天脾陽。脾陽一損,則後患無窮,百病因而叢生。

健脾八珍粉,調理脾胃效果好:

上火了怎麼辦?

春夏之交,木火升浮,此時宜暢木氣,養陽氣,艾灸最有養陽溫升之功。若木火過浮出現上火諸症,則需斂降木火,可服烏梅固本湯。夏天火易浮,中易虛,可以用烏梅白糖湯斂火建中。

生活中易上火之人可以食些酸品,酸性收斂可以潛陽。同時,平日素體陽虛之人於生活中尤當忌生冷飲食,可以通過食溫補的食物,或者找專業的中醫調理,以改變陽虛體質,從而治療『上火』諸症。

臨床上大量病例證明:溫陽藥物可以降火,比如用溫陽潛陽的方法可以治療慢性咽喉炎、扁桃體炎、臉上痤瘡等等,這正是說明溫陽藥對應了陽虛證引起『上火』的特點。

醫聖張仲景有句話:『知犯何逆,隨證治之。』病有陰陽,證有陰陽。陽虛證當『益火之源,以消陰翳』,也就是扶陽抑陰。而顧護脾陽,慎食生冷,這也是預防『上火』的前提,也是根本。

當前,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已經不再局限於溫飽,而更注重於食物的味道,由此導致的問題是,有人會爲了口舌之欲而不顧脾胃的陽氣。濫吃各種冷飲、冷凍品及部分海鮮都容易傷損脾陽。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的患病是以實證爲多還是虛症爲多呢?

根據以上分析,再對比臨床上的症狀,可以得出結論:『上火』,陽虛者爲多數。對於這樣的『上火』,生活中是扶陽,還是瀉陽;是溫補還是涼瀉?可以說,若濫用寒涼藥去火,肯定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