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14|回复: 0

[狭义文字学] 战国文字

  [复制链接]
里人 发表于 2012-3-28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1 前言

   

  金文进入战国之后,仍是主要的文字材料。春秋在历史上是个新旧制度交

  替的时代,在文化上也带着过渡的特点。不过它们虽然显示了变化,但在基本

  上又没发生重大的变化。战国时代就不同了,这是个大变革的时代。经过春秋

  数百年的分合,战国形成了秦、齐、楚、燕、韩、赵、魏七个大国和宗周、

  宋、卫、中山等几个小国。随着政治、文化和经济的空前发展,各国文字的应

  用空前广泛,使用文字的人也越来越多,文字形体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就现

  已发现的文字资料而言,不仅祭祀礼器如鼎、壶等铸刻铭文,还有兵器、权

  量、玺印、陶器、货币、简牍、帛书、石器、兵符、旗帜、玉器等都有铸刻或

  书写的文字。

   

  战国在经济、政治和思想上产生了大变化、大颠覆,这是同学所熟知的,

  在此不多说明。就文字而言,同样地也进入了一个特殊的阶段,也彻低地摆脱

  了传统的束缚,进入一个大分化、大繁化、大简化、大变化的时期。这个时期

  文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文字使用率的提高和应用范围的扩大。

   

  在分封制时期,小国寡民,公文、记录不多,文字的使用不广。中央集权

  制出现后由中央到郡县、到基层,由统一任命的官吏来管理,田税、军赋的征

  集、缴纳,文书的往来等都空前的频繁。同时,商人、手工业者中很多人独立

  了,它们要面对大量的城市消费者,因此便也频繁地使用文字了。前面的课程

  中提到:文字是有社会性的,随着社会的需要,自会产生一些社会性的变动。

  由于此一时期新使用文字的人,大都是基层官吏、商人、手工业者......,他

  们的文化水准不高,对文字不但没有思古之幽情,反而有着现实功利的目的。

  他们不去追求文字的美术价值,也不要求当书法家,他们重视的是文字的实用

  价值。正因为如此,当他们成为文字真正的使用者时,也就不会尊重文字的历

  史传统,不会尊重文字的规范,只求它简易、迅速、易区别、好使用即可。文

  字就在他们手上大变而特变。因此,草率急就的文字就成为此一时期文字发展

  的巨大推动力。

   

  9‧2 金文

   

  金文部分前讲已多所说明,本讲只针对战国器加以补充。铜器上的文字虽

  然仍是战国的主要文字材料,它们沿着春秋时期的趋势向前发展。礼器铭文明

  显少于春秋时代,反而是兵器铭文明显增多。尤其是从战国中期开始,传统形

  式的铭文明显减少,物勒工名式的铭文则大量出现。因为这一时期铜器已不是

  身份的证明、权力的象征,而只是生活里的用具和装饰品,因而铜器的铭文也

  随着失去其庄重性,而逐渐装饰化了,有的甚至潦草化,成为反映铸工(物勒

  工名)的民间书体的样品。

   

  战国礼器文字中较大宗的,一是1978年在湖北随县发掘的战国初期的曾侯

  乙墓的编钟铭文(标志乐律),总字数近2800字;一是在河北平山中山王 墓

  出土的大鼎和方壶的长篇铭文,其中大鼎469字,方壶450字,加上其他有铭的

  铭文,如《冢墓兆域图》等,总计约2460字。〈中山王 鼎〉是精工之作,文

  字的应用和装饰性兼而有之。

   

  其他如齐〈陈曼簠〉,文字虽然已经战国化了,但典雅庄重的古风犹存;

  楚〈鄂君启节〉是楚怀王颁给鄂君启的运货免税证件,是政府用的严肃性的公

  文文字。原器是仿竹的,铭文则用黄金镶嵌而成。字体既不像战国钟鼎之类器

  物铭文发样重视装饰性,也不是铸工或刻工的潦草书体,可以是楚系文字的标

  准字体。

   

  另外,〈楚王酓于盘〉是铸工手刻的,可视为南方楚系潦草铭文的代表。

  赵剑、郑剑的铭文则是北方草率写法的典型。战国武器上的文字,除了一些精

  致的鸟虫书是当时专为装璜用的艺术字外,大部分是刻的,很能反映铸工的

  字,反映民间的日用书体。

   

  大致而言,春秋以前的铭文绝大部分是‘铸’在器物上的,比较正视而庄

  重;战国中期以后的铭文,则往往是用‘刀刻’的,因此也就比较草率了。

   

  9‧3

  货币文字

   

  西周以前,货币主要用贝。春时时期开始铸币,到了战国,金属货币盛

  行。金属币应该起是自民间的,这从最初的铜币都是由刀、铲等生产工具演变

  而来可以证明。它成为社会通用的货币之后,仍保持着刀、铲的原形,所以货

  币文字,也称‘刀布文’(‘布’即‘镈’(铲子)的借字。)已发现的先秦

  货币绝大部分是戢国时代的青铜币。除了上述二类外,后来兴起的还有‘圆

  钱’和象海贝形的‘蚁鼻钱’。出土的货币上多铸有铸币的地名,有的也铸有

  货币的重量。由于货币文字多出自铸工之手A简化趋劫十分明显,充分体现了

  民间书体的一个面向。

   

  9‧4 玺印文字

   

  玺印文字在春秋时代已经出现,收藏的亦有殷之物,但为数极少。传世的

  玺印绝大部分多为战国遗物。玺在先秦是印章的通称,一般人的印章也称玺,

  秦始皇称帝之后,才把玺当成皇帝印章的专称。(参见上一讲附录)

   

  战国时代的官、私玺印遗物甚多,是研究战国文字的重要资料。玺的大出

  现是和手工业、商业的独立有关。古玺的文字多是从陶器的印痕上保留下来

  的,由此可见,最初的玺印是陶工大量制陶时为节省刻名或刻产地的时间而应

  用的,是制陶者信用的标记。后来应用到商业上,代表个人的信用;并大量用

  到政治上,用以证明各级官僚的身份和权力。因此流传下来的印章大部分是官

  印。玺印文字出于雕工之手,除郑重者外,亦多反映民间文字的趋势。不过玺

  印文字受印章形制的限制,为迁就印形往往变化字形,所以玺印文字别具一

  格,和日常文字有不小的距离。(但仍是研究战国文字的重要资料)

   

  9‧5 陶文

   

  殷周以前的陶器上虽然也发现过不少记号,但断定不了它们是否为文字,

  殷周时代陶器上的刻文发现了一些,但为数不多。战国时期印在或刻在陶器上

  的文字大量增加。

   

  这些带字的陶器多数是豆、釜、盆之类日常用具,所附的文字多为地名或

  人名。这显然说明城市发展之后日用陶器已经商品化了。上面刻或印的人名、

  地名无疑是表示制陶者或制陶地的。代是制器者以示信用、以广招徕的商标。

  所以陶文同样地反映了民间用字的一个面向。

   

  古陶文以一字为多,也有两字以上的,多的达十几个字。许多陶文其实就

  是玺文。陶文的搜集很晚,清末才引起人们的注意。把陶文编成字典的有几

  家,较全的本系金祥恒教授编著的《陶文编》,正编收498字。

   

  9‧6 简牍文字

   

  以上所举的金文、货币文、玺印文、陶文,不论是庄重或草率,都是刻或

  印上去的,不是手写的。手写的材料在春秋以前,除了商代的甲骨文和春秋玉

  片盟书有手写的真迹外,其他材料上并不多见。战国之际,手写文字开始盛

  行。在纸发明以前,手写的材料主要是集中在简牍和帛书上。

  简牍文字是写在竹条和木片上的文字。纸发明以前,日用文字大都写在易

  得、易写、易存而又价廉的竹木上。因此,简牍文字应该是战国时期最主要的

  书写形式。用锯把竹子截成所需的长短,然后再剖成一公分左右宽的竹条,经

  过刮削、整治和杀青,就成为可以书写的‘简’了;缺少竹子的地方也用木片

  来代替,这种木简称为‘牍’。将简牍以丝绳或皮条连缀而成‘册’。

   

  由于竹木质材容易损坏、腐朽,保存不易,已发现的简牍以战国时代的为

  最早。

   

  载籍曾着录一些出土的战国竹简,如《汉书‧艺文志》记载汉代鲁恭王坏

  孔子宅壁发现用古文书写的简牍(壁中书),就是齐鲁系的战国竹简。《晋书

  ‧束晢传》记载晋太康二年出土大批‘汲冢书’,其中有《纪年》、《穆天子

  传》等整部的书,这是三晋系的战国竹简。另外,《南齐书》记载南齐建元初

  年从襄阳楚王墓中出土了‘蝌蚪书《考古记》,也是战国时代的竹简。这些战

  国竹简的实物不但没有保存下来,甚至连竹书的内容也大多只能看到篇目,而

  无法看到内容。(如出土最多达75篇的‘汲冢书’,现在只有《穆天子传》一

  书留存,其他均已遗佚。《竹书纪年》也是经过朱右曾、王国维的努力,才将

  散存于其他人引用的著作中辑出。)

   

  近代也出土的战国竹简,只有方楚系和秦系二方面。属于楚系的简牍有

  《五里牌楚简》、《仰天湖楚简》、《杨家湾楚简》、《信阳楚简》、《望山

  楚简》、《天星观楚简》、《随县楚简》、《包山楚简》;属于秦系的有《云

  梦秦简》、《青川木牍》。(关于秦简部分见秦系文字)

   

  9、7 缣帛文字

   

  缣帛文字是写在缣、素之类丝织品上的文字。比起金、石、竹、木等质

  材,缣帛之类的丝织品更不容易保存。因此,迄今仅有1942年在长沙东郊战国

  楚墓被盗掘出土的一件帛书和帛画,目前流入美国。由于缣帛的价钱比简牍昂

  贵得多,不能成为日常书写的材料。不过,丝帛轻、折叠方便,易书写,因

  此,书写和写信还是常用。楚帛书计有九百余字,含三篇内容。(据李学勤拟

  名为《四时》、《天象》、《月忌》,周围绘有十二月神像。)楚帛书虽不是

  日用文字,仍可反映楚文字的面目,是研究楚文化和楚文字的重要资料。

   

  9‧8 漆器文字

   

  战国出土的漆器非常丰富,但载有文字的漆器甚少。较重要的有:廿九年

  漆樽、廿八年漆衣箱、紫锦之衣漆衣箱等。

   

  9‧9

   

  不论写在石片上的、竹木简上的、缣帛上的文字,有一个共同的趋势,就

  是逐渐顺应书写的生理习惯,使线条逐渐直线化、弧线化了,逐渐笔画化了。

  这就是隶书化的趋势。由此可见,即使是六国文字取得了统一的地位,它的必

  然前途也是隶书。

   

  9‧10 战国文字的特点

  春秋中后期开始,不同地区的文字已经逐渐形成不同的风格。由于省简和

  讹变的传统不同,同一个字在不同地区的写法也不尽相同。到了战国时期,文

  字的分化日趋明显,俗体大为流行,尤其是简体字的流行。当某个地区的俗体

  成为通行的写法之后,反过来影响当地的正体文字。大体而言,在战国时代,

  除了宗周和秦以外,六国文字普遍继承了省讹的俗字,而与规范的传统写法大

  相径庭。《说文‧叙》所谓的文‘文字异形’指的就是此一情形。关于战国文

  字的特点及其形体的演变,以下引何琳仪先生《战国文字通论》(北京中华书

  局,1989年4月版)一书中的《战国文字形体演变》一章,作为讲解的参考。

   

  9‧10‧1 简化

   

  战国文字的简化现象,在各系文字中普遍存在,其简化方式比殷周文字尤

  为复杂。简化的方式往往由约定俗成所支配。对于当时的读者可能是司空见

  惯,但对于今天不熟悉这种‘习惯’的读者确有匪夷所思之感。

   

  一、单笔简化

   

  单笔简化,系指对原来不该有缺笔的字减少一笔,诸如横画、竖画、斜

  画、曲画等。一般说来,这类‘一笔之差’并不影响整体结,识读也并不困

  难。例如:(略,上课口述)

   

  二、复笔简化

   

  复笔简化是与单笔简化相对而言的简化。这类简化形体与通常形体比较,

  要少两笔或两笔以上的笔画。过多地省简笔画,自然会影响文字的表意功能。

  因此,复笔简化形体一般比单笔简化形体更难辨识。这无疑是战国文字难于辨

  识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略,上课口述)

  三、浓缩形体

   

  浓缩形体系指简易原来文字形体某一象形部件,使其成为抽象符号。‘浓

  缩’的结果,必然会导致文字的部分形体面目全非,不过因为还有未被‘浓

  缩’的那一部分形体或偏旁相与制约,所以这类简化形体也不是不可知的。例

  如:(略,上课口述)

   

  四、删简偏旁

   

  一般来说,偏旁在文字中都具有某种表意功能,轻易不得省简。然而在战

  国文字中,不但笔画可以删简,偏旁也可以删简。‘删简偏旁’所删简者,或

  是形符,或是组成形符的偏旁,或是组成音符的偏旁。例如:(略,上课口述)

   

  五、删简形符

   

  所谓‘形符’,特指会意字中某一偏旁,或者会意字中某一偏旁的部件。

  一般说来,简省这类偏旁就会失去会意字或会意偏旁的表意功能。然而在特定

  的条件制约下,这类简化字仍可辨识。例如:(略,上课口述)

   

  六、删简音符

   

  形声字的音符一般不能省,‘省形存声’就不成其为形声字。然而在西周

  金文中的确已出现这类特殊现象。如‘黻’字省作‘

  ’,‘霸’字省作

  ‘雨’,‘皇’字省作‘自’等。当然这类省简至为罕见。例如:(略,上课

  口述)

   

  七、删简同形

   

  古文字中有所多所谓‘即形见义’的‘同文会意’字,如‘林’、‘丝’

  、‘品’、‘齐’等。这类‘同文’叠体做为独体出现,其‘同文’部分不能

  简省;如果做为复体出现,则往往可以省简‘同文’中的一个或两个部件。这

  就是所谓‘删简同形’,战国文字中最为习见。例如:(略,上课口述)

   

  八、借用笔画

   

  借用笔画是晚周文字中非常有趣的简化手段。文字的两个部件由于部分笔画

  位置靠近,往往可以共用这两个部件的相同笔画。这类简化只要安排合理,尚不

  会影响文字的释读。若干借笔比较特殊,应特别注意。在战国文字中,借用笔画

  的简化方式被各系文字广泛使用。例如:(略,上课口述)

   

  九、借用偏旁

   

  借用偏旁,严格说应称‘借用相似偏旁’。一字之中两个偏旁或部件如果比

  较类似,可以借用。借用偏旁与删简同形颇为相近,但应予以区别,省简者是完

  全相同的某个偏旁,其本质为‘删简’;借用偏旁,省简者乃相似的某个偏旁,

  其本质属于借用。

   

  合文借用偏旁比较容易辨认。独体借用偏旁则至为罕见,辨认也相当困难。

  掌握偏旁的规律,往往会对难度较大的未识字有所突破。例如:(略,上课口述)

   

  十、合文借用笔画

   

  借用笔画,是一个字之内的笔画共用;合文借用笔画,则是两个字之间的笔画

  共用。外在形式有异,内在实质相同。

   

  某些固定的词汇是否合书,有时还是判定国别依据。如‘工师’合书是鉴定

  三晋铭文的可靠标尺。

   

  合文借用笔画,在战国文字中出现频率甚高。有时还在合文右下角加合文

  符。例如:(略,上课口述)

   

  十一、合文借用偏旁

   

  合文借用偏旁,是借用偏旁的外延。战国文字借用偏旁多见于‘合文’。这

  是因为‘合文’多是固定词汇,或地名、或复姓、或习语,因此借用笔画也不会

  造成误解。不过也有涉上下文作合书,而非固定词汇者。合文借用偏旁是否加

  ‘=’号不拘,例如:(略,上课口述)

   

  十二、合文删简偏旁

   

  合文删简偏旁,与前面合文借用偏旁不同。二者虽然同属合文简化,但合文

  借用偏旁所‘借用’者,是两个字共用的相同偏旁;而合文删简偏旁所‘删简’

  者,是某一个字的部分分偏旁,或两个字的部分偏旁。例如:(略,上课口述)

   

  十三、合文借用形体

   

  合文借用形体,是战国文字极特殊的简化方式。这类字以单字形式出现,却

  读二字,首先读单字本音,然后读该字偏旁的读音。或顺序正相反。这类合文虽

  属借用偏旁,但所借用的偏旁在合文中又是一个独立的字。因此称‘借用形体’

  以区别之。或称包孕合书。这类‘借用形体’的简化合文,安排巧妙,均有合文

  符号‘=’,切不可误读为一字。例如:(略,上课口述)

   

  9‧10‧2 繁化(下略,上课口述)

   

  9‧10‧3 异化(下略,上课口述)

   

  9‧10‧4 同化(下略,上课口述)

   

  9‧10‧5 特殊符号(下略,上课口述)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