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太阳到达黄经105度,小暑三候始,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蜂居壁;三候鹰始击。 小暑小热,时季进入阳历7月故又称六月节,唐代的小暑尽管南方已经大热,此时的北方却还是适宜的气候。元稹留下了一首突出当时的风物气候的古诗《小暑六月节》,诗中融入了农事活动,国计民生,以及作者的生活状态及其时的情感阶段: 小暑六月节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小暑温风至,紫薇花已经开了一枝。 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夏(820),白居易从被贬的忠州回到阔别已久的京城。 第二年十月(821),乐天官拜中书舍人。这一年,出现了唐朝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党争之祸。李德裕与李宗闵各结朋党,互相倾轧四十年。白居易最好的朋友元稹,亦急于进取,身陷其中。 穆宗长庆二年七月(822),白居易请求离京外任,离开中书省,离开倾轧争斗的长安城,乐天留下了小暑的古诗《紫薇花》。 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 这首〖直中书省〗,是白居易任中书舍人时所写,推测时间应在822年离京之前。其中的清冷萧条,令人惆怅。 离京之后,白居易先是到杭州任刺史,几年以后,又任苏州刺史。 姑苏城,因此有了七里山塘。 七月的七里山塘,是掩藏在旧日光影里的城中之城。
小暑三候
▲ 任淡如摄 唐敬宗宝历元年(825),54岁的白居易来了苏州。 三月初四,苏州刺史任命下达。 五月初五,乐天到达苏州。 秋,游太湖,采桔献上。 次年九、十月间,他离开苏州。 就在这一年时间里,白居易组织百姓开凿水道,从阊门城河直通到虎丘山麓,并与运河贯通,这条水道就是山塘河,挖出来的淤泥堆积在河边造了白公堤。天长日久,堤演变为街,这便是后来的山塘街。山塘街东起阊门渡僧桥,西至虎丘望山桥,全程约七里,所以后来习惯称为七里山塘。 山塘街上的桥很多。 据说曾有大小桥梁40座,谓之『四十津梁』;其中有名的古桥有15座,自东向西号称『横七竖八』。横跨山塘河的桥谓之『横』,便是山塘桥、通贵桥(又名瑞云桥)、星桥、彩云桥(又名半塘桥)、普济桥、望山桥(曾名便山桥)和西山庙桥。卧于山塘街上的桥谓之竖,便是白姆桥、毛家桥、桐桥(曾名洞桥、胜安桥)、白公桥、青山桥、绿水桥、斟酌桥和万点桥。 据说旧时,这河上来来往往的船只很多,有载着茉莉花、白兰花和其它货物的船只,也有游船画舫。 如今沿河的房屋仍是吊脚楼式的模样,依稀可以想见旧时女人们在河边洗晾衣衫,小贩们摇着小船卖花、卖米、卖点心。那住在楼上的往河中央吊下一只篮子来,一番讨价还价,再轻俏地拉上去,篮子里就满盛了心头好罢。 『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说的就是这里。如今,仍然富贵否?风流否? 自是各有各答案。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说小暑三候: 小暑,是农历六月的节气。暑是热的意思,六月初还不是太热,故称为小暑。 小暑,六月节。〖说文〗曰: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小暑的古诗
▲ 任淡如摄 小暑初候,温热的风会渐渐升温,越来越热。 小暑二侯,蟋蟀刚刚长成,还藏于穴中。蟋蟀,就是促织。 二候,蟋蟀居壁。一名蛬,一名蜻蛚,即今之促织也。〖礼记〗注曰:生土中,此时羽翼稍成,居穴之壁,至七月则远飞而在野矣,盖肃杀之气初生,则在穴感之深,则在野而鬬。 小暑三候,小鹰到了此时,开始练习搏击,以习惯天地间将要到来的肃杀之气。 三候,鹰始击。击,搏击也。应氏曰:杀气未肃,鸷猛之鸟始习于击,迎杀气也。
小暑三候的古诗
▲ 任淡如摄 一年方才过半。 院子里的丝瓜、黄瓜从高高的竹架子上荡下来,嫩丝瓜做汤,小黄瓜炒蛋,十分可口; 草莓再不肯结果。番茄结了六个,却给不知道哪里来的小鸟啃去大半。 绣球开得有头脸那么大,蓝雪花扑满一地,凌霄向远处探头探脑,五爪金龙威风凛凛地攻城掠地。
小暑的古诗
▲ 任淡如摄 最有趣的是偶然买回来两张一叶莲,一张叶子就铺满了整个水面,每天开几朵毛茸茸的小白花——有人说好象是〖诗经〗里的荇菜,是不是呢?也不大清楚。
小暑三候
▲ 任淡如摄 这样旺盛的花果季何其好,只是,热啊! 记得清宫医案中有记载『避暑香珠』一方,选取香薷、甘菊、黄栢、黄连、连翘、香白芷、朱砂、雄黄末、白芨、檀香、川芎、寒水石、龙脑、玫瑰等香药,和合成香珠手串,大夏天随身佩戴—— 有了这样的清凉法门,别说小暑了,想必大暑天也是极妙的。 文字:任淡如 图片作者已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