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240|回覆: 1

[道學研究] 翟玉忠:黃老之學思想體系的要點(答呂朴)

  [複製連結]
南丘 發表於 2010-8-30 14:0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文章來源  新法家  作者 翟玉忠

呂朴先生:

    您6月20日來信,希望『將黃老之學的思想體系框架以及具體內容的要點告訴我們,便於我們深刻認識、領會,並與其它學說進行比較。因為讓我們自己去看你所開列的書單,且不講看了,就是書都很難找到!』

    首先要清楚,我在【黃老之學才是中華文化的主幹】一文中引的是【漢書·藝文志】所列道家文獻,並不是給大家開列的『書單』。

    作為中華文化的精髓,黃老之學可以概括為『內聖外王』四字,最能全面細緻體現內聖外王的書當屬【管子】。

    黃老之學與我們平常所說的『思想』還是不同的,它更多的是一種生活和實踐,這要同西方學術和現代中國大學經院派學術嚴格區分開來。

    先說『內聖』,它是一種心地上的修持(不是氣功)。如果將內聖理解為思想,就離題千裏了。如果說內聖是『遏制』思想,從意識上始修,損之又損,反而更貼切。

    我們修道,是真功夫,和博士論文、嘴皮子無關,最終要在事上透過才行。【管子】心術四篇,即【內業】、【心術上】、【心術下】、【白心】就是講內聖修行的。但要真修行,光看【管子】,道家書可不行,個人以為最好是參禪。宋儒的書可以參閱(特別是王陽明的東西),但他們在修行上不具體,這一點不如道家、佛家。

    修行一定要拜師,否則近乎盲修瞎練。有道的師傅不會圖聞名利養——這是我們這類凡夫尋師的一個『竊門』。大道多門,關鍵是遇明師,明代憨山大師【費閒歌】云:『修行容易遇師難 不遇明師總是閒。』

    外王的書主要是多讀法家的東西,要與律法比較來讀才好。因為法家思想都是實踐的總結,不是書齋中的理論,那是政治經濟學的『經』,是經得起歷史檢驗的。

    在讀中國古典經濟思想輕重之術時,不要光看【管子】後面的輕重十六篇,有時間可以參閱一下我的【國富策:中國古典經濟思想及其三十六計】(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10年1月出版),因為輕重十六篇實在難讀,光讀它,恐怕難以深入——對於這樣重要的經典,比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還重要,國人若再忽略千年,就太可惜了——市場不能自動實現均衡,要時時行損益之道(損有餘補不足)。不能等到危機來了,再干預,那樣搞市場經濟是最沒有效率的市場經濟,是繁榮/蕭條的大循環。

    有些朋友,看到自己不居廟堂,就退而修身,不研究外王了,這是不對的。因為光修內業,坐枯禪,恐怕所悟力量也小,所謂『死水不藏龍』!

    外王也不一定用在政治經濟領域,日常對長輩孝、對上級忠,都是道的妙用,這些都是外在的事物;再比如作生意,恐也需要外王,白圭言經商之道就曾說:『吾治生產,猶伊尹、呂尚之謀,孫吳用兵,商鞅行法是也。』(【史記·貨殖列傳】)

    所以,我們要講出處進退的君子之道。孟子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就是講的這個道理。有的人看到一時不能『兼濟天下』,就連『獨善其身』也不要了,結果頹唐下去,浪費自己的生命,甚至莽莽蕩盪招殃禍,真是可惜。這類人,天降大任在他們身上的時候也扛不住,因為他們的目的不是真正的兼濟天下,而是短視地追求自己的私慾。

    王陽明行軍打仗,騎馬時眼光不離馬頭八尺遠近。你看,他上戰場還反觀自性,修道進德,這是何等大丈夫氣慨!這樣作功夫,怎能不有大成就,得大智慧?!

    王陽明還將入仕看作修身之階,他鼓勵弟子入仕說:『三子行矣,遂使舉進士,任職就列,吾知其能也,然而非所欲也。使遂不進而歸,詠歌優遊有日,吾知其樂也,然而未可必也。天將降大任於是人,必先違其所樂而投之於其所不欲,所以衡心拂慮而增其所不能。是玉之成也,其在茲行歟!』(王陽明:【別三子序】)

    從大歷史的角度上看,宋明儒生在內聖方面可以說為往聖繼絕學,不過不徹底。他們從佛家入手,自己有所悟後又否定佛家,過河拆橋,上房抽梯,真是不好;在外王方面則否定諸子,特別是管商。結果落得空談心性,為後人所譏,清人顏元批評理學家有句流傳很廣的話:『無事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今天我們復興中國文化,要總結歷史上的成敗經驗,不能再走宋明理學的路線了!

    說了這麼多,意在講明白什麼是內聖外王,如何踐行內聖外王之道,希望這封信對您有所幫助。

                                     祝好!
                                             翟玉忠
夢裏愛心 發表於 2012-5-14 17:14 | 顯示全部樓層

.

沙發一定要搶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