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文化论坛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向暴露文化宣战 哥反的不是比基尼而是低俗
节目组用暴露的着装吸引眼球之目的,不言自明,将一档无关严肃话题的节目办成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也无可厚非,但收视率不是万能借口,荧屏之上的低俗之风也不可能就此抖落干净。 人间的荒诞和不可捉摸就如同马尔克 ...
2012-6-15 19:46 | 查看: 1399|評論: 0
中国知识分子几千年羊角疯:出卖良心去附会政治(2)
这种运用国家机器把全民的意志高度统一到政府目标上来的做法,可能有其短期的合理性、有效性,但其致命的弱点却无论如何不能熟视无睹: 一,这种做法无视一切个体意志与个体差异,使社会目标单一化,蔑视并抹去了 ...
2012-6-15 19:08 | 查看: 2081|評論: 0
中国知识分子几千年羊角疯:出卖良心去附会政治(1)
读《史记》中的商鞅传,商鞅是一个令人敬、令人惜、令人怜的人物。 令人敬,乃是由于他意志坚定,理想执著,目光远大,行起事来雷厉风行,果断斩决,一意孤行,不计后果。他具备了一切改革家应当具备的优点,又 ...
2012-6-15 19:07 | 查看: 2033|評論: 0
各路“舌尖”此起彼伏 滥用只会众叛亲离
无可否认,一部热播的美食纪录片成就了一个新的流行词。    于是,网上网下,新老媒体,目之所及,各路“舌尖”汹涌澎湃,此起彼伏。   看多了,是不是觉得“挺烦”?   “舌尖”虽好,滥用无益。   ...
2012-6-15 19:04 | 查看: 1786|評論: 0
三国“富二代”多酒囊饭袋 曹丕全靠曹操荫庇
曹丕因为文学才华和老爹功勋的荫庇,加上在位时间短,居然留下了还算不错的史家评价。当然,曹丕智商是不错的,在曹操政治班底的培育、辅助下,也有过十分英明的决定,他曾经下诏杜绝妇人干政,这是充分吸取了东汉诸 ...
2012-6-15 14:37 | 查看: 1562|評論: 0
一个蕴含史诗魅力的中国民间故事――“求好运”故事解析
曾刊载 钟敬文 先生《中国民谭型式》一文的《民俗》杂志 从五四时期顾颉刚研究《孟姜女传说》开始,民间文学就成为“国学”的重要课题之以编撰《意大利童话》而蜚声世界文坛的意大利作家 ...
2012-6-15 08:09 | 查看: 2244|評論: 0
朱圣钟:四川凉山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历史根源
从历史地理学角度来看,凉山地区的现代生态环境问题,部分原因是当前人们举措失当造成的,另一部分原因则是历史时期人为活动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延续。 人是环境的承受者,也是环境的 ...
2012-6-15 07:49 | 查看: 1852|評論: 0
叩问文明怪象 为什么中国不诚实的人往往获胜?
中国人发明创造力较差,模仿、抄袭的能力较强,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否则也不会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不过,有些事情尽管心知肚明,但被外国人给指点评论一番,看了还是觉得有些惭愧、无语,却又不得不承认,看看10月 ...
2012-6-14 23:11 | 查看: 1779|評論: 0
少点围观多点理性 给干露露们的虚火降降温
干露露一“露”走红,高热还未消退减,又爆深港澳车展“干露露2号”横空出世。(6月12日中华网) 从明星到车模,无论是“袒胸露乳”,还是“走光真空”,大有一种“露”不走红死不休的勇气与执着。读罢“干露露2号 ...
2012-6-14 19:08 | 查看: 1845|評論: 0
乐黛云:文化影响力绝非文化统治 要保持多样性
“新世纪最根本的精神是要保持差别,文化多样性非常重要,单一的文化不可能有发展。”中国比较文学大师,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乐黛云在参加“全国名家看贵州”活动到访贵阳期间如是表示。 乐黛云认为,中国发展文 ...
2012-6-14 16:54 | 查看: 1942|評論: 0
评“娲皇遗骨”的发现:别拿文化当幌子
别拿文化当幌子 ――说说山西“娲皇遗骨”的发现 有时候,传说可能离我们并不遥远。当山西省吉县23位考古、历史、神话、民俗专家考察人祖山后形成共识,称在人祖山娲皇宫女娲塑像下发现的“皇帝遗骨”,可能 ...
2012-6-14 16:23 | 查看: 1868|評論: 0
我们为啥总那么极端?
生活中,围绕一个具体事件,常常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极端化意见。不仅一方根本不理会另一方的意见,即使中允的看法,往往也会“两头不讨好”。这种非此即彼、非友即敌、非红即黑的思维方式,则是“极端主义”。 ...
2012-6-14 15:21 | 查看: 1418|評論: 0
研究古籍传承文化 比关注“过云楼”更有意义
6月4日,今年春拍倍受瞩目的“过云楼藏书”拍卖落槌,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在拍卖现场以1.88亿元的价格拍得,加上佣金达到2.162亿元,创下中国古籍拍卖的世界纪录。价高者得,原本应该是拍卖会上的规矩,但是由于北 ...
2012-6-14 00:57 | 查看: 1718|評論: 0
张鸣:历史就留在地脚上 祭奠历史不能躲进象牙塔
历史是人演出来的,一代又一代,你方唱罢我登场,更多的时候是唱对手戏,或打,或谈,或者一起喝酒吃饭,歌舞弹唱。但所有的戏码,都得在地上演,演好了,还是演砸了,都会留下痕迹。中国人跟欧洲人不一样,在建筑上 ...
2012-6-14 00:53 | 查看: 1594|評論: 0
所谓的“女娲遗骨”处别成为“钻山豹旧居”
 近日,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张柏等23位专家形成共识,在山西娲皇宫发现的遗骨可能属于女娲。北大考古学教授刘绪认为这事很“玄”,所谓“三皇五帝”目前还只是传说。记者另外获悉,参与该考古工作的单位中有一家是旅 ...
2012-6-14 00:51 | 查看: 1926|評論: 0
文学作品稿费廉如白菜 文人还是社会的悲哀
 发表文字25万字,稿费2.4万元,平均每字不足0.1元。中国作协会员、女作家周u璞日前用微博晒出稿费清单,并称“欢迎围观,欢迎嘲讽,这不只是写作者本人的悲哀!”引起网友热议。(《羊城晚报》6月11日)   看 ...
2012-6-13 22:59 | 查看: 1711|評論: 0
金钱第一还是爱情第一 李银河细品国人择偶观
近年来,择偶中的拜金主义愈演愈烈,直到有一位形象美丽、语言生动的女青年在电视的相亲节目中公然说出“我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在自行车上笑”,择偶实践中的拜金主义终于以其丑陋与无耻的形象横空出世,让所 ...
2012-6-13 18:08 | 查看: 1674|評論: 0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龙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绢画伏羲女娲图 红山玉龙 秦汉龙纹 辽宁阜新查海遗址石块龙   龙文化是中 ...
2012-6-13 08:42 | 查看: 1906|評論: 0
祖先里难道没有小老百姓
近日,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张柏、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等23位考古、历史、神话、民俗专家考察人祖山后形成共识,根据北京大学C14同位素测年成人头骨为6200年前的测定结论,以及明代当地人的墨书题记,日前在山西吉 ...
2012-6-12 23:49 | 查看: 1632|評論: 0
落户式婚姻不只反衬人性卑劣 更显制度之殇
随着北京海淀法院的判决尘埃落定,外地女子王某的“长安梦”碎了一地:为了落户北京,王某与精神病人小张登记结婚。后被张某监护人发现,起诉到法院。日前,法院以“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 ...
2012-6-12 23:48 | 查看: 1889|評論: 0
专家揭秘百年过云楼:树大招风曾遭日军劫掠
6月4日,宋版《锦绣万花谷》全八十卷领衔的179种、1292册过云楼藏历代古籍善本举槌开拍,以2.16亿成交刷新古籍拍卖纪录。据悉,2005年这批过云楼藏书曾以2310万元成交,创当时中国古籍拍卖最高价。“过云楼藏书”有 ...
2012-6-12 22:10 | 查看: 2236|評論: 0
解读古典诗歌的一把钥匙
解读古典诗歌的一把钥匙
    ――读《国学经典:诗词曲赏析》                                                                         陈志铭 突 ...
2012-6-12 19:32 | 查看: 1891|評論: 0
解读清华简:从《系年》看《纪年》
最近我们在《中国史研究动态》 2011 年第 6 期上,看到一篇《百年来〈竹书纪年〉真伪与价值研究述评》,文中对学术界的有关争论作了很好的综合分析。 《竹书纪年》简称《纪年》 ...
2012-6-12 09:41 | 查看: 2057|評論: 0
刘厚琴:“厚德载物”与当下价值
孔子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创造了许多美好的传统道德。“厚德载物”作为中华美德的一种概括,历来成为仁人志士崇尚的最高道德境界。道德状况是社会进步的重 ...
2012-6-12 09:13 | 查看: 1839|評論: 0
杨华:走进古人的生态智慧
中国古人向来尊重自然,形成了“敬天畏天”、“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这种思想承认人类与自然合为一体,承认人类社会是自然这个大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与西方将人与自然对立的“天人二分法”截然不同。 ...
2012-6-12 09:01 | 查看: 2038|評論: 0
被时代抛弃的赖宁(3)
重新建构我们的英雄观 2008年,在汶川特大地震中,我们又看到了一大批的少年英雄。他们在灾难面前,在生死的考验面前,英勇无畏地去拯救同学和老师,其中如宋雪、邹雯樱等还献出了自己鲜花般年轻的生命。我们在 ...
2012-6-11 23:52 | 查看: 1758|評論: 0
被时代抛弃的赖宁(2)
赖宁这个精神符号永不过时 有人断言,赖宁迟早要退出历史的舞台。这话的潜台词便是,赖宁这个榜样已经过时,这个精神符号已经丧失了现实意义。果真如此吗?!我们需要追问的正是这个问题。 谁也不能否认,今 ...
2012-6-11 23:51 | 查看: 1437|評論: 0
被时代抛弃的赖宁(1)
我们今天说向赖宁学习,是一种扬弃,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倡导,其实质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精神。这是一种具有普适性的永恒的价值追求。从这个层面上看,赖宁这个精神符号永不过时,任何时候都有其存在和 ...
2012-6-11 23:51 | 查看: 1416|評論: 0
张宏杰:末代帝王们的命运下滑线
如果把中国历史上亡国之君的命运做成一张图表,我们看到的是一条明显的下滑曲线:虽然偶有波动,但是基本上是越来越惨。   秦代以前,亡国之君虽然失去了国家,但不会失去尊严。商汤俘获史上第一个亡国之君夏桀之 ...
2012-6-11 19:35 | 查看: 1551|評論: 0
张宏杰: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不幸的人
表面上中国皇帝权力巨大,荣耀无比,实际上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最不幸的一群人。有以下事实为证:   第一,在中国社会中,皇帝的平均寿命最短,健康状态最差。有人做过一个统计,历代皇帝有确切生卒年月可考者共有二 ...
2012-6-11 19:33 | 查看: 1792|評論: 0
冯道,有道还是无道
历史上,多数人对冯道这个人非常不齿,史料中每每提到他,往往都只有负面的评价。宋代的欧阳修曾在《新五代史》中骂冯道“不知廉耻为何物”。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也说他“乃奸臣之尤”。然而在近代民主思想传入中 ...
2012-6-11 19:19 | 查看: 1613|評論: 0
专家呼吁制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 改变粗放管理
在昨天的“纪念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设立30周年系列活动”论坛上,谢辰生、宣祥鎏、周干峙等多名业内老专家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出意见和建议,希望各地将历史文化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有效结合,而不是一味拆迁。中国城科 ...
2012-6-11 17:51 | 查看: 1666|評論: 0
美术批评家的尴尬:或被利益绑架 或被面子绑架
美术批评这个行当,在当下处于一种尴尬状态:批评家们或者被利益绑架,或者被面子绑架,写出的文章大多是各种好话的堆砌。让人想起一句歌词―――“说着言不由衷的话,戴着伪善的面具”。毋庸讳言,深受儒家文化熏陶 ...
2012-6-11 16:54 | 查看: 1796|評論: 0
冯骥才:非遗消亡速度未减 国人需提升文化自觉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日趋完整,但濒危和消亡的速度并未减缓。作为一个文化大国,我们应重新审视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提升文化自觉。”在第七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非物质文 ...
2012-6-11 16:44 | 查看: 1937|評論: 0
专家推测:焚毁秦代兵马俑的人是项羽
专家推测:焚毁秦代兵马俑的人是项羽
上图为秦兵马俑一号坑中发现的“秦盾”。 2009年6月,秦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开始,经过三年的艰苦发掘,6月9日,秦始皇帝陵对外公布了一号坑第三次发掘成果:大量陶俑“身着”彩绘,发现兵马俑被焚烧痕迹,首次发 ...
2012-6-11 16:32 | 查看: 1799|評論: 0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