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方音合于隋唐韵书切语,为他方所不及者,约有数端。余广州人也,请略言之。
切语古法:上一字定清浊而不论四声,下一字定四声而不论清浊。若不能分上去入之清浊,则遇切语上一字上去入声者,不知其为清音为浊音矣。(如:东,德红切,不知德字清音,必疑德红切未善矣。鱼,语居切,不知语字浊音,必疑语居切未善矣。自明以来,韵书多改古切语者,以此故也。)广音四声皆分清浊,故读古书切语了然无疑也。余考古韵书切语有年,而知广州方音之善,故特举而论之,非自私其乡也。他方之人,宦游广州者甚多,能为广州语者亦不少,试取古韵书切语核之,则知余言之不谬也。朱子②云:‘四方声音多讹,却是广中人说得声音尚好。’此论自朱子发之,又非余今日之创论也。至广中人声音之所以善者,盖千余年来,中原之人徙居广中,今之广音实隋唐时中原之音,故以隋唐韵书切语核之而密合如此也。请以质之海内审音者。
================
①选自陈澧《东塾集》卷一。陈澧(1810-1882),字兰甫,广东番禺人。清代著名经学家、音韵学家。
②[朱子]指朱熹。引文见《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