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172|回复: 6

孔子及其子孙墓的“携子抱孙”寓意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延章 发表于 2010-8-8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去年9月27日晚,我陪我的古琴老师王鹏、杜大鹏两位先生一行,从北京连夜开车6个多小时,赶到山东曲阜,参加28日举行的曲阜祭孔大典。在上午的典礼上,两位老师在孔庙大成殿前抚琴——这是不是数十年来首次在曲阜孔庙抚琴,我不知道。下午,我们一行去孔林参观,拜谒历代衍圣公。在第64代衍圣公坟前的祭桌上,我捡了一把饱满的橡树种子,孔林里橡树非常多,橡树籽落得满地都是。

大约下午4点多,接近净园的时间,孔林里参观拜谒的人已经很少了,游人到了这里,自然而生肃穆庄严的心情,因而即使有人,也不太吵闹。王鹏老师就在孔子坟前抚琴,我们在一旁静静地聆听。我原以为他会弹《猗兰》、或是《文王操》、《韦编三绝》,可是,王老师弹的是《忆故人》——松柏参天,空气比外面湿润很多,琴音十分清晰动人。我站在孔子坟前,听着王老师的琴音,心里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动。我觉得王老师选的这曲《忆故人》十分恰当,那琴音像坟前袅袅消散的香烟,从有形化为无形,飘飘渺渺地,仿佛能将无限的敬意和感念之情传递到两千多年前去。

这是不是两千多年来第一次有人在孔子坟前抚琴?我不知道。但翻阅近百年来的琴人行迹,大概可以说,这应该是百年来第一次有人在孔子坟前抚琴,将今人的情感和思绪供奉在孔子的坟前。

我见孔子坟上的封土周围,四周都是大树,没有橡树,就将刚才从第64代衍圣公坟前捡拾的橡树种子,撒了过去,我希望这些种子能发芽生根,长出新的树苗。

孔子坟的左边是他的儿子孔鲤的坟,正前方是他的孙子子思的坟。陪同我们的孔宪鹤老师指著三个大坟说:你看这就是典型的携子抱孙。

携子抱孙是中国古代家族坟墓的布局,您如果从空中俯瞰陕西咸阳机场附近的话,会清晰地看到咸阳原上周陵的几个大陵也是这种格局。

我觉得这种携子抱孙式的坟墓布局,昭示著一种寓意和价值,这种寓意和价值可以理解为人一生的科学规划——

古人普遍寿命短,像孔子那样活到73岁的都不多,因此,古人是这样安排自己的人生的:大约不到二十来岁就娶妻生子,孩子生下来后,自己不能养育,也没条件养育,一方面自己还是个需要再历练、再成熟的年轻人;另一方面是趁着年轻,精力充沛,好好上进,求功名、干事业,即年轻人不能让家庭的琐事羁绊住,那样会没出息。怎么办呢?自己的孩子自己不养育,让孩子的祖父母照顾,祖父母正好得含饴弄孙之乐,就是现代人所说的“隔代教育”。但是,古代的隔代教育跟现代的不一样,古代的隔代教育是在稳定的社会价值观中教育,即“教什么”的问题不是问题,不像现在的家长,一直郁闷到底该给孩子教什么。古代不存在这个问题,古代教育很简单,就是读书进德修能,再高一点就是追求人格完善。

年轻人自己追求事业,做事功、求显要,顺利的话,等到孩子也到了娶妻的年龄即不到二十岁,自己的事业差不多有眉目了,更好一点都很有成就了,这时候就可以对事业刚起步的孩子进行有益的提携和扶帮。经过提携扶帮的孩子也差不多走上事业的正轨了,做父母的就慢慢老了,也成了爷爷辈儿了,此时就应该激流勇退,回家颐养,笑看后辈进步,自己享含饴弄孙之乐。如此代代相承,此家庭必然是健康而兴旺的家庭,此人生也必是科学而周全的人生。

孔子的儿子孔鲤死得早,但他有繁衍圣人血脉的功劳,孔鲤的儿子子思继承并弘扬了他祖父孔子的思想。孔子虽没有十分完满的携子抱孙的现实世俗人生,但能有子思这样优秀的后人,应该说比现实的完满更为完满。

所以,孔子及其子孙的坟墓布局,形象地给后人传送著一种寓意:科学地规划自己的人生,使生命在合理的布局中得到最低成本的发展,生生不息。

现代人普遍寿命长,所以年轻人结婚的年龄可以相应往后顺延。但是,现代人结婚晚,有很多原因,其实最重要的是内心价值的原因:人变得自私而贪婪了,自己这一生要享受尽可能多的现实幸福,不把自己放妥帖了,不考虑后面的事儿。

每个人都追求幸福完满的现实人生,自己的事儿就是天大的事儿,丝毫差错不得,忍受和包含担待的能力极其有限。其实不完满是人生常态,谁说天下夫妻都要合理婚配?“天公局法乱如麻,十对夫妻九配差”是常态。但是,现代人所谓平等意识强烈,非要把自己的事儿整明白不可,人人都相信婚姻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整明白的。其实,大的文化氛围和底盘都出问题了,整不明白的今后依然是大多数。

这里扯得好像有点远啊!其实这是我对几个年轻人谈携子抱孙的时候引起的话题。年轻人认为自己迟迟不结婚,有的结了婚还心有不甘,都是社会使得年轻人结婚的成本提高了,每走一步都眼看着走向啥奴(婚奴、房奴、孩奴)。其实问题不是那么简单的,造成这个窘境的深层原因就是社会文化、世道人心从很早就走偏了。犹如一个家庭,前几代走偏了,后代又不愿意牺牲自己这一生的某些眼前利益做必要的补救和挽回,于是慢慢地就越来越不靠谱了。

要将一个事物或一个家庭向良好科学的态势扭转,非要有一代乃至几代人作出一些牺牲不可,否则越来越不科学,越来越成本增大,离幸福越远。简单地说,就是什么年龄该干什么年龄的事儿,什么时候有什么时候的人生必修课,能趁早就趁早,能跳级就别留级。课程拉下了的,要起早贪黑少睡觉,尽快恶补上去。

不过,人欲一开,洪水猛兽,圣人的规劝显得很天真无力。携子抱孙这种人生布局,现在很少有人能做到。也很少有人能理解孔子及其子孙坟墓布局的真正含意。
易子 发表于 2010-8-10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古代的隔代教育跟现代的不一样,古代的隔代教育是在稳定的社会价值观中教育,即“教什么”的问题不是问题,不像现在的家长,一直郁闷到底该给孩子教什么。古代不存在这个问题,古代教育很简单,就是读书进德修能,再高一点就是追求人格完善。
  天公局法乱如麻,十对夫妻九配差”是常态。其实,大的文化氛围和底盘都出问题了,整不明白的今后依然是大多数。
  其实问题不是那么简单的,造成这个窘境的深层原因就是社会文化、世道人心从很早就走偏了。
------------------------------------------------------------------------------------------------------------------
看来延章是说了这个社会的重点了,我们的社会为什么成这样,我觉得是国家传承的文化基石被完全摧毁了,破而不立,毁而不兴,人民没有目标,连个寄托都没有,想要文化复兴,除非改天换日。
  世道人心,比任何都复杂,其实书读得深的,心里都有复兴的自觉,但是无力改变大局势的勇气。



已绑定手机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0-8-10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易子 的帖子
哈哈,这篇文章不是我写的,我引用它是这篇文章有启发作用,另外,我对此文还是有一些不赞同的地方:

古代不存在这个问题,古代教育很简单,就是读书进德修能,再高一点就是追求人格完善。

古代的教育也远不是这么简单的,古之大家,多有家训,则见一斑。也许作者以为古人读书只相当于现代的语文科,没了数学、物理、天文、生物等,其实是错的,古人云,书以载道,古人没有那么多计算公式之类的,但是古代也有数学、物理、天文历法、中医等,只是各科目并没有现代如此清晰的分界,而是都由易学等理论系统串联起来的,也由此可以印证,古华夏文化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作者说古人读书简单,大概是作者本身对国学了解的太简单了吧

点评

诸子百家学说都基于易学么?恳请详细赐教!  发表于 2010-8-13 00:04
已绑定手机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0-8-10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古代又是如何把各个科目传教于后代的呢?哈哈,现在你就可以涉及到了古代教育的方法了
易子 发表于 2010-8-11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看来,古代的家庭教育是多么的严格,其实还是拥有一个良性的社会价值体系和道德体系的传承。
从无那个帝王朝代敢于反对孔子先贤的思想,因为那不仅是思想,更是这个民族与国家的政治基石,现在国家精神上信仰共产主义,相信空想,并且把资本主义当做特色社会主义旗号i来发展,一个从思想上就是错误的国家,你如何指望他能过建立良好的社会价值体系,一旦到了危机的时刻,天灾人祸,就开始讲道义了,没出事就讲利益,多么的可笑!
古人重农抑商,重文轻武,重义轻利,但是现在,上至朝堂,下至百姓,三教九流,莫不趋利。什么都能产业化,商业化,放弃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全盘西化,遮遮掩掩,主席不为国,总理只作秀,太子党,官富二代们只知道移民出国,转移财富,你还能指望这个国家什么,高考和过去科举一样,民族造假,还死不公开,这个官场从上到下,腐败成链,一个巨大的具得利益集团好比三座大山似地压制着这个国家的人权,民主,你还能指望这个国家的复兴?多么的可笑.只有无限的垄断,无限的利益!

点评

过激了  发表于 2010-8-12 23:57
济世 发表于 2010-8-12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济世 于 2010-8-13 00:03 编辑

现在亲情也逐渐商业化了,君不见国内养老遍地花~
已绑定手机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0-8-13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亲情也逐渐商业化了,君不见国内养老遍地花~
济世 发表于 2010-8-12 23:59

养老有一定的时代背景,特别是西方文化的浸入,已经从观念上改变了华人的家庭理念。
那种大家庭,养子瞻老的局面,也因女性的家庭地位诉求及西方婚姻观念的影响而逐渐消失。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