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50|回覆: 0

[中藥方劑] 逍遙散古今探驪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延章 發表於 2018-5-29 20: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逍遙散,出自宋代陳師文等所編著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以下簡稱【和劑局方】),沿用至今已近千年,幾乎內科、婦科以及疑難雜病等都會用到它。爲加深對逍遙散的理解,本文試從方名談起,探其源流,以便更好地理解之,應用之。

何爲『逍遙』

逍遙二字,最早見於【詩經·清人】篇,詩中有『二矛重喬,河上乎逍遙』句,它是寫將士們手持裝飾著野雞毛的長矛,在河上逍遙閒逛。而留給世人影響最深的是【莊子·逍遙遊】。『逍遙遊』是【莊子】的開篇作,是該書的敘述主旨。書中曰:『今之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爲其側,逍遙乎寢臥於下。』在這裡也是指安閒自得,自由自在。可見逍遙二字,本義是悠然自得,沒有什麼約束。『逍遙遊』就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活動。你看鵬之大,水擊三千里,『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李白【上李邕】),是何等的自由與歡樂。而人能如此逍遙嗎?不能!爲什麼?患在『有爲』,如果一個人每日都在爲己、爲功、爲名而忙碌,這樣就不可能逍遙。而『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一個人如果能達到『忘卻自我』『不求功績』『莫要名聲』的境地,自然就無爲了,也就可以逍遙了。

逍遙遊】全篇講的就是逍遙自在,超脫於名利之外,任自然之理,運行無窮。清·王之接說:『逍遙,【說文】與「消遙」通。【莊子·逍遙遊】注云:如陽動水消,雖耗不竭其本;舟行水搖,雖動不傷其內。譬之於醫,消散其氣鬱,搖動其血郁,皆無傷其正氣也。』由此可見,『逍遙』原文雖然有絕對自由之義,但從人的七情六慾而言,『逍遙』有著消散鬱結之正面性。從治療角度考慮,『逍遙』並非不作爲,而是要順其本性,『道法自然』,於天於地,則陰陽互爲,六氣平和;於人於己,則氣血運行,如環無端。

逍遙二字的對應詞是抑鬱,而抑鬱是指人的心情不愉快、鬱悶。【漢書·谷永傳】云:『故抑鬱於家,不得舒憤。』白居易詩云:『若情理憤痛,過於思者,則號呼抑鬱之不暇,又安可勝言哉?』中醫學將這種心理狀態稱爲『肝鬱』,或肝氣鬱結。解除肝鬱的首選方法是對病人的心理調解。中醫素有『百病皆生於氣』『氣爲百病之源』之說,黃元御【四聖心源】云:『風木者,五臟之賊,百病之長,凡病之起,無不因於木氣之郁,以肝木主生,而人之生氣不足者,十常八九,木氣抑鬱而不生,是以病也。』更有學者指出,『肝爲五臟之賊』『五臟之病肝爲先』。說明解除抑鬱,必須將心理調整、疏調肝鬱放到第一位。在此基礎上,針對由肝鬱所形成的病症,賦予方藥治療,將會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而逍遙散正是針對這種『抑鬱』病證所設立的首選方藥。

何爲『逍遙散』

宋代醫家借鑑莊子『逍遙』思想的意境,以喻方藥之功效,冀抑鬱者在得到心理調節的同時,輔以藥物疏解肝鬱,使病人從抑鬱困境中得到解脫,恢復到安然自得、逍遙自在的心態。而將『逍遙』二字作爲方劑名稱者首推【和劑局方】,後世醫家對逍遙散的加減化裁,均以此方爲基礎,至今仍在不斷地研討中。

逍遙散原方爲:炙甘草半兩,當歸、茯苓、白芍、白朮、柴胡各一兩。上爲粗末。每服二錢,水一大盞,燒生薑一塊切破,薄荷少許,同煎至七分,去渣熱服,不拘時候。

本方載於【和劑局方】卷之九『治婦人諸疾』篇,所治爲『血虛勞倦,五心煩熱,肢體疼痛,頭目昏重,心忪頰赤,口燥咽干,發熱盜汗,減食嗜臥,及血熱相搏,月水不調,臍腹脹痛,寒熱如瘧。又療室女血弱陰虛,榮沖不和,痰嗽潮熱,肌體羸瘦,漸成骨蒸。』

本方證系由肝鬱不解,郁而生熱,血熱內伏,氣逆犯脾,導致肝脾不和之證。所治則以疏肝氣、養陰血、健脾胃爲原則。肝臟『體陰用陽』,凡病者多『體不足而用有餘』。故方中以柴胡疏肝解郁,以順其條達之性;當歸、白芍養血柔肝,補肝體而和肝用;白朮、茯苓健脾益氣,脾強則不受肝侮,且有培土扶木之義;炙甘草緩肝急以止痛;薄荷助柴胡疏肝解郁。諸藥合用,肝脾同治,氣血兼顧,肝陰足則內熱除,肝氣疏則脾胃和,實爲疏肝養肝、健脾和中之良方。

有學者認爲,逍遙散脫胎於張仲景的四逆散與當歸芍藥散兩方。四逆散以疏肝爲主,柔肝爲次;當歸芍藥散以養肝柔肝爲主,健脾滲濕爲次。逍遙散則綜合了兩方的功效,可謂經方的繼承方、發揮方,爲時方中最爲常用的方藥,廣泛應用於內科、婦科、眼科等疾患。

逍遙散歷代醫家方解

雖然逍遙散載於【和劑局方】『治婦人諸疾』篇,但其所治決非囿於婦科疾患。成書於清·康熙年間的【醫方集解】,是一部非常有影響的方劑專著。書中將逍遙散歸入和解劑,這樣就擴大了逍遙散的應用範圍,是凡需要和解的疾患都可以考慮用逍遙散治之。與【醫方集解】幾乎同時問世的【醫貫】,在論及郁證時說,『木郁則火亦郁於木中矣。不特此也,火郁則土自郁,土郁則金亦郁,金郁則水亦郁。五行相因,自然之理。唯其相因也,予以一方治其木郁,而諸郁皆因而愈。一方者何?逍遙散是也。』又推而廣之,曰:『凡寒熱往來,似瘧非瘧,惡寒發熱,嘔吐,吞酸嘈雜,胸痛胠痛,小腹脹悶,頭暈盜汗,黃疸瘟疫,疝氣飧瀉等症,皆對證之方。推而傷風、傷寒、傷濕,除直中外,凡外感者,俱作郁看,以逍遙散加減出入,無不獲效。如小柴胡湯、四逆散、羌活湯,大同小異,然不若此方之響應也。』趙獻可所謂因木郁導致諸郁,其治木郁,使肝膽之氣舒展,則諸郁自解,並將逍遙散列爲治療木郁之首劑。這種觀點被後世醫家所認可並引用。但將逍遙散推爲外感方劑,並認爲較小柴胡湯爲之『響應』,這句話與臨床實踐有偏頗之嫌。

清·吳謙【醫宗金鑒】『刪補名醫方論』中論及逍遙散時說,『治肝家血虛火旺……婦人經水不調,脈弦大而虛。』該書認爲,肝性急而善怒,其氣易郁,上郁則頭眩、耳鳴、目赤,中郁則胸脅脹滿或吞酸,下郁則少腹痛且溲溺不利。何方適宜?逍遙散也。方中柴胡一味,遂其曲直之性,暢達木郁,故名逍遙矣。

清代中期,吳儀洛【成方切用】出版。他將朱丹溪所擬定的越鞠丸與逍遙散進行了比較,認爲『越鞠之川芎,即逍遙之歸芍也;越鞠之蒼朮,即逍遙之白朮也;越鞠之神曲,即逍遙之陳皮也(逍遙散中無陳皮);越鞠之香附,即逍遙之柴胡也;越鞠之梔子,即逍遙之加味也。但越鞠峻而逍遙則和矣;越鞠燥而逍遙則潤矣』。這段文字比較中肯,說明逍遙散與越鞠丸相比,前者柔和而不燥,更適宜郁證的治療。

清代末年,張秉成在所著【成方便讀】中論述逍遙散時說:『此方……以順肝之性,而使之不郁。如是則六淫七情之邪皆治,而前證豈有不愈哉!』他所說的『順肝之性』,有三個方面,一是調肝之氣,二是養肝之血,三是培土扶木。實際是順肝之性(如柴胡、薄荷、生薑),扶肝之體(如當歸、白芍),安肝之宅(如茯苓、白朮、甘草),體充實則功用和,性安順則無郁生,土厚墩則木滋養。考逍遙散的八味藥,正合三個方面之性能。後人在運用逍遙散時,多爲原方加味,很少用原方減味的。這也說明原方之配伍與臨床肝鬱脾虛證是相吻合的。

古今醫家應用逍遙散

對逍遙散的變化應用,首推明代薛已的【內科摘要】。他在該書『各症方藥』中,列加味逍遙散條,治療『肝脾血虛發熱,或潮熱晡熱,或自汗盜汗,或頭痛目澀,或怔忡不寧,或頰赤目干,或月經不調,或肚腹作痛,或小腹重墜,水道澀痛,或腫痛出膿,內熱作渴等症。』所用方藥即逍遙散加牡丹皮、炒梔子,後人名爲丹梔逍遙散。但薛已用加味逍遙散治療最多的卻是婦科疾患,他在【女科撮要】治驗中,凡經期不調、經漏不止、經閉不行、帶下、熱入血室、歷節痛風、瘰癧、血風瘡、陰瘡,以及保胎、產後便血、產後便秘等,均用到加味逍遙散。所列症狀多系肝脾血虛發熱所致,較之原方解郁散火之力更強。

清代高鼓峰【醫宗己任編】,有一首黑逍遙散方,其組成爲逍遙散加熟地。其功效爲養血疏肝,健脾和中。主治因肝鬱血虛、脾胃不和所致的脅痛頭眩,胃脘疼痛,以及婦人郁怒傷肝,致血妄行,赤白淫閉,沙淋崩濁等。

清代江筆花在【筆花醫鏡】中說:『女科除外感內傷外,不外血虛與肝鬱,所以治療女科病,四物、逍遙二方,首當考慮。』他把逍遙散作爲婦科病的首選方之一,這是對逍遙散功效的推崇,而不是劃定範圍。

當代名醫對逍遙散的應用有更多發揮。

秦伯未先生治療肝硬化,以調理肝脾爲基本大法,而最基本的方劑當推逍遙散。這個方劑可以用於肝硬化早期,也能用來善後,隨證加減,即可以貫穿在肝硬化過程的全部治法之內。

蒲輔周先生認爲逍遙散疏肝解郁,健脾和營,作用很好。他以丹梔逍遙散治療肝鬱證高血壓、胸膜炎以及頸淋巴結核,依病分別加入決明子、夏枯草、珍珠母;青皮、鬱金;消瘰丸等,收效滿意。

王綿之先生認爲逍遙散具有從三個環節調整臟腑功能的特點,即調節肝鬱、血虛、脾虛。當歸爲第一君藥,白芍爲第二君藥;臣藥是茯苓、白朮;而丹梔逍遙散可以清解三焦之鬱火,是對逍遙散的發展。

出身於七代世醫的趙清理先生,遵『萬壽堂』祖訓,善解郁證,對逍遙散運用嫻熟,家傳逍遙散活用的方子就有七十首之多,堪稱運用逍遙散之大家。

逍遙散現代研究

近年來,有關醫家對逍遙散的臨床運用領域進行了拓展性研究。研究證實,逍遙散對精神系統、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婦科疾病等多科目病種,均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很多專家學者對其組成、功用、藥理、劑型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河北中醫】2017(5):727~728)。還有人觀察逍遙丸對亞健康人群疲勞改善及對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經過4周的干預,結果顯示,不論是在改善亞健康量表還是改善疲勞狀態等方面,逍遙丸均顯示出明顯優勢;對其機制進一步研究證實,逍遙丸改善病情可能與糾正免疫系統紊亂有關(【世界中醫藥雜誌】2018(1):220~223)。

從臨床角度來看,只要抓住其治療目標——肝鬱脾虛證,投逍遙散治之,必然見效。但從中醫學角度來慎思,肝鬱脾虛證表現在不同人身上,還會有不可預測的差異。因此,就逍遙散的臨床應用定位,仍有許多問題需要深入探討。希望不久的將來,逍遙散的效應內涵會更清晰,更明確;其製劑也會更科學,更方便,更能發揮其預防與治療作用。(作者單位爲河南省中醫院)

(Y)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