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老石在报道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教授孟和发明和倡导的外固定器——孟氏架时,一定想不到,若干年后,自己也会成为受益于此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千万名患者之一。
1999年,老石因车祸造成小腿粉碎性骨折,到孟和处求医,没有开刀,通过施行闭合手法复位,在骨折远、近端各穿一根细针,安置一个外固定器,一周后即可下地活动、功能锻炼。三个月骨折愈合后小腿部皮肤只留下四个点状瘢痕,医疗费用不到五千元。
而同样的骨折按当时医学界流行的“内固定”做法,需要两次手术(植入和取出),治疗周期一年以上,费用上万元。
“好的中医骨科大夫不应只是个接骨匠”
“我学西医出身。”孟和说。1961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后,他进入以骨科闻名的天津人民医院,该院骨科主任正是中国骨科先驱方先之;副主任尚天裕,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创始人,更成为日后孟和走上中西医结合道路的引路人。
“我是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与带领下,开始‘西学中’理论和实践的。”忆及当年,作为尚天裕的得力助手,孟和在工作中对小夹板治疗骨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虚心向老中医学习,并协助尚天裕进行了2年多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骨折的力学研究。在此过程中,他发现并提出布带约束力、夹板固定力、纸压垫效应力、肌肉活动的内在动力、肢体远端重力、骨折端啮合力、必要的牵引力等,这些力相互作用成为系统,是保证小夹板有效固定的基础。而后将老中医们对骨折固定的经验量化为在800克拉力下和固定带上下活动1厘米。&
“一个好的中医骨科大夫,不应只是个接骨匠。”1963年,孟和在《天津医药骨科副刊》上发表“柳木夹板局部外固定治疗骨干骨折的力学研究”,从生物力学角度阐明了小夹板治疗骨折的力学机制,也为日后孟氏架的诞生打下了基础。1974年,在测试手法复位整复骨折所需力的大小研究中,他萌发了用器械辅助复位的想法。
1975年,国家举办全国中西医结合骨关节病学习班,作为重要的师资力量,孟和被借调到中国中医研究院全国骨关节损伤学习班任教。
不让病人“被一根绳和一个称砣捆在床上”
《医宗金鉴·外治法器具总论》说,“制器以正之,用辅手法之所不逮,以冀分者复合,欹者复正,高者就其平,陷者升其位”,孟氏架正是如此。
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孟和参加抗震医疗队。由于条件所限,震区大量下肢骨折伤员,一般都实施骨牵引加小夹板外固定,这种治疗需要把患者固定在牵引床上。但当时余震不断,大家时刻准备逃生,大部分患者心有余悸,他们都说,不愿“被一根绳和一个秤砣捆在床上”,甚至拒绝接受治疗。
此事给了孟和很大的震动,也启发他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把患者从牵引床上解放出来?”用机械牵引代替重力牵引成为他的设想,随后的临床实践也发现并证实,笨重的重力牵引改成轻巧灵便的机械牵引后,不仅能解决骨折固定问题,手法与器械的结合还能解决复位问题。
1976年12月,一种命名为“骨折复位固定器”的新的外固定装置诞生,并成功治愈了第一例股骨中段骨折病人,治疗过程45分钟,经X线检查,几近解剖对位,56天后,病人可以骑自行车了。&&&
小夹板治疗骨折一般针对简单骨折而言,过去形容复杂骨折,民间常说“硬伤哪有不落残”;然而,这个复位固定器却主要针对严重的复杂骨折,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骨折治疗体系。
骨折后经手法复位,在骨折肢体近、远端各穿入一枚直径2至3毫米的骨圆针,利用其机械结构纠正移位,再用手法纠正残余移位。当断端对位对线满意后,锁紧复位固定器的有关部件,过程即手法—器械—手法—器械。渐次调整,直至对位对线满意。同时配合体外压板,以加强横向固定力。压板正是由小夹板、纸压垫演化而来。
因其不固定关节,患者可在医师指导下早期活动,以加强患肢血液循环,防止相邻关节的僵硬,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况且,患者脱离病床束缚,精神状况更好,在保证断端相对“静”的情况下行功能锻炼,可加速骨折愈合,诠释了传统中医治疗骨折“动静结合”的基本理论思想。
该复位固定器也适用开放骨折和感染骨折,不遮挡伤口,便于伤口观察和换药,骨折愈合与软组织愈合同步进行。对肢体畸形者还可行微创小切口的矫形手术,并延伸到骨折的畸形愈合、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感染骨折等复杂骨折的治疗,完善和丰富了中西医结合骨折治疗体系。
“一开始只是一个模型,承蒙尚天裕教授指导,多位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根据我的想法一起设计制作,才得以制作成功。”提及孟氏架产生历程,孟和感慨万千。
“临床试用成功后,我们还在不断研究总结,有关部件还做了多次修改,我们也常到手术室和病房观察患者使用情况。前后大概修改了30多次。”孟氏架制作者之一,他的技术“搭档”吴玉升告诉记者。骨折复位固定器推行后,在临床广受好评。因其为孟和原创,临床医师都亲切地称为“孟氏架”。
尽管研究资料表明,国外早就推行外固定架治疗骨折,但在当时与国外医学界学术交流尚不通畅的年代,孟氏架作为中西医结合小夹板治疗骨折的补充、延续和升华,实属原创,其产生、运用充满了朴素的中医学思想,没有任何舶来概念,进一步完善了中西医结合骨折的治疗体系。
“这是一个非常适宜基层的疗法”
目前,在医学界治疗骨折的外固定架主流代表主要有两类。一是美国诞生于1938年的霍氏架,另一是前苏联诞生于1976年的伊氏架。
霍氏架是从钢板内固定派生出来的一种外固定方法,单边固定,至少穿四根螺纹针,且难以调节。伊氏架则是全环固定,非常结实,甚至有笨重之嫌,且穿针多。两者都有对骨折端固定过于坚强的缺陷,易导致骨折愈合缓慢或不愈合。
而孟氏架属于弹性固定,骨折端保持一定的灵活性,深刻体现了中医治疗骨折讲求“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的基本原则。孟和在尚天裕提出的这一治疗原则基础上,提升为骨折治疗的“弹性固定准则”。
在全球医学界“广泛固定、完全休息”骨折治疗观念仍占有统治地位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思想,为骨折治疗开创了新思路,推动了全球治疗骨折观念的转变。而孟和在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骨折“弹性固定准则”,相对于现代西方医学占据统治地位的“解剖复位、坚强固定”(AO)的理念发展而来的骨折“生物学固定”(BO)理论要早十多年。
1992年,孟氏架被列为卫生部“十年百项成果推广计划”成果项目。1993年,当时的国家科委在国内遴选了一批项目赴美国匹茨堡参加第九届国际发明博览会,孟氏架名列其中,并在数千个参展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三个奖项,“孟氏架”和“孟氏疗法”两项为金奖。
2008年,汶川大地震,“孟氏架”及孟氏疗法在救治伤员过程中再次做出了卓越贡献。
对此,孟和十分谦虚,“作为一位西学中的老医生,如果说对医学事业有点滴贡献,是因为中医药理论、技术、方法中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值得我们挖掘。我坚信,中医一定会对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从1982年起,共有21期“骨折复位固定器与生物力学”学习班举办,培养了1100多名骨科技术骨干,孟氏架也由此在临床应用中推广开来,惠及更多基层患者。很多基层医疗机构因开展和推广骨折复位固定器疗法,成为当地有名的骨科医院。孟氏架及其疗法还衍生出一个二级分会,2011年5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产生,孟和任名誉主任委员。
“这是一个非常适宜于基层的疗法,实用、有效、简便、价廉,也符合我国当今医疗卫生体制。”尽管在钢板和髓内钉固定治疗骨折已被广泛应用的今天,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依然深信,这种彰显中医特色的非药物疗法,终究会在临床大放异彩。“我希望能看到那一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