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258|回復: 1

[儒学问答] 儒家核心思想是仁吗?儒家对仁的解释是什么?

[複製鏈接]
典故里的中国 發表於 2018-11-3 06:3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儒家核心思想是仁吗?儒家对仁的解释是什么?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儒家对仁的解释可以从仁字的说文解字开始。

我们看这个仁字,它是一个二字一个单人旁。也就是古人说的『二人为仁』。两个人可以引申为众人、人群。仁的古字是一个千字一个心字,意思是一个人的心和千千万万仁的心是相通的。不管是二人和千人都好,这至少说明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不像任贤齐唱的的『一个岛锁住一个人』。当然,荒岛里的鲁滨逊无所谓仁不仁,因为他只有一个人,不用和其他人发生关系,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假如身边来了个星期五,那么两个人之间就存在仁不仁的问题。如果鲁滨逊善待星期五,那就是仁,如果鲁滨逊欺负星期五,那就是不仁。可以说,仁就是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可是这样说可能还有点太抽象,比如怎样才叫良好,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没有什么具体的表现?

仁字的小篆及仁的古字

仁字的小篆及仁的古字

仁体现在个人身上,那就是同情和爱。那么我对仁的理解,就是一种始于同情终于爱的情感。孟子说过,同情心是仁的开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为什么同情心是仁的开始呢?有一首歌叫〖感恩的心〗,里面有一句歌词『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因为每个人都曾经脆弱过,无助过,不管你最终成为多么强大的人,你小的时候都需要父母的抚养和别人的帮助,你在奋斗的过程中也可能经常有挫折感和无力感。可以说每个人曾经都是弱者。那么看到同样是弱者的他人,比如上不起学的孩子,农村里的留守老人,风吹日晒的清洁工,一个人往往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自己曾经的脆弱和无助。所以同情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这种情感只要继续生长,就可以升华为爱,升华为仁。

齐宣王问政图

齐宣王问政图

同情不仅包括对人的同情,也包括对动物的同情。孟子讲了一个故事,特别有趣。有一次孟子和齐宣王谈话。这时外面一阵喧闹,原来是有人牵着一头牛要去宰杀来祭祀。那么牛的叫声惊到了齐宣王。齐宣王觉得这头牛可怜,于是就让人不要杀这头牛,而让人换一头羊去祭祀。那么我想问大家,齐宣王这样虚不虚伪?既然觉得牛可怜,那难道羊就不可怜吗?但孟子却为齐宣王的这种做法点了赞。为什么呢?孟子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有人认为这虚伪。我认为这不算是虚伪。我们来分析这个故事,孟子给齐宣王点赞的原因就是齐宣王『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我们注意见和闻两个字。儒家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它立足于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立足于眼前和当下。只要对我们看到的听到的东西给予足够关怀,对我们身边的人和事负起责任,这就非常了不起。这就是儒家接地气的品质。

儒家讲的同情,讲的恻隐之心,不是去想象别人的苦难,而是看到了听到了别人的苦难就产生恻隐之心,然后付诸行动,去尽可能地减轻或者消除别人的苦难。齐宣王看到了这头牛的痛苦,就马上行动,让别人把牛换成羊,这已经难能可贵了。因为他是实实在在地看到了这只牛的痛苦,而没有看到那只羊可能的痛苦,所以可以暂时不用想象那只羊的痛苦。所谓『眼不见心不烦』。这不是虚伪。因为儒家知道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精力是有限的,一个人很难对自己看不到听不到的东西负责。儒家知道,人不是神,不是佛祖不是耶稣,用不着去想着拯救人类普度众生,而只要把身边的人关心好照顾好就很难得了。这与其说是虚伪,不如说这才是现实,因为它立足于当下,立足于眼前,而不是一种满足于表态的泛道德。

孔夫子

孔夫子

那么回到刚才我说的『仁是一种始于同情终于爱的情感。』孔子对学生樊迟说,仁就是爱人。那么为什么爱是仁的终点?爱高于同情的地方在哪里?同情固然是一种很珍贵的感情,但同时也是一种有缺陷的感情,也是一种需要被超越被扬弃的感情。为什么?同情最大的缺陷,就是把别人当作弱者。把别人当作弱者,意味着对别人的价值缺乏必要的尊重和认识。而但凡有自尊心的人,都不会希望别人把自己当成弱者,就像我开头讲的老太太的故事,不愿意被人施舍,就是不愿意成为别人眼中的弱者。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有一部小说〖同情的罪〗,讲的是一个军官在舞会上遇到一个残疾的少女,军官因为同情这个少女,就和她恋爱,但军官并不爱她。后来少女发现了军官不爱自己,爱的是别人,军官仅仅是同情自己才和自己恋爱,于是自杀了。所以有自尊心的人是不愿意被同情的。

同情还有一个缺陷,就是它容易模糊善恶是非。仁和同情最大的不同就是,仁是一种建立在善恶是非上的情感,是一种有价值判断的情感,所以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就是说只有仁者才能正确地喜欢人,也只有仁者才能正确地痛恨人。而同情则不带价值判断。现在流行一句话,叫『可恶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人民的名义〗热播时,在祁同伟讲了自己曾经的遭遇后,微信朋友圈出现了很多文章,都是同情祁同伟的。这些文章的一个思路就是『可恶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他走向腐败是因为他的出身输在了起跑线,以及权力的任性对他的伤害。这种思路就是典型的在同情中抹杀善恶是非。不能否认,这种『阶层固化』的体验确实引起很多人的共鸣,但人并不能因此而腐败而犯罪,就像片子里季检察长说的:『他还有其他的选择。』人之所以是人,就因为他可以主动地选择生活的态度。

以人民的名义

以人民的名义

生活是我们选择不了的,但生活的态度我们可以选择,即便是在苦难面前。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俄罗斯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一句话:『我唯一担心的是,我配不上我受过的苦难。』在苦难面前,你如果努力去战胜苦难,然后努力帮助别人战胜苦难,像张爱玲说的那样『因为懂得,所以慈悲』,那么你就配得上你的苦难。如果在苦难面前,你反而为别人制造苦难,那么这就是配不上你的苦难。讲这么多只是想说明,祁同伟这个人并不值得同情。所以孔子不是一味地同情苦难中的人,而是认为不管你这个人是否有可怜之处,只要你的选择背弃了道德,你就要受到谴责和痛恨。这就是儒家坚持底线、坚持价值的地方。

同情和爱最大的不同,就是同情是认为同情的对象是脆弱的,没有价值的,这种对象的无力感唤起了自己的无力感。而爱是因为爱的对象是有价值的,是充满价值的,这种价值唤起了人们自身的价值感,唤起了人们追求的热情。不管是爱美丽的少女,还是爱祖国、爱人民,都是因为爱者心中,少女、祖国、人民是充满价值的。古希腊有一个哲学家柏拉图讲过一个故事,我非常喜欢:从前有一个精灵,名字叫匮乏,又有一个精灵,名字叫丰盈。后来匮乏爱上了丰盈,追求她,并且和她产生了爱情的结晶,生下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叫爱。这个故事说明了,爱是什么?爱是匮乏和丰盈的产物。一个人只有感到自己若有所失,若有所缺,他才会去爱,去追求。但一个人只有充满了爱的能力,追求美好事物的能力,他才会去爱,去追求。儒家的爱和古希腊的爱当然有不同,但有一点相同,那就是爱和美德紧密相关。爱的能力和追求美德的能力是同一种能力,爱的同时也是实践美德。那么『仁者爱人』的『爱人』如何理解?我的理解就是善待他人同时也善待自己,尊重他人同时也尊重自己。什么是善待他人同时也善待自己,就是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承受的东西,比如痛苦,比如灾难,就不要施加给别人。这是从消极方面去理解爱人,那就是不伤害。法国哲学家伏尔泰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超过基督教义的最纯粹的道德』。伏尔泰作为启蒙思想家,对基督教当然有所批判,但我们可以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圣经〗里『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是同样高明的,因为这都是一种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从自己出发,但又不以自己为中心的境界。

孔子讲学图

孔子讲学图

『爱人』还有一点,那就是尊重他人同时也尊重自己。尊重体现在多方面,其中最大的尊重就是成全他人,成人之美。这也就是孔子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什么意思,就是自己想要树立的,也要帮助别人去树立,自己想要得到的,也要帮助别人去得到。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而孔子说过,仁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话里,『己欲立』『己欲达』很重要,因为这说明你是一个追求美好事物的人,是一个有追求的能力的健全的人。自爱而爱人是一种最完善的爱。因为你的成熟,使你的爱也是一种成熟的爱,而不是盲目的爱。荀子讲了一个故事,孔子考他的学生:『什么是仁?』子路说『仁者使别人爱自己』,孔子说这是士的爱,子贡回答『仁者爱人』,孔子说,这是士君子的爱。颜回说『仁者自爱』,孔子说这是明君子的爱,就是明白的君子。活得明白,这并不容易。『仁者自爱』是最高级的,因为自爱之人就是活得明白的人,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并且由此出发尊重别人的价值。所以儒家并不像一些苦行僧一样虐待自己,而是主张善待自己,因为只有善待自己才会善待他人。这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逻辑。

我想讲一个相反的例子。我有一个信佛教的朋友吃素,我们每次和他吃饭的时候,他都要让大家不要吃肉。为了尊重他的信仰,我们只好强忍着无肉不欢的一餐。那么儒家不是像一些禁欲主义一样,我不吃肉,你们大家也不要吃肉。而是这样想,我想吃肉,但我也要让身边的人都吃上肉,让全天下所有人都吃上肉。这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种『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爱不是那种言情小说里那种甜腻腻的爱,也不是西方浪漫主义那种不着边际的爱,而是一种刚健有力的君子之爱,也是一种脚踏实地的现实之爱。

总而言之,儒家核心思想是仁,儒家对仁的解释是一种始于同情终于爱的情感。始于同情,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脆弱的体验,他人的脆弱往往会唤起自己的脆弱感。但同情有其自身的缺陷,它意味着把别人当弱者看待,也往往容易抹杀是非界限,所以同情需要升华为一种更高的情感,那就是爱。爱是以爱的对象的价值为基础的。如果说同情基于脆弱感,那么爱则是基于价值感。仁从同情到爱的转换和升华,是因为人的不断成长和进步。人的成长伴随和见证着仁的成长,仁也和人一样,有着生命的成长历程。仁在人的成长中不断完善最终走向实现。

遊客  發表於 2018-11-3 07:20
儒家对仁的解释字是始于恻隐之心终于爱?不能苟同!
仁,古字确实是千心,那么,心一定是情吗?心也是有人伦、关系的涵义,所以,仁应当解释为对大家众都保持好的人伦关系。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