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65|回覆: 0

[城建考古] 中國考古:新疆于田縣流水青銅時代墓地

[複製鏈接]
夏知 發表於 2007-5-25 07:2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中國考古:新疆于田縣流水青銅時代墓地

流水墓地位於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阿羌鄉的流水村(現名喀什塔什)附近,地處崑崙山深處克里雅河上遊河道與流水河交匯處的阿克布拉克台地,這裡距于田縣城約有100公里,距315國道約85公里,距阿羌鎮40公里。
流水墓地的發掘,是首次在新疆發現以單純的刻劃紋陶器為主要特點的古代文化。崑崙山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在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過程中具有極為重要和特殊的地位,尤其與中國早期文化的淵源很深。但對崑崙山地區史前文化的考古學研究迄今還是空白,流水墓地位於崑崙山北部中段,正處於中西文化交流通道的關鍵點。因此流水墓地的發掘與研究將有可能填補崑崙山地區史前文化研究的一些空白。

一、地理環境及發掘經過


崑崙山系的北坡屬於新疆南部暖溫帶極端乾旱荒漠地帶,海洋氣流難以到達,是世界上最乾旱的山區之一①。墓地所在的台地為河旁第三級階地,南臨克里雅河上遊河道,西臨喀什塔什河。此階地地主要由風塵沉積所形成的厚數米甚至數十米的沙土組成,底部為卵石層和基岩;它原本可能與北部的第四級階地相連,後因地震或滑坡等原因分離,逐漸形成一個地勢相對較高的台地,在斷裂地帶有數處泉水出露。台地南部是一個陡直斷崖,南距克里雅河約100餘米,高出現在河床16.8米,西距喀什塔什河大約200米。台地表面基本上屬於相對狹長的平整緩坡,東西長131、南北最寬處有35米,其南、東面皆為斷崖。墓地的基點(中心點)地理坐標為北緯36°14'41.9",東經81°43'23",海拔高度為2850米。
2002年7~8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隊在崑崙山北麓考察古代玉石之路時,在此台地南部斷崖邊緣發現墓葬,出土人骨及陶器。陶器形制與塔克拉瑪干南部所發現的陶器雖有相似之處,但風格更為古樸,而且其獨特的刻劃紋飾為此前新疆考古所未見。隨後對採集的人骨所作碳十四測年結果為距今2950±50年。這些情況說明流水墓地很可能蘊含着崑崙山地區目前所知最早的古代文化。而且由於當地村民引水沖土淤積造田,墓地所在的台地正逐步遭到破壞。台地斷崖和出露墓葬就是引水衝擊破壞所致。為保護這一古墓群並系統地揭示其蘊含的崑崙山北麓地區早期文化面貌,我們申請對墓地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2003年7~8月,首先發掘了台地南部斷崖附近的8座墓,初步了解到墓葬形制及葬式、葬俗等情況,並根據鑽探資料初步判斷這是一處青銅時代墓地。為了進一步了解該墓地的文化內涵及規模、布局等情況,2004年7~8月,在台地中、南部600餘平方米的區域進行發掘,共發現20座墓;通過這次工作基本上搞清楚了墓地範圍和墓葬分布情況,為全面發掘奠定了基礎。2005年5~7月,又對台地剩餘部分進行了全面清理,共發現23座墓。至此,整個墓地已經發掘完畢,清理面積約4000平方米,共計發掘52座墓葬(圖一)。

二、墓地概況


流水墓地中,除了個別墓葬的石圍或石堆暴露在台地南部斷崖邊緣,其他所有墓葬都被掩埋在沙土之中,埋藏最深的達4米。台地的土質為淺灰褐色或淺黃色細沙,結構疏密不均,基本為弱塊狀結構,濕潤而緊實,地表普遍生長有崑崙山地區常見的荒漠植物,地表以下0.5~2米之間的土層中白色斑點狀碳酸鈣分布較多。
墓葬開口和地表之間的距離因台地坡度變化而不同。2003年發掘的墓葬位於南部斷崖附近,開口距離地表較近,埋藏最淺的M3距地表深0.66米,最深的M10也只有2.7米,平均深度為1.7米;2004年發掘的20座墓葬距地表平均深2.9米;2005年發掘的23座墓葬距地表平均深度在3.4米以上。上述數據是指墓葬的石圍或石堆頂部與現存地表之間的距離,墓坑開口則在石堆或石圍之下0.2~1米不等。在墓葬封堆上大多散布有陶片,台地中、西部發現的陶片多於東部。墓坑開口層位(石堆或石圍底部)的淺灰黃色細沙中,局部夾雜有細小石子。

三、墓葬及出土遺物

(一)墓葬形制
所發現的墓葬皆由石圍或石堆與豎穴土坑狀墓室兩部分構成,方向基本上朝東,偏差在10~20度之間。根據墓坑上卵石的排列和堆積狀況,可以分為石堆墓和石圍墓兩類。卵石垂直堆積成橢圓形或圓角長方形外框(常見3層以上),中間填沙土和零星卵石的為石圍墓;石堆墓大體由卵石覆蓋成橢圓形,中間少有空缺。石堆或石圍的直徑一般為3~5米,最大者如M10達7.6米;多層卵石堆積的石圍一般高數十厘米,最高的M15達0.95米;卵石的直徑多在15~40厘米之間。有的石堆或石圍表面有焚燒痕跡;部分石堆之中伴出碎陶片,有的可以復原為完整器,可能是故意砸碎的;部分石堆上還發現炭灰、燒土和燒骨;有的石圍之中出土陶器和山羊骨。

在52座墓葬中,石堆墓共13座(M1、M2、M9、M13、M17、M23、M26、M28、M41~43、M49、M52),其餘均是石圍墓。但也有個別墓葬因卵石排列不成形或殘缺,難以判定屬於石堆墓還是石圍墓,如M48、M29和M14等。
值得注意的是,近一半的墓葬石堆或石圍在東部有一小石圈相連,其內多有用火痕跡,可能用於祭祀。只有M24發現的小石圈在西部。
墓室均為豎穴土坑,位於石圍或石堆下方,墓口與墓底大小基本相同,平面多呈橢圓形或圓角長方形。墓室大致呈東西向,長在1~2.2、寬0.6~2、深多為0.3~2.2米。規模最大的M36長2.6、寬1.2米,規模最小的M33長1、寬0.6、深0.3米。墓室內填沙土,多含有小礫石,零星夾雜較大卵石;墓室開口處常填有較大的扁平卵石,M19中所見最大者長130、寬89、厚20~40厘米;墓中人骨上一般也壓有直徑達數十厘米的卵石。
絕大多數墓葬以多人合葬為主,人骨多以二次葬形式分層埋葬,常見1~2層,部分墓葬的人骨共分3層。完整骨架在各層都有,葬式多為仰身屈肢,一般位於墓室東部,頭向東,雙手(或一手)置於胸腹之間;僅有個別完整的人骨為側身屈肢,或者身首分離。二次葬的人骨一般散放或堆置在墓室西部。豎穴土坑的上層通常有填石,接近人骨處陪葬有家畜的頭骨和四蹄,一般以山羊為主,個別規格較高者用馬。此外,單人葬墓有8座(M1、M3、M7、M10、M12、M16、M27、M55),其中葬具明顯的有M7和M16,屍床結構比較清楚。M16的屍床位於墓室底部,長1.4、寬0.8米,由兩根縱向木棍和6根橫向短木構成,四角都捆綁有豎立的木棍。橫木搭放或捆綁在縱向長木之上,間距0.3~0.4米。雙人合葬墓則有6座,包括M5、M20~22、M29、M33等。
為了能夠清楚地了解墓葬的文化內涵,下面選擇數座典型墓葬加以介紹。
M9石堆墓,位於墓地的最西部,方向為76度。石堆呈橢圓形,長徑約3.4、短徑2.9、距地表深2.4米;表面高低不平,西部排列緊密有序而呈弧形,中部與東部的石塊散布,可能已被擾動。墓室為豎穴土坑,坑口呈長方形,長約1.5、寬0.94米;底部較小,深1.3米。墓口之下填埋有較大的扁平卵石和零星卵石,以及較多小礫石。墓室內共出土6具人骨。僅2號人骨保存完好,為35~45歲的男性,側身屈肢,頭向東北,面向下;其餘骨架已被擾亂,葬式不詳。墓中未見木頭腐爛的痕跡,可能沒有葬具。在墓室中部南、北兩側出有陶器6件,另還發現銅箭頭、銅刀、礪石、石眉筆、炭精塊、料珠、銅珠和石飾件等隨葬品。
M10石圍墓,方向為87度。石圍呈橢圓形,南部邊緣已暴露在斷崖上,長徑約6.6、短徑6、距地表深2.7米;由1~3層卵石組成,卵石直徑多在20~40厘米之間。墓室為豎穴土坑,位於石圍中部偏東,大致呈圓角長方形,東西向,長約2.25、寬1.12、深2.4米。墓口處的填土中有卵石、礫石以及少量炭灰和山羊骨。墓室東部出土1具人骨,為大約60歲的男性,側身屈肢,頭向東,面向南。墓底發現條木腐朽的灰褐色痕跡,可能原有葬具。在墓室東端出土一節銅鏈;墓主頸部發現料珠和金珠,頭骨東側有一方形銅飾,右耳旁發現一對金耳墜,左耳旁也有1枚金耳墜,腰部則出土銅扣10餘枚;墓室西北側陪葬的馬頭骨下頜處出土有銅馬鑣和馬銜。另外,在墓底部出有1件殘鐵片,疑為刀。
M16石圍墓,正東西向。石圍大致呈圓形,直徑約5.5~5.6米,西南部有兩層,其餘部分為一層。石圍東部有小石圈與之相連,直徑約0.6~0.8米;東南部另有一行卵石,長1.4米。墓室位於石圍中部,大致呈圓角方形,正東西向,長2、寬1.08、深2.2米。墓內出有一具人骨,為25~30歲的成年男性,位於墓室中部偏西,近似於側身屈肢,向左側臥,股骨與脛骨、腓骨脫離。墓底發現屍床朽木痕跡,以6根南北向的短橫木搭放或綑紮在2根東西向的縱向長木棍之上,縱向木棍長140、直徑5厘米,橫木長70~80、間距30~40厘米;四角有豎立的木棍,並以直徑4~6厘米的木棍縱橫交錯綁在其上。此墓的隨葬器物包括銜、鑣、扣飾等銅馬具,以及銅刀、銅鏃、陶罐、金腰帶等,其中1件金腰帶出於人骨左上肢旁,銅刀放在肋骨下,陶罐和銅鏃位於屍床中部偏東,銅馬具則發現於墓室東南角。
M24石圍墓,方向為68度。石圍大致呈橢圓形,直徑2.45~2.9、高約0.35米。墓室平面呈圓角長方形,長2、寬1.18、深1.45米。墓室內出土4具人骨。僅1號人骨保存較完整,為35歲左右的男性,頭朝東,面向北,似為仰身屈肢;2號頭骨在其北側,為20歲左右的男性。3、4號人骨位於西壁下,分別為30~35歲和25~30歲的女性,骨殖凌亂不全,伴出有1件陶罐。此墓的隨葬品包括2件陶罐及銅刀、礪石、串珠、鐵刀殘片等。
M26石圍墓,方向為93度。石圍由三層卵石堆成橢圓環形,其間填沙土和卵石,沙土中出有陶片、碎骨、木炭等;石圍直徑2.7~3.6、高0.4~0.6米,東部有小缺口。墓室位於石圍中部偏北,平面呈長方形,東西向,長1.76、寬0.92、深1.2米。墓中共發現三層人骨。第一層人骨距離墓口深0.15~0.4米,散亂分布在卵石上、下及其附近。1號人骨為男性兒童,堆放在墓室西壁附近;2號人骨為25~30歲的女性,骨殖凌亂,頭朝北,面向東,屈肢,隨葬品有陶缽、石眉筆和炭精塊。第二層人骨距墓口深0.9米,兩具皆較完整。左側的3號人骨為15~20歲的女性,頭朝東,面向南,向右仰身高屈肢,左下肢壓着一塊石頭,雙手位於腹部;右側的4號人骨為25~35歲的男性,頭骨已移位到腹部。兩具人骨出土有礪石和銅扣。底層發現兩具完整人骨架,均向左仰身屈肢。右側的5號人骨為35~40歲的男性,雙手放在腹部,面朝上,頸、胸部發現料珠;左側的6號人骨為25~30歲的女性,面向男子,左手在胸,右手在腹,下肢被男性人骨的下肢所壓,旁側出有1件雙耳陶罐。
M40石圍墓,位於墓地最北部,正東西向。石圍大致呈橢圓形,東西長3(加上東部小石圈為3.8),南北直徑3.3、高0.6米。墓室位於在石圍中部下方,呈圓角長方形,長1.7、寬0.8、深1.2米。墓中共有兩層人骨,每層2具,上面都壓有卵石。上層人骨距墓口深1米,其中1號人骨較完整,頭朝東,面向東南,仰身屈肢;2號人骨則位於墓室西部,零散擺放,為二次葬。此層的隨葬品有陶罐、杯各1件,分別出土於1號人骨的頭側和上肢旁,其頸部還發現269枚串珠。下層的兩具人骨位於墓底部,其中3號人骨較完整,身首分離,仰身,下肢屈向右側;4號人骨則位於墓室中部偏西,擺放凌亂,為二次葬。下層的兩具人骨都有隨葬品,3號人骨的左肩旁放置一套眉筆和一塊眉石,左上肢旁有1件陶罐,右側胸、腹部共出19枚銅扣;4號人骨在頭左側放置1件陶罐,身下出有眉石和銅珠。
M46石圍墓,正東西向。石圍用9層卵石垂直堆壘成圓垣狀,最大直徑為3.7米,其東部有一直徑約0.5~0.6米的小石圈相連。橢圓形墓室在石圍之下,長1.95、寬1.25、深1.5米。墓室內主要填沙土,夾雜有小石子和卵石,墓口下填埋有較大卵石。此墓共出土4具人骨,埋葬在同一平面,其中兩具較完整者位於墓室東部,另外兩具殘骨則在墓室西側。1號人骨位於墓室東北部,較完整,仰身屈肢;2號人骨位於墓室東南部,頭朝東,面向右上方,雙手放在腹部,下肢向左屈;3號及4號人骨分別位於墓室西壁下和西北部,均散亂堆放。此墓的隨葬品有陶缽2件、銅刀4件、礪石2件及銅鏃1枚。
M55石圍墓,正東西向。石圍直徑4~4.8米,南部有一長2.3、寬0.9米的石堆與之相連。石圍東北部的卵石稀疏,西部則以4層卵石垂直壘疊,外側還見有零星散石。墓室近似橢圓形,正東西向,長2.67、寬1.3、深1.5米,填土中距墓口深0.85米處埋有一個馬頭。墓室東部發現一具人骨,頭向及面向不清,似經擾亂。在墓底鋪墊了一層灰色小石子和青沙。此墓的隨葬品有銅矛、銅刀、銅斧、骨質髮飾、礪石和料珠,未見陶器。
(二)隨葬器物
流水墓地發現的52座墓葬中,共出土各類器物268件(組)。每座墓的隨葬品多寡不一,少的完全沒有(M33、M36),多者則發現陶器7件(M6)或銅刀4把(M46),並伴出其他器物。
1.陶器共80件。出土於35座墓葬中,器形包括罐、缽、杯、盆等,常見罐、缽相組合。其中罐有46件,包括雙耳罐21件、深腹罐18件、單耳罐6件和1件四系罐;多為圜底,僅在M19、M20和M32中各出1件平底罐。缽共有27件,分為直口圓肩和斂口折肩兩類。陶杯共5件,分別出於M27、M29、M30、M40和M43,多為直口,直壁,口大底小或口底尺寸相當。
陶質以夾砂紅陶為主,僅在M20、M24和M32中各出1件夾砂灰陶器,未見泥質紅陶或灰陶。陶器多為手制,部分陶色不均,可能是火候較低所致。器表多有紋飾,通體分布或僅見於器身上部,主要有三角紋、弦紋、菱形紋、網紋和波紋等,偶見斜『目』字紋和麥穗紋。紋飾主要由戳刺或以短線刻劃而成,也有個別是壓印或用泥條粘貼而成的。
2.銅器共有38座墓隨葬銅器。其中體形較大且風格各異的銅刀在19座墓共出土26把,一座墓中最多發現4把(M46)。另外,M1~3、M6、M9、M10、M16~18、M20、M22、M27、M30、M34、M35、M41、M42、M44、M45、M50等20座墓出有銅扣;M1、M5、M9、M10、M17、M18、M20、M22、M27、M30、M28、M40、M42、M47、M49、M56等16座墓中出有銅珠;M5、M9、M16、M37、M46等5座墓出有銅鏃;M10、M12、M16、M55等4座墓則隨葬出銅馬具。銅器中還有一部分裝飾品,除珠飾外,主要有耳墜(M1、M21)、手鐲(M32、M49)、鏡(M18)等。
3.其他主要包括石器、玉器、金器、骨角器、鐵器等。
石器中數量最多的是作為串飾的料珠,類型多樣,圓管狀的最常見,直徑為0.2~2厘米。在20多座墓中出有料珠,每座墓一般為數十枚,最多的可達數百枚(M40出有269枚)。其次為礪石,在M1、M2、M9、M16、M21、M24、M26、M28、M30、M35、M37、M45~47、M54、M55等16座墓中都有發現,每座墓常見1~2塊;多為長方形,一端穿孔,另一端弧形內收;也有個別礪石為三角形。石眉筆與炭精塊是古代的畫眉工具,也常見於墓葬中,M2、M6、M9、M18、M22、M26、M32、M40、M41、M44、M50、M52等12座墓均有出土。
玉器主要包括瑪瑙珠和玉佩,前者見於數座墓,玉佩則僅在M9中發現。M3、M9、M16這三座墓出土有金器,種類包括耳墜、珠飾和腰帶等。骨角器主要有貝殼、蚌殼和珠飾,M1、M12、M17、M18、M21、M30、M32、M55等8座墓隨葬貝殼或蚌殼;另還發現有角質馬鑣、骨鏃以及骨髮飾等。M10、M24、M34、M28等4座墓中出土鐵器殘片,器形可能為鐵刀。

四、結語


(一)文化特徵及年代


從墓葬形制和喪葬習俗來看,流水墓地與位於崑崙山以西的巴基斯坦北部毽陀羅地區提馬爾伽哈墓地為代表的『殘肢葬』文化較為接近②。隨葬品中,陶器的器形與烏茲別克斯坦費爾干納盆地的楚斯特文化陶器(如雙耳罐、杯、缽等)有相近之處。但器形和紋飾均類似的陶器,目前已知的資料僅有西藏拉薩河谷曲貢墓地出土的個別單耳陶罐。新疆地區已發現的考古學文化中,這類陶器紋飾尚未見到;至於在且末扎滾魯克墓地等文化遺存中發現器形類似的陶器,年代差距較大,可能是繼承了流水墓地的陶器風格。銅刀的整體風格,與新疆察吾乎溝文化出土的銅刀(IVM176:7、IVM4:14)和哈密焉不拉克墓葬的同類器(M175:36)③均類似。銅、金質的鈴式耳墜與西伯利亞地區早期斯基泰文化中的耳環樣式相似。銅馬鑣、馬銜及帶尾鈎的箭簇,則與西伯利亞阿爾瓚(Arzan)的出土器物相近。

綜合上述分析,我們推測流水墓地所代表的考古學文化年代應在公元前一千紀前後。已經取得的碳十四測年數據中,M4的人骨樣品為距今2950±50年,M12、M15、M17和M26所出木炭樣品分別為距今2980±50年、2640±80年、2890±40年和2950±40年,與上述年代推斷也比較接近。

(二)墓地營建方式及布局


在發掘過程中,我們注意到石堆墓之石堆並非純粹由卵石堆積成,先是在石圈內堆土,然後才在土堆上逐圈覆蓋卵石塊。墓地臨近的兩條河道以及周邊遍布卵石,因此這種構建方式並非由於卵石來源不足或取運不便,而應是距今3000年前後當地居民在地表標識墓葬的固定形態。石圍墓的石圍圈數也無一定之規,其中部上層大都有零星卵石塊。據有關跡象推斷,這種石圍內原來應有高出地表和石圍的土堆。這樣就存在一種可能,即石圍墓最初也是石堆墓,後來石堆上部的石塊被逐漸取用,僅剩下底部的石圍。
近半數的石堆或石圍墓,在東面都有一個直徑約0.4~0.6米的小石圈,部分石圈內還有火燒痕跡。由於此處墓葬的方向基本上朝東,推測這種小石圈可能被作為一種墓向標誌;而其內的用火痕跡又表明小石圈也可能是火食祭祀活動的場地。
死者的安葬方式,最常見的情況是同一墓葬中一次葬和二次葬共存。骨架完整的(包括身首分離者)基本上都是一次葬,葬式多為仰身屈肢,側身和俯身者較少。多人合葬時,較完整的一次葬人骨者很可能是當時某一社會群體的重要人物,二次葬人骨則可能是早前死亡或客死他鄉的一般性成員。
根據墓室開口繪製的墓葬平面分布圖和等高線圖表明,當時整個台地的地勢可能由東向西逐漸降低,高差約2米。其中,M12~55以西到M35、M36之間沒有墓葬的區域是一個斜坡;M18~49到M23~40之間的無墓葬區域則相對比較平整。從總體上看,墓葬似乎是按西南--東北方向排列的。例如M10與其東北方向的M27、M28、M43,以及西南面的M3,處在一條直線上;又如M1、M20、M21、M24、M26、M43也按西南--東北方向排列成一條直線。這種布局方式有待進一步研究。

(三)相關問題的討論


流水墓地發掘的52座墓葬,共出土164具人骨。僅以2004年發現75具人骨進行統計,包括男性33人、女性38人、兒童5人,男女比例約為87:100,平均死亡年齡可能在35歲左右。由於對所出人骨尚未作全面系統的鑑定和分類,還難以全面開展墓地居民的體質人類學研究,判斷它們的人種構成。
流水墓地南臨克里雅河,西傍流水河,北靠阿克布拉克台地數個水量豐沛的泉眼,地理位置相當優越。台地北部以遠是廣闊的喀讓古山緩坡,自古以來就是優良的山地草場,適合人類生活。所以,流水墓地很可能是一處長期或反覆使用的墓地。根據調查,流水河上游距離此墓地約15公里處的河邊台地上也有類似墓葬分布,採集的銅珠與流水墓地的同類器形制完全相同。這說明使用流水墓地的古代民族,很可能散布於克里雅河上游及其各支流。發掘過程中,未在墓葬開口層位發現相應的居住生活遺蹟,但當時人們的聚落遺蹟也應該在此周圍不遠。只是3000年來的塔克拉瑪干塵降堆積厚達3~4米,尋找起來難度很大。
根據流水墓地的發掘成果,以及其他相關考古資料來看,克里雅河流域較早時期的古代遺蹟(距今3000~2000年),大都分布在河流的上游和下游尾閭地帶,下游以圓沙古城及其以北諸遺蹟為主。
對流水墓地的發掘材料還沒有進行系統整理和研究,對墓葬文化屬性的判斷還有待於進一步探討。但已經可以看出此墓地的文化內涵非常獨特,陶器為手工製作並以裝飾刻劃幾何紋為主,金屬器具有早期斯基泰文化的特點而且年代更早,墓地位於古代玉礦附近並且出土了崑崙山地區迄今年代最早的玉器等等;同時,基本一致的考古學文化目前在其他地區還沒有發現。基於這些因素,今後應考慮提出流水文化的概念,並加強和推進相關研究。

流水墓地是首次在崑崙山北麓發現的青銅時代墓葬,也是這一地區迄今所發現年代最早的古代文化。對流水墓地全面、系統的發掘,使我們取得了較為翔實的考古學資料,為探討崑崙山地區距今3000年前後的古代文化面貌提供了可能,也能為建立新疆地區的史前考古學文化系列提供一定幫助。

附記:先後參加發掘工作的有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巫新華、徐良高、艾力江、王吉懷,和田文物管理所買提喀斯穆、艾則孜,安徽蒙城縣文物局張莉、張鶯燕、柳青、鹿鵬等。
執筆者巫新華艾力


注釋
①中國科學院土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新疆綜合考察隊編:【新疆土壤地理】第412~413頁,科學出版社,1965年
②丹尼・馬松主編:【中亞文明史】第一卷第309頁,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2年。
來源:中國考古網
更多圖片 小圖 大圖
組圖打開中,請稍候......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