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維基百科 武術網資料
方七娘與永春白鶴拳
一般認爲方七娘爲開山祖,方七娘生於明末,原籍浙江處州府麗水縣,爲避時亂,隨精通江浙武術(紅拳及長拳)的父親方種遷住福建省福寧州北門外、今福建北部寧德市。方種有可能參加了洪門漢留組織,在深夜後聚會習武,由於陳永華(近南)又匿名白鶴道人,故白鶴拳門人案上供奉的是白鶴先師。白鶴仙師其實和白鶴無直接關聯。所以,鶴拳和鶴的形態本無關係。 七娘後嫁給曾四,在福建永春授徒。故稱爲永春白鶴拳。
承傳
永春白鶴拳是福建省七大拳種之一。於清朝順治年間(1644年至1662年),由福建福寧州(現在霞浦縣)北門拳師方種(亦名方掌光)首先傳出。
方種與七娘
家中殷實富有,性好拳術,廣交聞名武師而從師之,苦練不懈。方種早年喪妻,獨 生一女七娘,故得其傳授。
曾四
永春人曾四,師從顏起誕(又名顏上觀,精棍法),與七娘結爲夫婦,生有二子。曾四與七娘同回永春縣五里街鎮儒林村後廟辜氏宗祠授拳。永春縣鄰近金門,爲台灣門檻。宗祠(教練寺)掛上白鶴道入的圖像、故被尊敬爲白鶴先師。 據『永春縣誌.方技傳』載:『康熙年間,方七娘與其夫曾四以罪謫永春』。住在『永春西門外後廟辜厝(厝-福建話即家)』,在那裡廣授生徒,後人稱爲『曾武館』,白鶴拳(鶴法)就此在永春發揚光大,蓬勃發展。
發展至福州
後在福州,衍生爲飛、鳴、宿、食鶴等四枝鶴拳。台灣降清後,加上降將白戒之武術,永春白鶴拳更加成熟.後人尊白戒爲『後永春名師』。清末民初,再縱合而成縱鶴拳或宗鶴拳。
簡介
永春白鶴拳法,有百多個技法和十多個套路。初級套路,要先練『三戰(箭)』,每一下動作皆發聲。『花拳』,『搖技』,『搖節』等。器械有刀、槍、劍、戟等,加上點穴法。 白鶴拳,剛柔相濟。防用節力,攻用指力。馬分平馬、勒馬,鉗羊馬。腳法有踢,鉤,掃等。 『吞吐浮沉,子午分明。剛柔相濟,順逆相生。』
吞吐浮沉,飛鳴宿食
吞吐浮沉,飛鳴宿食之寓意: 吞如貓兒戲鼠,吐似猛虎出林,浮如飛鳶迎風,沉似泰山壓頂,飛如大鵬展翅,鳴似引頸聲歌,宿如初醒之閒,食似雕咀啄物.
主要流別
【宿鶴拳】
指白鶴棲息時單腿獨立之姿態,重獨腳之踢吊。 擅長全身發勁,包括頭、肩、肘、胯和膝五撞。
【飛鶴拳】
【鳴鶴拳】
多用掌(箭法),注重發聲,如鶴鳴叫,以氣催力。 鳴鶴拳:源自『前五虎』之王打興。至第六代林世威,林傳福州蓋山潘嶼八,潘滲入羅漢拳精華,創『鳴鶴拳』,潘傳長樂縣謝祟祥。據傳剛柔流始創人東恩納寬量曾在福州拜謝崇祥爲師習藝。
【食鶴拳】(朝鶴或痹鶴)
用指似啄食狀,手腳並用。 食鶴拳:源自鄭禮一系。比較傳統的永春一系。至七代蔡忠,蔡忠傳其侄蔡公頌,蔡公頌傳福州林德順(別號蕊師),林德順在民十六年(1927年)到日治的台灣謀生,受當地富紳劉故聘爲私人教師,食鶴拳由是在台灣廣爲流傳。 現在福州食鶴拳共有八框(套拳-程序),分別爲第一框:吊骨(松關搖節),第二框:點飛(以氣催力),第三框:叼蓮(下盤),第四框:四門(步法),第五框:五行(拳法),第六框:三十六腳手(用法),第七框:八卦,第八框:陰陽手。
【縱鶴拳】
主條目:縱鶴拳
清朝末年福建拳師方世培縱合四鶴拳之藝而創作縱鶴拳。其後人改稱宗鶴拳。民國初年,方世培後人應聘北上,遇到(1913 年)任職陸軍部武技教練所教務長王薌齋。數年後(1923年)王南下福建與方永蒼交朋換武,數年後創了意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