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程度来说,人人都害怕离别。有人说离别是为了重逢,但是否能重逢尚不知晓,此时此刻离别的痛苦,已经胜过人世间许多悲痛。悲莫悲兮生离别,还有什么悲伤,能比得过人世间的生生别离呢?
事实上,这种痛一开始在字形之上就有所反映。别的甲骨文字形,好似一把刀正在将骨头从肉中剔离出来,本义当为分解之意。小篆字形也是从冎从刀,只不过今天通常写作别。由本义,别才引申出分离、离开、分开等等意思。将骨从肉中剔出,必然会造成疼痛,分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古代交通不算便利,出门远行,往返时间长久,山长水阔,一路上艰险不断,一旦分开,真的是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见了。江淹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这种疼痛和黯然,一方面来自空间的隔离,因为一别两地,空间的距离使得双方难再相逢;一方面又来自时间的距离,因为别后再会遥遥无期;还有暗藏的来自心理的距离,因为怕离别之后空间阻断了音讯,时间淡化了感情。
自是浮生无可说,人间第一耽离别。在这样的情况下,古人写别,往往充斥着哀婉悲怨,读来让人肝肠寸断。离别不只是离开亲友,前路漫漫尚不知有多少艰险,于是在离愁别绪之外更添一丝惆怅,让人禁不住流下泪来:『念当复离别,涉路险且夷。思虑益惆怅,泪下沾裳衣。』我们常常说生离死别,死别是难以再见的、永久的别离,往往使人泣不成声,可是生别更痛苦啊,明明知道对方还活着,却要生生别离、天各一方,此后或许久无音讯,或许再难重逢,使人时时刻刻感到悲痛、凄凉:『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最让人怅惘的,大概是久别不成悲了,与人别后,再无见面,年深岁久,日复一日的相思使得情感开始迟钝,心中的悲哀也因为日积月累而再难被触动,到最后仿佛已经意识不到这种伤痛:『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离愁别绪就这一种,离别的原因却又千千万万,每一场离别都不尽相同。相见时难别亦难。离别如此痛苦,聚餐如此匆匆,再相逢不知何年何月,于是临别之际总是想挽留、再挽留。古道边,萋萋芳草碧连天,古代的路旁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短亭均为行人休憩或送行饯别之所,古人送别的时候,往往想要送的远一点再远一点,因此近城的十里长亭,则常为送别之处。送别至此,各奔东西,此去山高水远,何日才能再见?千年之前的长亭外,不知上演了多少出悲欢离合。崔莺莺长亭送别,是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步步是别,寸寸生悲。而离人去后,留下的人只能独自惆怅,登上高楼盼归,却只能看见征途之上无数长亭短亭,『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归途遥远,归期无望。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面对离别古人更想要把酒一杯,劝君更尽,且把别情饮。人世间的聚散离合这么多,语短情长,有些话说不出,有些事讲不完,只好将自己的情感汇入酒中,举杯共饮,走的人痛饮,留的人尽杯,依依惜别之情和愿君一路顺风之意,就全都在这里了。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金陵的少年郎们过来相送,明明要走了,却又舍不得诀别,于是欲行不行各尽觞,情意绵长,『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许浑在送别之时喝了点酒,微醉,朋友走后竟然不胜酒力睡着了,等醒来之后,暮色沉沉,友人已远,独自惆怅,『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多情自古伤别离,有情人总是惧怕别离,可要分开,总得做些什么。于是饮酒饯别之外,古人还折柳相赠,表示自己的挽留之情。刘禹锡说『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可杨柳哪里管得过来这人间诸多离别,若是柳条未青、无枝可折,恐怕也是『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送别,留别,惜别,到了最后,终归要离别。这时候,不能将万般愁绪表露,留下的人往往赠以安慰、鼓励和祝愿,让离开的人对未来充满信心。高适别董大,就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于慰藉之中充满信心和力量。同时,有情不管别离久,情在相逢终有期,哪怕知道相逢无期,也要表示等再相聚把酒言欢之意,给未来留一点美好遐想。李白与杜甫告别,也是期盼日后还能重回,能够同游共饮:『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人生最苦是离别,聚散匆匆,且行且珍惜。(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施希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