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76|回復: 0

BB犯错父母需掌握惩罚技巧

[複製鏈接]
南丘 發表於 2012-1-28 21:5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孩子犯了错误,有时父母真是不知道该怎么惩罚才好,打吧,也解决不了问题。眼下,随着家庭教育知识的日益普及,“重教轻罚”已成广大家长的共识。但教育心理学家认为:适当、适时、科学的惩罚却能对孩子起警戒作用,促使孩子改正错误,从而收到以罚助教、以罚代教的效果。所以说,惩罚是一门家教艺术,惩罚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是看父母能否使用得当。* d" u! K, `9 l9 M7 R, H& ]# c
  技巧一:及时惩罚莫迟疑- Y! ^1 l8 p$ u/ l* `6 t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惩罚的效果部分是来自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在有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间隔时间越短则效果越好。
9 s9 E* U% }2 P& g  所以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的行为有错,只要情况许可就应立即予以相应的惩罚;如果当时的情境(如有客人在场或正在公共场所)不允许立即作出反应,事后则应及时地创造条件尽可能使孩子回到与原来相似的情境中去,家长和孩子一起回顾和总结当时的言行,使他意识到当时的错误行为,并明确要求他改正。
! [: O- u( ^' j; w7 o  技巧二:劣性转嫁不可有. F& G7 v3 P4 O6 p) [
  俗话说:“世事不如意者十常八九”,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父母在心情不好时很难把握好自己的感情,容易使自己恶劣的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其后果往往不堪设想。
: q& ^% G  E6 x, W( F1 q5 Y5 g4 C  一来孩子无过受罚,父母小题大做,会使孩子感到有失公理。二来如果此时父母再因不能自制而使惩罚无限制地升级,则往往会激化孩子对父母的反抗情绪。因此,建议父母切勿在醉酒之后或自己心情不佳、情绪低落、脾气暴躁等时候惩罚孩子,以免过激失态,影响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
6 y) z8 x$ i- y4 j' j" q  技巧三:讽刺挖苦最忌讳) A1 o) F$ S# r, F% Y  x% _( m
  父母惩罚孩子应力戒讽刺挖苦,更不能自恃“孩子是我生的、是我养的”而随意用恶毒的语言指责谩骂孩子。
; _) g# E5 U4 T5 M  实践证明,讽刺挖苦和恶语谩骂超越了孩子理智能够接受的范围,将会刺伤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做父母的应该牢记自己惩罚孩子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改正错误,决不是为了图一时嘴巴痛快而去刺激孩子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 X" M. J9 ]% k+ x0 |
  技巧四:事后说理不可无0 k: [9 L5 L* d- c: H
  家长和孩子之间存在着教与被教的关系,但教育孩子仍当以理服人。惩罚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惩罚之后必须要及时与孩子说理,否则,孩子在忍受了惩罚之后还将会依然如故。所以,家长在罚了孩子以后要通过说理、剖析的方式使孩子明白他为什么会受罚、知道犯错误的原因,讲清楚如果坚持犯下去将有什么后果。因此,让孩子明白自己受罚的原因才是根除错误的关键,说理是惩罚孩子之后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步骤。
2 E  V. `4 p, N5 Q  技巧五:点到为止莫唠叨6 x. @. n0 J2 r: B7 }$ ]
  有些家长教训孩子喜欢没完没了,而且还时不时地喝问孩子“我的话你听见了没有?”孩子慑于家长的威严,只能别无选择地说“听见了”,其实他可能什么都没听进去或者根本就没听。% W, S8 G) G" g/ }# L0 |
  孩子之所以说知道了,只是顺着家长的意思,为了早点结束训斥。于是,当孩子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时,家长便感“痛心疾首”,说孩子“不把我的话当回事”,说孩子“不听话”。其实这并非孩子不听话,而是父母的唠叨太多了,让孩子分不清主次,不知道听哪一句为好;再者,经常性的唠叨多了,也会导致孩子耳朵“失聪”,使教训失去效果。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务必要改掉爱唠叨的毛病,凡事点到为止,然后观察孩子的反应再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