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钱不俗
历朝历代最喜欢铸钱的,恐怕非宋代莫属了。早在十六国时期中国就有了年号钱,不过在宋代之前,年号钱并不占主要地位,如唐代虽然有多种年号钱,但使用最广泛的,却还是从开国一直用到亡国的“开元通宝”,而明代以后一个皇帝一般只用一个年号,年号钱自然也就“品种稀少”。
宋代则不然:北宋总共只有九个皇帝,却使用了35个不同的年号,铸造了27种年号钱;南宋皇帝有七个,不同年号用了20个,铸造了18种年号钱,也就是说,不到300年的两宋史,居然先后存在过55种年号、45种年号钱。但凡事都有例外,就拿北宋来说,和年号无关的钱也还是有三大种:宋元通宝、皇宋通宝、圣宋通宝/元宝。
这三种“例外钱”各有其来历。
宋元通宝铸造于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西元960年),这正是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的当年,“宋元”明显模仿唐高祖李渊的“开元”,起的是“新皇朝新纪元”之意。当时虽然已和唐代隔了五个短暂的朝代,但唐代的影响和惯性依然很大,市面上流通最广的货币也仍旧是各种版本的开元通宝,此时铸造开元通宝的“翻印版”宋元通宝,一来是迁就时人的用钱习惯,二来“钱者国之重宝”,这番“模仿秀”也有自抬身价,暗示自己才是唐代正统“接班人”的意味。
皇宋通宝是宋仁宗赵祯宝元、康定、皇祐三个年号共十六年间所铸,是三种“例外钱”铸造时间最长、版本最复杂、流通量也最大的,不但有铜、铁、铅钱,还发现有银质钱,文字也有楷书、篆书,篆书中更有很少用于钱文的九叠篆版本。
在此之前,宋代已铸造了好几种年号钱,何以仁宗突然要搞“特殊化”?史料记载,是他当时定了个“宝元”的年号,而北宋到他为止的年号钱都作“某某元宝”,他嫌“宝元元宝”四个字正读倒读完全一样不好听,就召集大臣们商议,大臣提议叫“丰济元宝”,他又觉得不够大气,最后亲自命名为“皇宋通宝”,从此被“雪藏”三代的“通宝”重出江湖。
至于圣宋通宝/元宝,则是有名的书法家皇帝——宋徽宗赵佶建中靖国元年(西元1101年)所铸,“特殊化”的理由,据说是因为“建中靖国”年号是四个字的,倘照惯例铸造年号钱,钱上铭文就会有六个字之多,显得不那么好看。这个理由其实不太能服众:北宋一朝年号超过两个字的并非只有建中靖国,宋太宗赵光义用过“太平兴国”,宋真宗赵曙用过“大中祥符”,他们都分别铸造过年号钱(太平元宝、祥符通宝),并没有什么为难之处,或许赵佶不过是“艺术家气质”例行发作吧。
来源: 广州日报 陶短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