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623|回覆: 0

[中國正能量] 『古埃及史』不是偽史?請看這七大假!

[複製連結]
生民無疆 發表於 2018-8-7 09: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沙漠上建高樓.jpg
地道的沙漠上建高樓

幾千年前,這樣的地方,

能孕育出了高度文明?

一、羅塞塔石碑?假的

相傳:1799年,法軍上尉皮耶-佛罕索瓦·札維耶·布夏賀在尼羅河三角洲的港口城市羅塞塔發現了『羅塞塔石碑』。石上刻有三種文字,分別是聖書體、世俗體和古希臘文。1822年9月29日,法國學者尚-佛罕索瓦·商博良向學術界公布了他對羅塞塔石碑的研究成果。這一天,埃及學誕生了。

先看大眾知識情人某百科的介紹:

羅塞塔石碑.jpg

羅塞塔石碑

埃及學誕生後,有了許多據說:古埃及文字創於前3500年,而古埃及文明可以追溯至萬年幾十萬年以前。

據說,羅塞塔石碑是公元前196年由托勒密王朝時代的祭司製作。

這塊神奇的石碑,有三大特點:

第一,誕生於2000多年前;

第二,碑高1.14米,密密麻麻地,刻有100行的『蠅頭小楷』的碑文;

第三,100行 『蠅頭小楷』清晰的不得了。

羅塞塔石碑,豎立在海邊。其生存環境,有兩大特點:

第一個是,風大;

第二個是,海風大。海風意味著啥?你知道的。

這100行 『蠅頭小楷』,是如何歷經2000多年,幾乎完好無損?

東漢永元二年(90年),竇憲大破北匈奴後所立摩崖石刻.jpg
東漢永元二年(90年),竇憲大破北匈奴後所立摩崖石刻
唐代建中二年(-781年)石碑拓片.jpg
唐代建中二年( 781年)石碑拓片

反觀中國的,竇憲率大軍大破北匈奴後所立摩崖石刻,比羅塞塔石碑,要晚二、三百年。這尊唐代石碑,更是比羅塞塔石碑晚一千年之久!

中國的石刻,僅僅是南風滋潤,北風呼嘯一下,竟然如此模樣了!

二、2000多年前羅塞塔是陸地?假的!

羅塞塔,是埃及一個濱海城市,又稱拉希德。

維基百科羅塞塔.jpg
來自維基百科的介紹羅塞塔
谷歌地圖與測量羅塞塔.jpg
谷歌地圖與測量羅塞塔

通過地圖,不難看見『尼羅河』三個字。這地方,是典型的沖積平原。突出的這一塊,面積才40平方公里。

尼羅河最著名的特點之一,就是泥沙多。

相比之下,中國江淮地區的河流,泥沙很少。看看同時期的蘇北地區地圖,漢朝時,鹽城市區是濱海的。經過近2000年時間的沖積,如今,鹽城市區距離大海,三十多公里。

東漢時期,鹽城市區在海邊

東漢時期,鹽城市區在海邊
東漢時期,鹽城市區在海邊
如今,鹽城市區,距海30多公里.jpg
如今,鹽城市區,距海30多公里

至今,羅塞塔這個地方,距海才5-7公里。

2000多年前,羅塞塔這塊陸地,存在嗎?完全可以肯定,當時,這地方,是大海。

難道,這塊石碑,是被尼羅河水衝擊到這裡來的?果如是,這碑,該被泥沙磨成無字碑吧?

難道,埃及學是建立在地中海龍宮的遺存之上?

三、上埃及故事?假的!

上埃及,指的是從埃及首都開羅以南,沿著尼羅河往上,直到到蘇丹的尼羅河谷地。對,就是那條羊腸小道一般的『綠洲』

先看大眾知識情人某百科的介紹:

上埃及故事百科.jpg

據說,早在五、六千年以前,乃至於萬年以前,這裡就發展出來了高度的文明。

這真是一個神奇的故事。

這裡氣候乾熱。據說,古埃及的人們,利用尼羅河水,發展出來了發達的灌溉農業。

至於種植啥,咱先不管。

2d6aa0baf907ac789488cd74b9ed5b0f.jpg

谷歌地圖測量:上埃及地區的面積

用谷歌地圖測量了一下,這個超過1200公里長的河流兩岸,適宜於人居住生活的地方,總面積27800平方公里(只多不少)。可見,平均寬度,才23公里。

眾所周知,河水定期泛濫的廣闊河灘是不宜人居、不宜農耕的,這些,咱完全不考慮,一切從寬計算,僅扣除河流本身、半沙漠地區,按照60%計算有效面積:

1、在尼羅河兩岸,背著河流,往前走,至多7公里,就是沙漠了;

2、真正適合人類生產生活的面積,共17000平方公里(只多不少)。

那麼,這個沙漠夾縫中的羊腸綠洲,以5000年前的生產力水平,能夠養活多少人?

我們按照綠洲面積的60%計算耕種、養殖面積,那麼,古埃及的耕種、養殖面積爲1萬平方公里,即1500萬畝。

在農業技術極其原始的5000年前,在土地、氣候等自然條件均極其惡劣的上埃及,要想養活一家(5口)人,至少需要耕種100畝土地,100畝養殖,否則就要餓肚子。

由此推測,上埃及地區的人戶,至多7.5萬戶、38萬人。須知,這是最高的理論值。

在5000年前那樣的時代,38萬人,稀稀拉拉地,分布在這樣一個長達1200公里的羊腸道上。如果把首都建在正中地區,上下游各長600公里,各生活著19萬人。這樣的環境下,人們連日常的交流都成問題,更別提發展商業、科技、文化了。

上埃及人,是如何建國、如何實現統治的?又是如何建設高度文明的?問蒼天吧!

四、十萬奴隸建金字塔?假的!

據說,四五千年前,古埃及以10萬奴隸用30年時間,修建了金字塔,您說:可能嗎?

四五千年前,尼羅河三角洲的人口數,撐破天也就30萬人。(參閱【原創4000年前,古埃及有多大版圖?多少人口?】)

加上所謂的上埃及的38萬人,總共不過70萬人。我們超越常規,按照人口總數的八分之一計算青壯年男子數量:

70萬人÷8=8.75萬人

古埃及的法老,是從天上弄來了10萬奴隸啊!

青壯年的男男女女都去修金字塔了,法老吃什麼?吃空氣去!

還有,人口繁衍怎麼辦?全靠法老?

五、托勒密王朝的首都亞歷山大里亞?假的!

據說,公元前305年至前30年,埃及存在一個由『希臘人』建立的托勒密王朝,或稱托勒密埃及王國。它是在馬其頓帝國君主亞歷山大大帝死後,埃及總督托勒密一世所開創的一個王朝,統治著埃及和周圍地區。

據說,王國的首都,是當今埃及的亞歷山大港。

f7b51e994c62ad453a2f846cf969d03d.jpg
當今的海濱城市:亞歷山大

問題是,2000多年前,這個世界上,存在亞歷山大港這塊陸地嗎?

據倚天立網友的【地中海的海市蜃樓】https://mp.weixin.qq.com/s/dvyAdps_9kEo2BTO6-ZGIw:『尼羅河三角洲是一個沖積平原,照理說,三角洲的海岸線是一個由近向遠不斷擴展的過程,就像長江三角洲是從揚州、江陰一線向東海方向擴展一樣。根據權威的地質研究結果,公元前334年的時候,尼羅河三角洲真正的海岸線距離今天海岸線,最少還有10—30公里遠,當時,亞歷山大港今天所在的位置還只是一片汪洋湖海和一道沙洲,根本不具備修建城市的地質條件和經濟價值,連最起碼的淡水水源都在50公里以外。』

其實,在中國史籍的記載中,古埃及就是一片片的沙洲。

難道,托勒密王國的王宮、城牆、街道,都是建立在海面上?

難道,希臘化時期、羅馬帝國時期的『亞歷山大里亞學派』的天文學、地理學、幾何學等等偉大成果,來自地中海龍宮?

六、羅馬帝國統治過埃及?假的!

據說,羅馬帝國,後來的東羅馬帝國地跨歐亞非,埃及是它的地盤之一。我在【原創真的有一個地跨歐亞非三國的羅馬帝國嗎?】一文中說過,我國自漢朝以來的到西亞中東的使臣多多,他們把這一帶轉了個遍,但是,從沒有見到過什麼『希臘化王國』之一的塞琉古王國,也沒有發現東羅馬帝國在亞洲的地盤。

d01fbda26f06b9f0c6f76f86efb6b8cd.jpg

57fa93bd5ec9ab7f0f01afb7317501e0.jpg

難道,羅馬帝國消滅的『塞琉古王國』,是一個神仙國度?羅馬帝國的亞洲地盤、隸屬於東羅馬帝國的亞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地區,難道是在天上?

我在【原創古羅馬史,專門讓人活見鬼嗎?】一文中談到,東羅馬正紅火的那會兒,亞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地區不是東羅馬的地盤,至於埃及呢,不僅不屬於東羅馬,而且埃及還有自己的國王。這可是東羅馬帝國的史學家說的。

難道,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所統治的,是天上的埃及?

七,古埃及爲希臘羅馬提供糧食、紙莎草紙?假的!

目前,尼羅河三角洲的面積約2.4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兩個天津市,三分之二的關中平原。實事求是地說,真是巴掌大的一塊地方。

尼羅河三角洲,是沖積平原。也就是說,這塊沙漠綠洲,是經過N年時間,由尼羅河水攜帶濃度超高的泥沙,慢慢沉澱而堆積出來的。因此,2000年前,尼羅河三角洲,比當今的面積要小得多。

中國的長江三角洲,也是沖積平原。僅僅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唐玄宗時期,上海寶山、南匯、崇明,江蘇的南通、啟東,如此等等的城市,還是一片汪洋大海呢!

那麼,我們可以肯定,2000年前的尼羅河三角洲,面積至多是今天的70%。

即使加上上埃及的1萬平方公里,埃及的『綠地』總面積,絕不會超過2.7萬平方公里。

我們在不考慮河水泛濫的河灘,不考慮存在大片沼澤地的情況下,把有效的耕地面積按照面積的60%計算,那麼,古埃及的耕地不超過1.7萬平方公里,即25500000畝。

埃及大地的氣候,要麼是沙漠氣候,要麼是地中海氣候。總之,不適合農業,尤其不適合種植主糧。據說,生活於沙漠邊的古埃及人,十分牛逼,通過建這個那個,搞出了『灌溉農業』,種上了小麥之類。這些『國際史學界』的說法,我統統採信,只當是真的。

假設埃及的農業生產水平,與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相當。春秋戰國時期,要養活一家五口人,必須耕種300畝即當今的約100畝土地。

我們在一切就高的基礎上,得出理論上的最高極限值:古埃及的25500000畝耕地,可以養活255000戶、1275000人。

下面,我們按照糧食產出的10%徵稅,那麼,每年徵收的糧食,至多可以養活:25500戶、127500人。

這就是說,在完全不考慮埃及本地的糧食儲備的情況下,即使以現代交通手段(避免海運過程中水手們的飲食消耗),全部空運到希臘、羅馬,至多能養活25500戶、127500名希臘人、羅馬人!

問題是,這點糧食,僅僅能滿足羅馬城的10%的需求!

問題是,土地都種糧食去了,紙莎草紙從何而來?羅馬皇帝用啥下達詔書呢?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