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 忠字諡義 關於忠,【諡法解】:『危身奉上曰忠。』【嘉佑諡法】有四條:『盛襄純固,臨患不忘國,推賢盡誠,廉公方正。』【明諡紀彚編】又增加了 『殺身報國』一條。 元朝諡法中,忠字后妃諡有三條:『讓賢盡誠,危身奉上,中能應外。』臣諡有八條:『臨患不忘國,慮國忘家,殺身報國,廉方公證,世篤勤勞,善則推君,死衛社稷,以德匡君,以孝事君,安不擇事,中能應外。』 這個忠諡大都用於臣下。臣下以忠誠最重要,宋朝以後,忠字的諡品越來越高,文忠、忠武、武忠成了文武大臣中至美之諡。 對於忠字諡,有必要注意兩點。首先,對於政治人來說,忠於人民和國家是最高的忠。文天祥被俘後,不僅留夢炎一班宋朝降臣,就連先已投元的宋恭帝也前來勸降,文天祥明確表示『社稷爲重君爲輕』。無愧於忠烈這個諡號。 其次,忠於暴君邪主非忠。政治人在忠於人民和國家的前提下,也應該忠於君王。但所忠的君王,必須以民爲本,愛民愛國。對於殃民禍國的暴君邪主,可以革命,可以誅殺,可以逃離,唯獨不能侍奉更不能效忠。效忠暴君邪主,那是愚忠,是幫凶,是與人民、人類爲敵。 另外,效忠夷狄也非忠。南北朝時期高敖曹,東魏名將,高歡的鷹犬,完全不配忠武這個諡號。而這個諡號爲東魏所給,屬於偽諡。 其實,忠德並不限於忠於君和國,對任何人和事忠心盡心都可以稱忠,忠於真理正義忠於良知更是大忠。故忠字諡可增加二條諡義。 其一:待人盡心曰忠。忠不再限於臣下對君主和國家。待人盡心,包括正義之士對正義事業盡心,領導人對人民和國家盡心,都是忠的表現。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曾子每日三省,第二省是『爲人謀而不忠乎?』司馬光【四言銘系述】:『盡心於人曰忠』。 其二:中正無私曰忠。立心中正,公正無私,忠的本意。【康熙字典】:『【周禮·大司徒】一曰六德,知,仁,聖,義,忠,和。疏:中心曰忠。【廣韻】:無私也。【左傳·成九年】:無私,忠也。』 2019-1-8餘東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