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陰陽理論構建現代物理學大一統理論。 我們都知道,陰陽理論對宇宙初創有過精彩的描述,這其中包括四個重要的名詞:混沌、太極、兩儀、陰陽。我們認為,混沌是太極的特徵,處於毫無規律可言的無序狀態之下,而由太極分化出來的兩儀,則是有序的開始,因此出現了陰陽。 那麼,陰陽理論是如何解釋宇宙初創,又如何構建空間,物質,能量之間的關係的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陰陽理論是宇宙創造及其發展過程的基本規律。 我們來看一下,太極混沌是怎樣一個狀態。陰陽理論表明,混沌是一個無序的狀態。我們認為那是能量無序列結構的狀態,至於其無序混沌的狀態描述?比如說,它是奇點,還是充滿任何地方,或者各種大小都有?其實我們平面表述的『奇點』『大小』『地方』都是空間概念,是三維結構,可是根據陰陽理論,混沌狀態的階段,空間尚未形成。不過能量究竟如何才能無序存在,我們說這是決定它存在的狀態的因素。 現在,我們來看看空間與物質究竟是什麼東西。 從陰陽理論來看,物質是能量存在的狀態之一。但這個狀態相對於混沌狀態,是不同的,我們認為,物質的狀態是能量序列結構化的狀態。我們再回來看看陰陽理論:太極分兩儀,清者上升為天,是陽極,濁者下沉為地,是謂陰極。由此,我們認為,物質是能量序列結構化後的陰極,空間是能量序列結構化的陽極。陽極是功能的,空間是物質表現宏觀屬性的基礎,這些宏觀屬性包括速度、大小、變化等,沒有空間,是無法描述這些屬性的——我們認為,這些屬性都是空間形態之一。同時,我們認為時間也是空間的形態之一,實際上與速度這個形態是同一形態:不管是原子鐘,還是普通核衰變,都是能量序列結構表現,即物質空間變化的過程,宏觀上,這些變化是勻速的,因此被人類引以表述時間概念。 現代宏觀物理學告訴我們,不管是原子還是電子,它的宏觀形象,或者說空間表現,是一個球,但是原子可以分出原子核與電子,就像月亮繞着地球轉一樣——這個球體的大小、速度、及與外界相互的電磁強弱力,都與構建這個原子的核、電子,以及二者共同構建空間,是具有密切聯繫的。 再微觀一點,電子與質子中子等也可以分出我們稱為夸克之類的東西。夸克最微觀的結構是量子,即能量的初級序列結構化的空間形態。 由於速度只是空間形態之一,我們認為這種形態可以是零,即絕對靜止,也可以是一定數值,即絕對運動。我們認為量子速度值與能量初級序列結構的方式有關,不同的量子其速度值並不相同。如光子就是一種量子形態,而其速度是一定的數值。如果某些量子的速度值為零,我們認為其是絕對靜止的。量子糾纏是量子絕對靜止時的空間形態——我們觀測量子形態時,是立足於我們自身所處的空間進行探測的,而我們的空間(整體宇宙體)是具有一定的速度的,這個速度的探測,實際是觀察量子的相對位置,即量子的瞬間空間形態,會表現出同時出現在兩個位置。 關於量子速度,我們認為,與宏觀物理速度是不同的,量子速度是能量團初級序列結構的空間形態之一,是一種固有的宏觀屬性。而宏觀的速度,是多種量子結合體(即高級序列結構化)所表現的空間形態,宏觀速度是可以,由於多種量子複合體的改變而改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