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醫家與病家與其說是職業上的醫患關係,倒不如說是基於生活世界的倫理共生關係。相比於西醫的技術化傾向使醫患關係日益物化,中醫天然蘊含的人文性更有助於構建醫患和諧。
日前,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發生惡性傷醫事件引起社會關注,也再次引發人們對當前醫患關係的深切反思。從醫學自身的特性看,相比於西醫的技術化傾向使醫患關係日益物化,中醫天然蘊含的人文性更有助於構建醫患和諧,爲緩解當前嚴峻的醫患矛盾提供滋養。
英國學者朱森上世紀70年代曾研究西歐醫患關係中的話語權變化,他發現西歐工業化時期醫學從『床邊醫學』到『醫院醫學』再到『實驗醫學』的發展過程中,在疾病診斷時,之前十分注重的病人自述和生活史,在『醫院醫學』階段已化約爲各個器官與組織,到『實驗室醫學』階段更是化約爲細胞和生化反應的微觀層次,分科相應日益細化,醫療體系迅速擴張,醫生則完全掌握醫療的話語權和處置權,病人的主體性越來越無足輕重。
朱森將這種日益依賴技術和學科不斷細分的變化,稱爲『病人的消失』。在這樣的變化中,醫學發展固然帶來巨大福祉,然而醫患關係也越來越遠離人與人的關係,而變爲技術上物與物的關係,而且疾病診療被分解爲不同的診室甚至醫院,患者掛號診療的麻煩與負擔成倍增加。在哈一大一院的案例中,據公安部門調查,患有強直性脊柱炎的病人正是對該院醫生讓其轉院治療肺結核不滿,認爲是『故意刁難』,而引發行兇動機。
相對於西醫固有的技術化與分科化及其引發的問題,中醫強調的恰恰是對生命整體及其身心協調的重視,以及在此基礎上的中醫全科性特徵,體現出的則是富有人情味的醫患互動,以及『簡便驗廉』的天然藥物和治療方法上,同時注重治未病、養生、文化心理和人倫社群的調適。
而且在中醫學中,醫理與倫理本質相通,正如『大醫精誠』所體現的中醫學核心價值理念。中醫的整體觀、重實踐心悟的成才路徑和濟世救人的平民化立場,本質地反對醫學的過於技術化和學科細分化傾向,濫用資源和藥物也不爲中醫提倡。正如一位學者所言,中醫醫家與病家的關係,與其說是職業上的醫患關係,倒不如說是一種奠基於生活世界之上的倫理共生關係。這種關係,正是改善時下因技術化而日益物化的醫患關係模式所需要的。
『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應當努力發掘,加以提高。』這不僅適用於中國醫學學術臨床和技術層面上的發展,也適用於醫學人文精神層面上的繼承和弘揚。冀望中醫『大醫精誠』理念成爲我國醫學界共同的精神營養,爲構建和諧醫患作出貢獻。在當前醫學從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環境醫學模式的轉變中,中醫必擔大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