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探性診療是中醫在臨證過程中,對於尚未確診的病證,提出有根據的假設,進行試探性治療,並通過觀察病人對藥物的反應,進一步確定病證性質、程度的一種試探性診斷方法。人體是一個複雜的整體,經絡臟腑,陰陽會通,玄冥幽微,變化難極,若非至精至明之士,鮮能明辨掌握,從容應對。即便如此,然而病理幽深,錯綜複雜,於脈證難辨之處亦需靈活通變。醫聖張仲景,稟實事求是之精神,承客觀理性之態度,於臨證中屢論試探性診療之法,筆者有感於斯,特於此處詳論發明,求方家斧正。
緣於臨床實驗
中醫學在發展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歷代中醫非常重視臨床經驗的整理、保存和運用。在廣大臨床中醫學者的思想中,獲得臨床經驗的過程就是不斷地對疾病進行探索和試探。當經驗被成功地運用於新的診治活動中,過去的經驗就是最可靠的科學實驗成果,因此,中醫臨床經驗就是最客觀的醫學實驗。由此可見,獲得臨床經驗的一個重要環節是試探,而中醫臨床活動中的試探性治療是完成試探的最常用實踐方式。試探性診療,其思想古已有之,傳說中的神農嘗百草,便是通過試探性品嘗藥草而得到反饋的一種樸素方法,對早期積累藥物的臨床應用做出了重要貢獻。及至【黃帝內經】時代,試探性診療已初見芻型,【素問·至真要大論】曰:『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熱之而寒者取之陽。』古人認爲病人有熱象,用寒涼藥清熱瀉火而熱不退,應當判斷爲虛熱證,宜用補陰藥治療;病人有寒象者,用辛溫解表散寒而寒象不除,應當判斷爲虛寒證,宜用補陽藥治療。這便是試探法在醫學中的早期運用,雖只涉及治則,無具體治法及方藥,然對後世影響卻頗爲深遠。
【傷寒論】中的運用
東漢張仲景,承襲古人思維模式,以實事求是之態度,對諸多疾病進行大膽探索,在其著作【傷寒論】一書中,對某些一時難以明確的病證,擬多種試探性診療策略,靈機活法,反覆推求,明確病證,故治療有的放矢,堪爲臨床典範。
試食索餅以知胃氣
【傷寒論】第332條云:『傷寒始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當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爲除中。食以索餅,不發熱者,知胃氣尚在,必愈,恐暴熱來出而復去也。』在厥熱勝復過程中,厥熱相等爲病癒,厥多於熱爲病進。患者手足厥冷與下利清谷並見,病機當屬陰寒內盛、中陽虛衰,按理說應當不能食或不欲食,而今反能食,即有胃氣來復和除中兩種可能,此時難以明確診斷,因此宜採用試探法,令患者食以索餅,以辨明其真偽。如不發熱,可斷明乃胃氣來復,爲佳兆;如暴熱忽來且迅速變現厥逆,乃是除中,爲惡兆。
試投理中以知病位
【傷寒論】第159條云:『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復不止者,當利其小便。赤石脂禹餘糧湯。』傷寒病在表,法當汗出而愈,然醫者不循先後表里之法,接二連三以下法誤治,導致患者脾胃受損,寒熱錯雜,升降失常,在理宜以瀉心湯和胃消痞,可能病重藥輕,下利未好轉,醫者彷徨驚疑,續用下法,導致下利更重。此時經前醫輾轉治療,病機複雜,究竟病位是在中焦脾胃陽虛、運化失常,還是病在下焦腎陽虧虛,大腸滑脫失禁,抑或是膀胱氣化不利,水濕浸漬大腸?不得而知。此時病位難以確定,仲景使用試探法,先以理中丸溫陽健脾,以復脾運,但是結果不理想,患者下利仍不止,然後使用赤石脂禹餘糧丸,以澀腸固脫,若下利仍不止,最後再用五苓散類湯劑,以化氣利水、利小便以實大便。
試小承氣以探燥屎
【傷寒論】第209條云:『陽明病,潮熱,大便微硬者,可與大承氣湯,不硬者,不可與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與小承氣湯,湯入腹中,轉失氣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轉失氣者,此但初頭硬,後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脹滿不能食也。』陽明病,發潮熱,大便硬,熱與宿食相結,此時陽明邪熱愈熾,腸中宿垢益結,治之之法,宜以大承氣湯釜底抽薪,攻下燥屎。如果出現六七日不大便,而潮熱、腹滿等症狀尚不明顯,則腸中究竟有無燥屎,一時難以判斷。仲景於此時用試探法,以小承湯略爲試探性治療,若湯入腹中,患者轉矢氣,便可證明確有燥屎無疑,宜換大承氣湯峻下陽明腑實,蕩滌腸胃。如果服承氣湯後,患者並不轉矢氣,說明腸中尚無燥屎,胃家未實,此時不可攻下,以免損傷脾胃。
先試建中後治柴胡
【傷寒論】第100條云:『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小柴胡湯主之。』傷寒,若浮取脈象見澀,此爲氣血不足,乃本虛;沉取脈象見弦,弦主少陽病,又兼主痛證。腹中急痛而見此脈,主要爲中焦虛寒,氣血不足,或兼有少陽之邪相乘太陰脾土所致,然此病之弦脈究竟是否是在中焦虛寒、氣血不足的基礎上合併有少陽肝膽氣鬱犯脾?則不得而知。因此,仲景於此時運用試探法,先解決本虛的問題,故用小建中湯以建中氣、養氣血,若愈,則說明病邪未涉及少陽;若不愈,則說明除本虛之外,邪氣尚波及少陽,再施小柴胡湯以和解少陽,則病可愈。
先試甘草後飲桔梗
【傷寒論】第311條云:『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差,與桔梗湯。』足少陰腎經循喉嚨,挾舌本,今少陰病二三日,客熱中於少陰經脈,循經上犯咽喉,故咽痛。因病屬初起,邪熱不甚,病變較輕,因此咽部僅輕微紅腫熱痛,並無脈微細、但欲寐等重症。然其邪熱程度一時難以把握,故仲景先考慮只用一味生甘草清熱解毒、利咽止痛爲治;若不愈,則說明邪熱較重,宜加重清熱利咽的力量,故在甘草湯再加一兩桔梗,以開宣肺氣、清利咽喉。
人體生理玄妙幽微,病理錯綜複雜,一生爲醫,誤判誤治,實難避免。張仲景爲一代宗師,其偉大不僅在於精湛高超的醫學技術,更在於其實事求是、膽大心細、勤奮不倦的醫學精神。即便是在當今社會,醫學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臨床上仍然存在對某些疾病的診斷一時尚難明確,此時仍宜運用試探性診療的方法,以儘快明確診斷、及時治療,其核心乃在於醫者邏輯清晰、謹心慎行,如此方合聖人本心。(廖華君 鍾玉梅 廣州中醫藥大學)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