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72|回復: 0

[医药资讯] 中医该怎么学?不从根上理解中医,只能精神抖擞走向失败!(知识量丰富!) ...

[複製鏈接]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我们心目中的中医到底是什么样子?中医,原本是水平中等的医者。清末民初,西化浪潮席卷中国,在这个大背景之下,许多中国文化都要添加一个定语了。比如国画、古琴、古筝、古装、古玩、古文等。那么,中医也不例外,加上『中』字,以显示与西方或者现代医学予以区分。

近代化的过程是令人振奋也是令人无奈的。许多中国基础性的文化被打上『落后的根源』被冷落,或者歪曲,或者抛弃。中医,在一部分人的操作之下,干脆就打算进行废除处理,以便扫清现代医学发展障碍。与中医同命运的还有汉字和文言文。出于更为直接与方便的表达以及文化的普及,如今汉字保留下来了,文言文却从书面语的位置上消失了。

驶之当代,中医在经历了险些被废除到『西学中』的运动之后,又开始有复甦的势头。但是,由于西化浪潮事实上的优势发展,我们对包括中医在内的中国基础性文化的理解和学习逐渐被套进西学解释的范畴。事实上,我们中国所有的本源性文化都在话语权旁落,我们不自觉都在用西方或者现代思维理解自己的文化。但是,西学解释中医就如同用英文翻译唐诗宋诗一样,具有天然的缺陷。然而,这种缺陷常常被我们忽略。

ffc8348d07acdcc75eda2d6649603385.jpg

中医在中国命运如此,在东亚其他地区又是如何呢?我们提一下日本韩国,日本比较敬佩中国文化,中医也不例外,明治维新时期,民间有人把中医冠上皇汉民族的名字,叫做皇汉医学,后来叫汉方医学。韩国,同样爱慕华夏文化,但是总有一种『我本有』的幻想。这种幻想让他们在保护和继承中华文化的行动上更加积极,让我们中国人自己都感觉我们做得不够。

f1453631c4c62d578a019558d5bb08d4.jpg

0ae09c32ff88599123e59c16369c84ee.jpg

日本明治维新时代,当时的医界称要与现代化改革同步要除旧迎新,加上民族主义思维,把中医称呼学为『支那医学』予以废除。而民间仍有有识之士积极传承中国古老的医学智慧,并延续使用对发明汉方医学的汉民族的尊称『皇汉』。在此潮流影响之下自觉或不自觉的,在医学上冠以『皇』字,把传统的『汉方』、『汉医』、『东洋医学』改称『皇汉医学』。在当时的名医(古方派带头人)汤本求真先生以〖皇汉医学〗而成书名,汤本把中国医学学术研究成果倾注于此书,书的内容很珍贵。日本战败之后,被迫肃清军国主义的文化印记,『皇汉医学』因带有『皇』字,而改为『汉方医学『。

至于韩国,他们可能出于民族独立的思考,极力寻求文化的话语权,创造历史,培养国民爱国意识。但是,历史上,韩国的确在保存中华文化的行动上值得写上一笔。明清时期,朝鲜朝天使者或者燕行商队,把大量的天朝书籍运到朝鲜半岛。这其中就包括大量的医学书籍,有很多事我们已经散失的珍贵书籍。所以韩国的中医相对还是很发达的。下面是韩国影片里的』韩医『,有兴趣的可以研究一下。

a925dd016c455170dbf6b959144718cd.jpg

a1c1f62b02c61f9de1d8e0a8e7346d50.jpg

【小知识:〖东医宝鉴〗】

〖东医宝鉴〗(동의보감)是韩国李氏朝鲜时代集撰中国医学著作写成的医学书籍,作者为许浚,1610年写成,1613年正式刊行。本书主要纂辑自中国古代医书如〖素问〗、〖灵枢〗、〖伤寒论〗、〖证类本草〗、〖圣济总录〗、〖直指方〗、〖世医得效方〗等80多种,『纂辑』的另一说法其实也可以说是抄录,换言之,〖东医宝鉴〗就是转抄引述80余种中医典籍的图书,而此书另外所引述的两本朝鲜人的著作〖医方类聚〗与〖乡药集成方〗也均是介绍中医的书籍,其中〖医方类聚〗是仿中国医学古籍〖圣惠方〗编写的,其中参考了中国医典100多部,〖乡药集成方〗则是仿照当时中国本草的体例,对朝鲜的本地药材进行的介绍,除名称标注本地名称外,其余所载药性均依照中医观点。此书可谓的应用价值实际上很高的,摘录了历代中医古籍,而韩国也为此书申请了世界遗产名录。

dc6c70444880d72e90889ec68b4edf69.jpg

韩国和日本在经历了旧邦新命的改革之后,中医也很快与现代化的科学相结合,由于对自己文化的优越性的觉醒,传统医学在日韩还是有一定的尊崇地位的。

那么,在中国,中医处境如何呢?你心目中的中医到底是什么样子?是不是如下图一样?一位年迈的老者,衣着打扮古朴而与众不同,隐藏在民间,看起病来还要随缘?或者宣称包治百病,药到病除?

674ae13cf36fa974e0c88fee0d906182.jpg

据调查显示,大部分信中医的老百姓对中医存在以下印象。

11926d44994e5178e506b6b863e8297e.jpg

对于老中医思维,本人有切身经历。曾在医院的时候,前来看病的患者,若是看中医,一般都是寻找上了年纪的,并且还心存试探医生的心理,打心眼里认为中医具有神乎其神的特性。有甚者不告诉大夫实际病情,仅仅想让大夫通过辨脉诊来全面了解病情,因为在一部分人心里,中医就等于诊脉。这是一种巨大的误区,会给医生正确把握病情带来困难,在缺乏全面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情况下,很容易出现误诊。还有一部分人认为中医包治百病。这也存在认识错误,诚然,中医大夫出于医者仁心,对患者来者不拒,但是并不能保证都能治好,尤其是许多隐性疾病和世界公认无法消除的疾病。现在市面上出现的包治百病、药到病除事实上是对中医的形象的歪曲。大家应该能够辨别。

话说回来,我们学习中医,要能顶得住这么多的误解,还真是要做好心理准备,尤其是面对要气势汹汹废除中医,否定中医的科学信徒。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从中国哲学基础入手,正确把握中医,不走邪路,给人留下把柄。即便是不做医生,为自己身体着想学习养生,也需要能够做到求真的境界。因为,这是关系到切身之利害的事情,差之毫厘则谬以千里,悔之不及。

那么,我们需要看哪些书?本人的建议是,先从思维模式的改变上入手。于是中国哲学基础当然是必须了解的。何止是中医,所有的中国基础性文化都是如此。那么,哪些书可以奠定基础?古人云,存大道者,在乎三坟。三坟,传说是伏羲、黄帝、神农之书。通俗讲,就是先王时期集大成的经典。如果您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给大家推荐的是〖周易〗〖黄帝内经〗〖道德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如果精力足够,建议大家同时研读一下〖四书〗〖礼记〗,深入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我们是怎么看待这个世界和自己的,如果能够如此,中医入门便不难。

假如知识基础不够,可以先了解一些名词,比如阴阳五行,太极无极,气血津液、虚实寒热,四气五味等,由浅入深。

51af1e9a7a95b044e52cfc1b057cc1bf.jpg

0153558b6781f067c7f0328893ef3a69.jpg

2e172b51f0a87caa1fbc6c6d0a24e5d5.jpg

如今中医走向世界,最为引人注目的当然是屠呦呦教授荣获诺奖。我们为之欢呼雀跃的同时也应该静下心来多思考,西方人是怎么理解中医的?此次诺奖与中医的关系有多大?我们是否走进了思维偏差的误区?具体问题需要大家自己推敲。

be01209851b6e1447849e80b9620dd83.jpg



接下来我们进入正题,那就是中医的理论基础。下面这段话是教科书里对中医概念的描述。

d03f99d9d1a8cc333445d2a2a1f154cc.jpg

对于理论基础,之前说过,中国哲学是基础。下面这些摘句就是来自周易、道德经、黄帝内经。

365ed2c2601d0badfcb1e51a48339a0b.jpg

从这几句话,我们大概可以领略一个东西,那就是形、道、气以及器的特点与相互关系。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那么,中医,实际上倾向于形而上的道医层次。象,可以说是中国文明的来源,制器者尚其象。古人云,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中观人事,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类万物之情。这里的所观即是象。脱离形之上下,以至于大象无形。那么,气和器呢?器可以说是个恒动的机体,有形而载道,并在气的升降出入之下,展现出机动性的特点。

719a06168a59cd2d389b04e18b8e25c9.jpg

这里,还需要着重解释一下气。有三种写法,分别表达了不同的意思。即先天之炁,后天之气,另有日本的两者结合的具有交合意义的综合性的気,类似于简化字的气。气,周流六虚,变动不居。从无到有,从有复归于无。这种变动不居,推动生命乃至于一切恒动机体的变化的力量,我们称之为气,更确切说是阳气。气的消失,意味着器的机动性停止,一个生命的结束。

1ca51cfe4b252f9590ceb09512bbfd97.jpg

气一元论在宋明理学时期最为受宠爱,下面几句从黄帝内经找出来的话可以窥见气的基础性作用。气,有天地,气,有升降出入。人,由天地之气交合而生,并依靠天地四时之气而长。所以,我们学了中医,要更加的懂得报恩。除了报父母之恩,还要懂得大报返本,感恩天地。因为,天覆地载,道德并存,是你生命得以存在的基础。

从孔子到庄子再到宋明理学、心学、实学等都在器与气的哲学上下了功夫。单单从气一元论的角度,庄子认为气流行于宇宙,人与万物为一体,到了宋代更是提出『民胞物与』『天地一气』的观点。可见,气,这个哲学名词是深含中国哲学大义的。要仔细推敲。

6103b055505bbe84e31aa0cb59bd0bbe.jpg

刚我们讲过,气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回环往复。这就牵涉到无极与太极的问题。

e177935021d7cc0cd3fd22411958b740.jpg

32fb3a277fea9a8e175523cbc3255682.jpg

无极与太极,在中国史书上的解释也很多。那么,简单地说,就是从无有到最有,从字面上讲,无与太就是这个意思,一个小到不知其小,一个大道不知其大。

5fda35569d2ec7e502626513a941441a.png
a25ad09aa303bc78ad71d76c485fba67.png

那么,当这个太极达到一定程度,一切有机的东西就要呼之欲出了。于是一个叫盘古的人,跃跃欲试,急不可耐,想要从这个太极中出来。盘古是谁?中国传说的创始者。那么,从哲学意义上说,盘古就是气,就是道。盘者,圆也,太极也,亦犹元也;古者,始也,初也,若无极。所以,我们的祖先在给神话起名字时候也是深思熟虑的。比如,刑天,什么意思?,头象天啊,头被砍了,不就是刑天嘛。

ce7d8f292665912e99fb3c16321bc289.jpg

下面这个图文分别引用了〖幼学琼林〗和〖西游记〗的一些话。我们着重提一个字,那就是仁。为什么要提这个字。因为跟我们要讲的气之生生之大德有关。那么,何谓仁?从字的结构上看,左一而右二,奇偶合一,阴阳也。从物象上说,仁,就是中心。我们不妨举个例子,比如核仁、桃仁、花生仁等等。我们把种子种到地里,就会生根发芽,这就是仁。所以说,儒家不厌其烦的讲仁。克己复礼以为仁。并非饶舌,因为隐含大道。接下来,这个仁,就要发芽了,于是蹦出来个石猴子。

376c1a1521e2acebe8736a0f5ee9a397.jpg

盘古的斧头,开辟了天地。这个最大的阴阳。

3907ade702b2cb432d619bb2dd47442f.jpg

有阴阳,而后万物生。

e076e9fb5f06e4db37f195570d3295f9.jpg

阴阳分而四象。

1c69b21fba2f6171f7e9c872036a2b8e.jpg

看这个大汉通宝钱。如果简单的看孔方兄本身,并没与出奇之处。或许觉得,它的特别之出就在于大汉民族在辛亥革命之后终于从满清奴役之下解放了。我们深入挖掘我国古钱币的特点,你会发现,深藏大道。圆代表太极,即是天时。方代表四象,同时也代表地之四方。那么,天圆地方的理念就呼之欲出了。

a8e0258a4f126d9b2b4466139eb89d4d.jpg

何为天圆地方?天时如环无端,往古今来,不知其所来亦不知其所往,大地四方上下,有气周流六虚。实际上这里引出了宇与宙的概念,那就是往古今来谓之宙,上下四方谓之宇。在这里,钱币的大义就有了。我们用钱就要外圆内方,符合天地之大德,谦虚而有原则,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四象再分,就是八卦。我们看下面的图像。阳一阴二。阴阳再分,便有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了。

9a153d1293e412123d38be06f8d58537.jpg

再分,一个太极就可以分出二十四分,乃至于三百六十分。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和一年之数。看下面的图和文字,气的概念回想一下。我们不妨把天地作为一个器,或者把人作为一个器。而此时阳气的升降浮沉就赋予了机体恒动的生命力和变化。阳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呢?当然也一样。一年如此,一天也如此。我们以后要讲的二十四节气养生法和一日子午流注养生法就引出来了。

2417e35920db605e3b6bf3caa3cae135.jpg

太极的循环运动是很复杂的,这其中就包括五行运动。下面是简单的五行图,木火土金水相生相克,象宇宙万物之生克制化,那么,中医的五行理论当然也是在这个理论当中发展出来的。

0385fff23604dafc2e9d935f4aec1c3c.jpg

37007fee5827911ce262b03b8ccfa454.jpg

本次中医推送,主要是引出一个思维模式,那就是中国哲学所重视的类比逻辑之思维。其中的细节,我们还要分章节细讲。如果你已经进入了这种思维境界,不妨学着古人的样子,面南而坐,在日月星辰左升右降的运动之下,吟诵一下这段天书。看看太始天元四个大字,这可是比黄帝内经更早的天地秘籍哦。

bbfe6586c8e53f5414abea68fe0b82e9.jpg


国学社每周的活动会发通知,有意参加的同学,可以提前预约。联系辅仁君微信furenhanfu.

需要深入解释的,或者有自己独到想法的,请大家留言,我们共学共勉。

1e800a65f058036be195f43a9756a96a.jpg

四海青年国学社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