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00|回覆: 0

[中醫世家] 中醫脈學和【脈學類聚】

[複製鏈接]
真衣 發表於 2012-3-26 20: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中醫的脈學論著,十分豐富。在所有古代脈學文獻中,又以【脈經】、【脈訣】及其衍生的諸多專著為多,當然還有歷代不同學術流派的脈學闡述與編著。
  晉代王叔和【脈經】,是現存第一部脈學醫典。回顧脈診,從戰國時的扁鵲迄東漢張仲景等,均精於此道。醫聖張仲景論病、診疾,突出的就是『脈證並治』。而在【素問·示從容論】則有『雷公曰:臣請誦【脈經】上下篇……』。雷公所說的【脈經】,早已佚失不傳。但【素問·三部九候論】、【素問·疏五過論】等篇所說的『切脈』,當是現存早期脈學中的精品,而王叔和則在【脈經】中向讀者明示『脈理精微,其體難辨』的診脈難度。又如【宋志】中載錄的【黃帝脈經】、【扁鵲脈經】,均已失傳。【太平御覽】指出王叔和是『考核遺文,採摭群論,撰成【脈經】十卷』。王氏所說的『脈理精微』,清·初張璐【診宗三昧】遂側重於闡述脈理,為世人所重。至於【脈經】的重要性,明·吳景隆認為【脈經】『……發明【素(問)難(經)】之旨,實得診脈之徑路、識病之樞機。』(見【脈證傳授心法】)清·徐大椿【醫學源流論】盛讚【脈經】在編法上達到『分門別類,條分縷新』的境界。至於【脈訣】,是一部託名王叔和,實際上是六朝·高陽生所編撰的脈學專著,該書撰脈學歌訣,以鄙淺之言編成脈學專著,在社會上流傳頗廣,衍生的脈學著作亦多。迄今元·戴起宗,他在博覽群書結合臨證實踐的基礎上,指出【脈訣】在多處存在錯謬,專撰【脈訣刊誤】一書,為讀者提示學習脈診正確的思路與方法。
  關於脈學的重要性,前賢有多種學術見解。鄙見認為:明代醫學家朱朝櫆【醫學新知】在分析臨床各科疾病時說:『病證須知洞徹,脈證實醫首務。』明示醫者在診療實踐中首先應該重視的是脈診,這是臨證『知病』的重要環節。脈學著作的學習、研究與弘揚,是我們業醫應有的職責。
  近些時,當我們看到盛增秀、陳勇毅、竹劍平、王英教授主編,由人民軍醫出版社刊行的【脈學類聚】(全書290萬字)後,令人興奮、感慨不己。這是一部『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資助的項目。作為一部診法專著,收集脈學圖書文獻之繁富,堪稱冠蓋一時,並在學術蘊含和編法上獨具特色。
  全書分上、下兩大冊。上冊類編『診脈大法』,包括診脈部位(含古今診脈部位的變化、體表獨特的診脈部位等)、脈象種類、脈象綱領、診脈要點(共列27個子目,論述詳明)。下冊又分兩個部分,其一是『諸脈形象』,列述諸多脈象,包括浮、沉、遲、數、大、細、長、短、虛、實、洪、微、滑、澀、緩、緊脈、堅脈(急脈附見)、弦、軟(濡脈附見)、弱、促、革、勞、動、伏、散、結代脈共28種;其二是『諸脈主病主治』,此篇針對上述28脈,闡述每一種脈象及其兼脈的主病主治,編者力求全方位、擇其精要內涵予以闡介。其後複列述多種脈象及其兼脈的主病主治等。至於書末的『附錄』部分,主編者將歷代重要脈學著作中的歌訣擇要選載,並交代了全書所引用的主要書目,尤對【千金要方】、【四言舉要】、【醫學集要】、【四海同春】、【馮氏錦囊秘錄】、【身經通考】等予以重點表述。
  【脈學類聚】從該書的定名和全書的學術內容而言,主編者盛教授等編撰的思路與方法是通過精心設計、規劃的。此書的編成使之真正臻達『集脈學至大成』的境界。鄙見認為【脈學類聚】主要反映了以下學術特色:
  首先使讀者從宏觀到微觀清晰地認識和理解脈學的源流及其豐富的學術內涵,充分展示了【脈學類聚】是歷代診法專著中內容最為豐盈的脈診宏編;二是通過『類聚』的形式,讓讀者體悟到加強脈學研讀是提高診療水平必備的學術條件。三是通過主編者的精心編選,指導讀者在眾多的古代脈學名著和學術流派(包括『太素脈』等)中正確對待不同的學術見解,並從中擇優選讀、選用以密切結合診療實踐;4、書後所參閱的脈學專著、文獻多達百種左右。在編纂中,真正反映了整個脈學學術經驗的系統性和全面性;5、通過脈學的分門別類,滿足了讀者在學習脈診中的『各取所需』,也十分有利於脈學名詞的檢索。至於諸多的脈學闡論,亦可從『類聚』中予以查閱。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