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族是以宗法制度爲基礎,血緣爲樞紐建立的父系族群,也稱爲家族。
我國的宗族發展有三個階段:
第一、先秦的封建時期,宗族的宗法制度是政治基礎,即天子依據宗法制度分封諸侯國;
第二、秦漢至明清的帝制時期,由於郡縣製取代了諸侯分封,宗族制度成爲鄉縣以下的政治延續,即國家政治制度止於鄉縣,而宗族制度成爲細分化的社會治理單位,宗族的治理以禮教(德治)形式得到國家認可(王法也是依據禮教確立)。
第三、現代社會,禮教(德治)被廢除,宗族治理失去依據,不再得到國家認可,實際上獨立於國家政治制度之外,宗族制度解體細分爲家族,但宗族仍然是最具凝聚力的族群。
現代宗族與家族的微細區別:
現代宗族失去社會治理功能後,實際上解體,其族群重要性逐漸被現代意義上的家族取代。宗族是以姓氏建立的族群,而家族是以個人建立的族群。
隨著傳統文化的復興,宗族觀念也煥發了生機,經典家訓、名人家訓等好家風家訓內容逐漸成爲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