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人類學學報 摘要:輝河水壩遺址位於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鄂溫克旗,埋藏於輝河右岸第2級階地,出土了罕見的人類居住遺蹟、墓葬、篝火遺蹟和由大量動物骨骼堆積的灰坑等,以及許多陶片和大量的石製品。本文研究了遺址中發現的4111件石製品,包括細石核、石片、石葉或細石葉及其進一步加工的各類工具。研究發現,不同類型的石製品揭示了其工具的完整製作過程,原料、類型與技術反映了其較爲固定而典型的細石器生產工藝流程。這種細石器工藝在呼倫貝爾地區廣泛分布,爲研究草原地區早期人類文化的起源與發展、生態環境的演變以及與西伯利亞、蒙古國同期文化關係的對比提供了重要資料。
關鍵詞:細石器工藝;輝河水壩遺址;呼倫貝爾草原
輝河水壩遺址是我國北方地區一處重要的細石器遺址(圖1)[1]。該遺址位於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鄂溫克旗,埋藏於輝河右岸第2級階地,出土了罕見的人類居住遺蹟、墓葬、篝火遺蹟和由大量動物骨骼堆積的灰坑等,以及許多陶片和大量的石製品。石製品以石葉和細石葉製品爲主,尤其是細石器製品富有區域性特點[2]。
呼倫貝爾地區發現有大量的細石器遺址。過去的研究表明,呼倫貝爾的細石器工藝技術,在新石器時代盛行並達到了頂峰[3],進入歷史時期,這種技術依然存在,特點基本保持3期劉景芝:呼倫貝爾輝河水壩遺址的細石器工藝探討一致,但逐漸衰退。在發現的細石器遺址中細石器占絕對優勢,其他製品較少。
關於細石器,目前在中國考古學界已經有比較一致的共識。安志敏解釋爲,『細石器是一種採用特殊的工藝技術而生產的小型細石核、細石葉和細石葉加工所成的石器,它們是作爲裝備骨、木等複合工具的石刃而專門製作的』[4]。賈蘭坡也認爲,『細石器是隨著複合工具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石器多很細小,主要是用細小的石葉加工成的,目的又多是爲了鑲嵌,即把細石器鑲嵌在骨、角或木柄上作爲生產工具或武器』[5]。嚴格地講,『細石器』是指採用間接打制或壓制石葉或細石葉而形成的小型精細工具。但是,在以典型細石器製品爲主的遺址中還常常伴有一般的石製品,這些主要是預製細石核的產品及其再加工的器物。輝河水壩遺址就是一個典型的細石器遺址,間接打制或壓制產生的石葉和細石葉及細小工具是其主要特色。本文通過對該遺址石製品類型與技術的分析,探討了細石器的生產工藝。
1輝河水壩石製品類型劃分
本文觀察的石製品材料共計4111件,包括石核(64件)、石片(2116件)、石條(92件)、石葉(576件)、細石葉(855件)、工具(408件)。石核中包括預製石核(舌狀或窄形楔狀①、寬形楔狀、不規則形)和成形細石核(錐狀、寬形楔狀、窄形楔狀、柱狀和不規則形);石片包括預製石核側面剝片、預製石核台面剝片(初期台面剝片和中期台面剝片)和其他剝片;石葉和細石葉都可進一步劃分爲完整者、近端斷片、中段斷片和遠端斷片(表1)。
……
全文閱讀下載
原文發表在【人類學學報】第29卷第3期,2010年8月
作者簡介:劉景芝(1951-),女,北京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從事石器時代考古學研究。E-mail:ljzh98@hotmail.com
[/td] [/tr] [t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