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科學原理研究
第七章 中醫科學性解析第一節 中醫科學特徵分析中醫學通過解剖與觀察人體內部規律,力求揭示人體正常運行與病變狀態的規律特徵,實現治病救人的崇高目的;中醫學在建立過程中使用許多虛擬與假設手段,以此研究出一整套的理論體系和分析工具,用來理清病證、病徵與病症之間的關係,規定藥方、方劑與中藥材藥性之間聯繫,實現了科學診療、分科合作和標準共享;中醫學具有顯著的公開性,持續開展理論和臨床方法的改進,提高其信度和效度。 根據本文對中醫科學原理的分析,對照現代科學所定義科學標準體系,我們認爲中醫學具有完整的科學特性,主要表現爲: 第一:中醫專用的術語系統。 第二:中醫具有完整的虛擬病證體系。 第三:中醫具有足夠的人體解剖基礎。 第四:中醫具有一個有效的人體生理學工具,通過陰陽五行相生相剋邏輯模型可以形象的反應人體內部生理平衡及病症狀態。 第五:中醫具有一個形象的人體黑箱體系。中醫學診斷原理基於診療合一的基礎之上,將人體視爲一個黑箱,用人體內部生理過程邏輯模型模擬黑箱內部邏輯關係。通過由表及里的微觀診斷過程辨別病證,通過中藥方劑的藥力由內而外的實現病症的降解,達到診療效果。如此這般一個療程、一個療程的不斷修正,循序漸進的實現正確診斷與治療,直至病症痊癒。 第六:中醫具有一個科學的病證診斷學說。中醫診斷學是中醫科學原理的核心所在,詳細闡述了病症、病徵與病證之間的關係,是中醫通過患者外在病症查症、辯證至病證診斷的基礎性工具。只有由表及里的微觀診斷具有可行性,中醫才具備真正的科學性。 第七:中醫是一個公開的科學體系。自【黃帝內經】出現後中醫就公開面對社會,政府機構、患者、中醫藥從業人員都可以直接接觸其中奧秘。也是在強大的社會質疑之下,中醫才在兩漢時期和金元時期發生兩次革命性的理論進步。
來自學社: 中醫基礎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