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174|回覆: 6

孔子及其子孫墓的『攜子抱孫』寓意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延章 發表於 2010-8-8 22:4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去年9月27日晚,我陪我的古琴老師王鵬、杜大鵬兩位先生一行,從北京連夜開車6個多小時,趕到山東曲阜,參加28日舉行的曲阜祭孔大典。在上午的典禮上,兩位老師在孔廟大成殿前撫琴——這是不是數十年來首次在曲阜孔廟撫琴,我不知道。下午,我們一行去孔林參觀,拜謁歷代衍聖公。在第64代衍聖公墳前的祭桌上,我撿了一把飽滿的橡樹種子,孔林裏橡樹非常多,橡樹籽落得滿地都是。

大約下午4點多,接近淨園的時間,孔林裏參觀拜謁的人已經很少了,遊人到了這裏,自然而生肅穆莊嚴的心情,因而即使有人,也不太吵鬧。王鵬老師就在孔子墳前撫琴,我們在一旁靜靜地聆聽。我原以為他會彈【猗蘭】、或是【文王操】、【韋編三絕】,可是,王老師彈的是【憶故人】——松柏參天,空氣比外面濕潤很多,琴音十分清晰動人。我站在孔子墳前,聽着王老師的琴音,心裏產生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感動。我覺得王老師選的這曲【憶故人】十分恰當,那琴音像墳前裊裊消散的香煙,從有形化為無形,飄飄渺渺地,仿佛能將無限的敬意和感念之情傳遞到兩千多年前去。

這是不是兩千多年來第一次有人在孔子墳前撫琴?我不知道。但翻閱近百年來的琴人行跡,大概可以說,這應該是百年來第一次有人在孔子墳前撫琴,將今人的情感和思緒供奉在孔子的墳前。

我見孔子墳上的封土周圍,四周都是大樹,沒有橡樹,就將剛才從第64代衍聖公墳前撿拾的橡樹種子,撒了過去,我希望這些種子能發芽生根,長出新的樹苗。

孔子墳的左邊是他的兒子孔鯉的墳,正前方是他的孫子子思的墳。陪同我們的孔憲鶴老師指著三個大墳說:你看這就是典型的攜子抱孫。

攜子抱孫是中國古代家族墳墓的佈局,您如果從空中俯瞰陝西咸陽機場附近的話,會清晰地看到咸陽原上周陵的幾個大陵也是這種格局。

我覺得這種攜子抱孫式的墳墓佈局,昭示著一種寓意和價值,這種寓意和價值可以理解為人一生的科學規劃——

古人普遍壽命短,像孔子那樣活到73歲的都不多,因此,古人是這樣安排自己的人生的:大約不到二十來歲就娶妻生子,孩子生下來後,自己不能養育,也沒條件養育,一方面自己還是個需要再歷練、再成熟的年輕人;另一方面是趁着年輕,精力充沛,好好上進,求功名、幹事業,即年輕人不能讓家庭的瑣事羈絆住,那樣會沒出息。怎麼辦呢?自己的孩子自己不養育,讓孩子的祖父母照顧,祖父母正好得含飴弄孫之樂,就是現代人所說的『隔代教育』。但是,古代的隔代教育跟現代的不一樣,古代的隔代教育是在穩定的社會價值觀中教育,即『教什麼』的問題不是問題,不像現在的家長,一直鬱悶到底該給孩子教什麼。古代不存在這個問題,古代教育很簡單,就是讀書進德修能,再高一點就是追求人格完善。

年輕人自己追求事業,做事功、求顯要,順利的話,等到孩子也到了娶妻的年齡即不到二十歲,自己的事業差不多有眉目了,更好一點都很有成就了,這時候就可以對事業剛起步的孩子進行有益的提攜和扶幫。經過提攜扶幫的孩子也差不多走上事業的正軌了,做父母的就慢慢老了,也成了爺爺輩兒了,此時就應該激流勇退,回家頤養,笑看後輩進步,自己享含飴弄孫之樂。如此代代相承,此家庭必然是健康而興旺的家庭,此人生也必是科學而周全的人生。

孔子的兒子孔鯉死得早,但他有繁衍聖人血脈的功勞,孔鯉的兒子子思繼承並弘揚了他祖父孔子的思想。孔子雖沒有十分完滿的攜子抱孫的現實世俗人生,但能有子思這樣優秀的後人,應該說比現實的完滿更為完滿。

所以,孔子及其子孫的墳墓佈局,形象地給後人傳送著一種寓意:科學地規劃自己的人生,使生命在合理的佈局中得到最低成本的發展,生生不息。

現代人普遍壽命長,所以年輕人結婚的年齡可以相應往後順延。但是,現代人結婚晚,有很多原因,其實最重要的是內心價值的原因:人變得自私而貪婪了,自己這一生要享受儘可能多的現實幸福,不把自己放妥帖了,不考慮後面的事兒。

每個人都追求幸福完滿的現實人生,自己的事兒就是天大的事兒,絲毫差錯不得,忍受和包含擔待的能力極其有限。其實不完滿是人生常態,誰說天下夫妻都要合理婚配?『天公局法亂如麻,十對夫妻九配差』是常態。但是,現代人所謂平等意識強烈,非要把自己的事兒整明白不可,人人都相信婚姻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整明白的。其實,大的文化氛圍和底盤都出問題了,整不明白的今後依然是大多數。

這裏扯得好像有點遠啊!其實這是我對幾個年輕人談攜子抱孫的時候引起的話題。年輕人認為自己遲遲不結婚,有的結了婚還心有不甘,都是社會使得年輕人結婚的成本提高了,每走一步都眼看着走向啥奴(婚奴、房奴、孩奴)。其實問題不是那麼簡單的,造成這個窘境的深層原因就是社會文化、世道人心從很早就走偏了。猶如一個家庭,前幾代走偏了,後代又不願意犧牲自己這一生的某些眼前利益做必要的補救和挽回,於是慢慢地就越來越不靠譜了。

要將一個事物或一個家庭向良好科學的態勢扭轉,非要有一代乃至幾代人作出一些犧牲不可,否則越來越不科學,越來越成本增大,離幸福越遠。簡單地說,就是什麼年齡該幹什麼年齡的事兒,什麼時候有什麼時候的人生必修課,能趁早就趁早,能跳級就別留級。課程拉下了的,要起早貪黑少睡覺,儘快惡補上去。

不過,人慾一開,洪水猛獸,聖人的規勸顯得很天真無力。攜子抱孫這種人生佈局,現在很少有人能做到。也很少有人能理解孔子及其子孫墳墓佈局的真正含意。
易子 發表於 2010-8-10 10:58 | 顯示全部樓層
   但是,古代的隔代教育跟現代的不一樣,古代的隔代教育是在穩定的社會價值觀中教育,即『教什麼』的問題不是問題,不像現在的家長,一直鬱悶到底該給孩子教什麼。古代不存在這個問題,古代教育很簡單,就是讀書進德修能,再高一點就是追求人格完善。
  天公局法亂如麻,十對夫妻九配差』是常態。其實,大的文化氛圍和底盤都出問題了,整不明白的今後依然是大多數。
  其實問題不是那麼簡單的,造成這個窘境的深層原因就是社會文化、世道人心從很早就走偏了。
------------------------------------------------------------------------------------------------------------------
看來延章是說了這個社會的重點了,我們的社會為什麼成這樣,我覺得是國家傳承的文化基石被完全摧毀了,破而不立,毀而不興,人民沒有目標,連個寄託都沒有,想要文化復興,除非改天換日。
  世道人心,比任何都複雜,其實書讀得深的,心裏都有復興的自覺,但是無力改變大局勢的勇氣。



已綁定手機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8-10 14:33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2# 易子 的帖子
哈哈,這篇文章不是我寫的,我引用它是這篇文章有啟發作用,另外,我對此文還是有一些不贊同的地方:

古代不存在這個問題,古代教育很簡單,就是讀書進德修能,再高一點就是追求人格完善。

古代的教育也遠不是這麼簡單的,古之大家,多有家訓,則見一斑。也許作者以為古人讀書只相當於現代的語文科,沒了數學、物理、天文、生物等,其實是錯的,古人云,書以載道,古人沒有那麼多計算公式之類的,但是古代也有數學、物理、天文曆法、中醫等,只是各科目並沒有現代如此清晰的分界,而是都由易學等理論系統串聯起來的,也由此可以印證,古華夏文化的系統性與完整性。
作者說古人讀書簡單,大概是作者本身對國學了解的太簡單了吧

點評

諸子百家學說都基於易學麼?懇請詳細賜教!  發表於 2010-8-13 00:04
已綁定手機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8-10 14:34 | 顯示全部樓層
那麼古代又是如何把各個科目傳教於後代的呢?哈哈,現在你就可以涉及到了古代教育的方法了
易子 發表於 2010-8-11 20:53 | 顯示全部樓層
如此看來,古代的家庭教育是多麼的嚴格,其實還是擁有一個良性的社會價值體系和道德體系的傳承。
從無那個帝王朝代敢於反對孔子先賢的思想,因為那不僅是思想,更是這個民族與國家的政治基石,現在國家精神上信仰共產主義,相信空想,並且把資本主義當做特色社會主義旗號i來發展,一個從思想上就是錯誤的國家,你如何指望他能過建立良好的社會價值體系,一旦到了危機的時刻,天災人禍,就開始講道義了,沒出事就講利益,多麼的可笑!
古人重農抑商,重文輕武,重義輕利,但是現在,上至朝堂,下至百姓,三教九流,莫不趨利。什麼都能產業化,商業化,放棄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全盤西化,遮遮掩掩,主席不為國,總理只作秀,太子黨,官富二代們只知道移民出國,轉移財富,你還能指望這個國家什麼,高考和過去科舉一樣,民族造假,還死不公開,這個官場從上到下,腐敗成鏈,一個巨大的具得利益集團好比三座大山似地壓制着這個國家的人權,民主,你還能指望這個國家的復興?多麼的可笑.只有無限的壟斷,無限的利益!

點評

過激了  發表於 2010-8-12 23:57
濟世 發表於 2010-8-12 23:5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濟世 於 2010-8-13 00:03 編輯

現在親情也逐漸商業化了,君不見國內養老遍地花~
已綁定手機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8-13 14:48 | 顯示全部樓層
現在親情也逐漸商業化了,君不見國內養老遍地花~
濟世 發表於 2010-8-12 23:59

養老有一定的時代背景,特別是西方文化的浸入,已經從觀念上改變了華人的家庭理念。
那種大家庭,養子瞻老的局面,也因女性的家庭地位訴求及西方婚姻觀念的影響而逐漸消失。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