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012|回覆: 1

[儒學問答] 儒家核心思想是仁嗎?儒家對仁的解釋是什麼?

[複製連結]
典故里的中國 發表於 2018-11-3 06:3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儒家核心思想是仁嗎?儒家對仁的解釋是什麼?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儒家對仁的解釋可以從仁字的說文解字開始。

我們看這個仁字,它是一個二字一個單人旁。也就是古人說的『二人爲仁』。兩個人可以引申爲眾人、人群。仁的古字是一個千字一個心字,意思是一個人的心和千千萬萬仁的心是相通的。不管是二人和千人都好,這至少說明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不像任賢齊唱的的『一個島鎖住一個人』。當然,荒島里的魯濱遜無所謂仁不仁,因爲他只有一個人,不用和其他人發生關係,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但假如身邊來了個星期五,那麼兩個人之間就存在仁不仁的問題。如果魯濱遜善待星期五,那就是仁,如果魯濱遜欺負星期五,那就是不仁。可以說,仁就是一種良好的人際關係。可是這樣說可能還有點太抽象,比如怎樣才叫良好,這種良好的人際關係有沒有什麼具體的表現?

仁字的小篆及仁的古字

仁字的小篆及仁的古字

仁體現在個人身上,那就是同情和愛。那麼我對仁的理解,就是一種始於同情終於愛的情感。孟子說過,同情心是仁的開始。『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爲什麼同情心是仁的開始呢?有一首歌叫【感恩的心】,裡面有一句歌詞『我來自偶然,像一顆塵土。』因爲每個人都曾經脆弱過,無助過,不管你最終成爲多麼強大的人,你小的時候都需要父母的撫養和別人的幫助,你在奮鬥的過程中也可能經常有挫折感和無力感。可以說每個人曾經都是弱者。那麼看到同樣是弱者的他人,比如上不起學的孩子,農村裡的留守老人,風吹日曬的清潔工,一個人往往會不由自主地聯想到自己曾經的脆弱和無助。所以同情心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情感。這種情感只要繼續生長,就可以升華爲愛,升華爲仁。

齊宣王問政圖

齊宣王問政圖

同情不僅包括對人的同情,也包括對動物的同情。孟子講了一個故事,特別有趣。有一次孟子和齊宣王談話。這時外面一陣喧鬧,原來是有人牽著一頭牛要去宰殺來祭祀。那麼牛的叫聲驚到了齊宣王。齊宣王覺得這頭牛可憐,於是就讓人不要殺這頭牛,而讓人換一頭羊去祭祀。那麼我想問大家,齊宣王這樣虛不虛偽?既然覺得牛可憐,那難道羊就不可憐嗎?但孟子卻爲齊宣王的這種做法點了贊。爲什麼呢?孟子說:『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有人認爲這虛偽。我認爲這不算是虛偽。我們來分析這個故事,孟子給齊宣王點讚的原因就是齊宣王『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我們注意見和聞兩個字。儒家的高明之處就在於它立足於我們看到的和聽到的,立足於眼前和當下。只要對我們看到的聽到的東西給予足夠關懷,對我們身邊的人和事負起責任,這就非常了不起。這就是儒家接地氣的品質。

儒家講的同情,講的惻隱之心,不是去想像別人的苦難,而是看到了聽到了別人的苦難就產生惻隱之心,然後付諸行動,去儘可能地減輕或者消除別人的苦難。齊宣王看到了這頭牛的痛苦,就馬上行動,讓別人把牛換成羊,這已經難能可貴了。因爲他是實實在在地看到了這隻牛的痛苦,而沒有看到那隻羊可能的痛苦,所以可以暫時不用想像那隻羊的痛苦。所謂『眼不見心不煩』。這不是虛偽。因爲儒家知道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個人很難對自己看不到聽不到的東西負責。儒家知道,人不是神,不是佛祖不是耶穌,用不著去想著拯救人類普度眾生,而只要把身邊的人關心好照顧好就很難得了。這與其說是虛偽,不如說這才是現實,因爲它立足於當下,立足於眼前,而不是一種滿足於表態的泛道德。

孔夫子

孔夫子

那麼回到剛才我說的『仁是一種始於同情終於愛的情感。』孔子對學生樊遲說,仁就是愛人。那麼爲什麼愛是仁的終點?愛高於同情的地方在哪裡?同情固然是一種很珍貴的感情,但同時也是一種有缺陷的感情,也是一種需要被超越被揚棄的感情。爲什麼?同情最大的缺陷,就是把別人當作弱者。把別人當作弱者,意味著對別人的價值缺乏必要的尊重和認識。而但凡有自尊心的人,都不會希望別人把自己當成弱者,就像我開頭講的老太太的故事,不願意被人施捨,就是不願意成爲別人眼中的弱者。奧地利作家茨威格有一部小說【同情的罪】,講的是一個軍官在舞會上遇到一個殘疾的少女,軍官因爲同情這個少女,就和她戀愛,但軍官並不愛她。後來少女發現了軍官不愛自己,愛的是別人,軍官僅僅是同情自己才和自己戀愛,於是自殺了。所以有自尊心的人是不願意被同情的。

同情還有一個缺陷,就是它容易模糊善惡是非。仁和同情最大的不同就是,仁是一種建立在善惡是非上的情感,是一種有價值判斷的情感,所以孔子說『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就是說只有仁者才能正確地喜歡人,也只有仁者才能正確地痛恨人。而同情則不帶價值判斷。現在流行一句話,叫『可惡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人民的名義】熱播時,在祁同偉講了自己曾經的遭遇後,微信朋友圈出現了很多文章,都是同情祁同偉的。這些文章的一個思路就是『可惡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他走向腐敗是因爲他的出身輸在了起跑線,以及權力的任性對他的傷害。這種思路就是典型的在同情中抹殺善惡是非。不能否認,這種『階層固化』的體驗確實引起很多人的共鳴,但人並不能因此而腐敗而犯罪,就像片子裡季檢察長說的:『他還有其他的選擇。』人之所以是人,就因爲他可以主動地選擇生活的態度。

以人民的名義

以人民的名義

生活是我們選擇不了的,但生活的態度我們可以選擇,即便是在苦難面前。用孔子的話說,就是『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俄羅斯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說過一句話:『我唯一擔心的是,我配不上我受過的苦難。』在苦難面前,你如果努力去戰勝苦難,然後努力幫助別人戰勝苦難,像張愛玲說的那樣『因爲懂得,所以慈悲』,那麼你就配得上你的苦難。如果在苦難面前,你反而爲別人製造苦難,那麼這就是配不上你的苦難。講這麼多只是想說明,祁同偉這個人並不值得同情。所以孔子不是一味地同情苦難中的人,而是認爲不管你這個人是否有可憐之處,只要你的選擇背棄了道德,你就要受到譴責和痛恨。這就是儒家堅持底線、堅持價值的地方。

同情和愛最大的不同,就是同情是認爲同情的對象是脆弱的,沒有價值的,這種對象的無力感喚起了自己的無力感。而愛是因爲愛的對象是有價值的,是充滿價值的,這種價值喚起了人們自身的價值感,喚起了人們追求的熱情。不管是愛美麗的少女,還是愛祖國、愛人民,都是因爲愛者心中,少女、祖國、人民是充滿價值的。古希臘有一個哲學家柏拉圖講過一個故事,我非常喜歡:從前有一個精靈,名字叫匱乏,又有一個精靈,名字叫豐盈。後來匱乏愛上了豐盈,追求她,並且和她產生了愛情的結晶,生下了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就叫愛。這個故事說明了,愛是什麼?愛是匱乏和豐盈的產物。一個人只有感到自己若有所失,若有所缺,他才會去愛,去追求。但一個人只有充滿了愛的能力,追求美好事物的能力,他才會去愛,去追求。儒家的愛和古希臘的愛當然有不同,但有一點相同,那就是愛和美德緊密相關。愛的能力和追求美德的能力是同一種能力,愛的同時也是實踐美德。那麼『仁者愛人』的『愛人』如何理解?我的理解就是善待他人同時也善待自己,尊重他人同時也尊重自己。什麼是善待他人同時也善待自己,就是孔子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願承受的東西,比如痛苦,比如災難,就不要施加給別人。這是從消極方面去理解愛人,那就是不傷害。法國哲學家伏爾泰認爲『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超過基督教義的最純粹的道德』。伏爾泰作爲啟蒙思想家,對基督教當然有所批判,但我們可以認爲『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和【聖經》裡『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是同樣高明的,因爲這都是一種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從自己出發,但又不以自己爲中心的境界。

孔子講學圖

孔子講學圖

『愛人』還有一點,那就是尊重他人同時也尊重自己。尊重體現在多方面,其中最大的尊重就是成全他人,成人之美。這也就是孔子說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什麼意思,就是自己想要樹立的,也要幫助別人去樹立,自己想要得到的,也要幫助別人去得到。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而孔子說過,仁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句話里,『己欲立』『己欲達』很重要,因爲這說明你是一個追求美好事物的人,是一個有追求的能力的健全的人。自愛而愛人是一種最完善的愛。因爲你的成熟,使你的愛也是一種成熟的愛,而不是盲目的愛。荀子講了一個故事,孔子考他的學生:『什麼是仁?』子路說『仁者使別人愛自己』,孔子說這是士的愛,子貢回答『仁者愛人』,孔子說,這是士君子的愛。顏回說『仁者自愛』,孔子說這是明君子的愛,就是明白的君子。活得明白,這並不容易。『仁者自愛』是最高級的,因爲自愛之人就是活得明白的人,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價值,並且由此出發尊重別人的價值。所以儒家並不像一些苦行僧一樣虐待自己,而是主張善待自己,因爲只有善待自己才會善待他人。這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邏輯。

我想講一個相反的例子。我有一個信佛教的朋友吃素,我們每次和他吃飯的時候,他都要讓大家不要吃肉。爲了尊重他的信仰,我們只好強忍著無肉不歡的一餐。那麼儒家不是像一些禁欲主義一樣,我不吃肉,你們大家也不要吃肉。而是這樣想,我想吃肉,但我也要讓身邊的人都吃上肉,讓全天下所有人都吃上肉。這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種『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愛不是那種言情小說里那種甜膩膩的愛,也不是西方浪漫主義那種不著邊際的愛,而是一種剛健有力的君子之愛,也是一種腳踏實地的現實之愛。

總而言之,儒家核心思想是仁,儒家對仁的解釋是一種始於同情終於愛的情感。始於同情,是因爲每個人都有脆弱的體驗,他人的脆弱往往會喚起自己的脆弱感。但同情有其自身的缺陷,它意味著把別人當弱者看待,也往往容易抹殺是非界限,所以同情需要升華爲一種更高的情感,那就是愛。愛是以愛的對象的價值爲基礎的。如果說同情基於脆弱感,那麼愛則是基於價值感。仁從同情到愛的轉換和升華,是因爲人的不斷成長和進步。人的成長伴隨和見證著仁的成長,仁也和人一樣,有著生命的成長曆程。仁在人的成長中不斷完善最終走向實現。

遊客  發表於 2018-11-3 07:20
儒家對仁的解釋字是始於惻隱之心終於愛?不能苟同!
仁,古字確實是千心,那麼,心一定是情嗎?心也是有人倫、關係的涵義,所以,仁應當解釋爲對大家眾都保持好的人倫關係。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