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23|回復: 0

陕西富县秦直道遗址(200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複製鏈接]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2-2-15 22: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中国考古网
发掘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发掘领队:张在明
简介:
    秦直道是中国古代唯一沿山脊和高地选线的国家级交通大道,始于今陕西淳化,止于内蒙古包头,目前全程已发现道路遗迹约750公里。
    陕西境内已发现秦直道遗迹498公里,其中富县段长125公里,是直道全程中路段最长、遗存最典型的地区。桦沟口段直道位于陕甘交界处,呈西北~东南走向。
    在2009年发掘中心区揭露出道路路面总长71米。路面车辙均呈放射状分布,下方有11―13道车辙辙梁,随着上坡,路面变窄,车辙辙梁合并减少。为了加强路面的强度,一些辙梁上还铺垫有经过加工的礓石碎块。不少辙梁上还残存有类似马、牛的蹄印,以及用金属工具铲挖的痕迹。
 
2012216105124396..jpg

 

    从成组或对称的车辙印判断,当时的车辆轮距有1.1米、1.3米和1.4米3种。
    多处路面上叠压有秦代和西汉时期的绳纹筒瓦、板瓦,两处路面上还出土了铜镞和铜币,为道路的绝对年代提供了可靠依据。在发掘中心区直道最狭窄处两侧的建筑基址,可能是秦直道上规格较高的关卡性质的遗址。
    在发掘区内还发现了与直道平行、且规格很高的夯土护坡,以及5条上山的之字形盘山道。对盘山道勘探发掘印证了直道道路的三要素:路土(包括车辙)、夯土护坡和排水沟。
此次发掘至少发现三处明显的人为破坏直道路面的现象。由于处在黄土高原地带,山水对地貌的冲刷带有强烈的加速度特征。在不长的时间里,人工沟引发了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和山体滑坡,形成了最宽近100米,最深达30多米的深沟。发掘者推测,道路的破坏者,很可能是中原一方。因为两汉至南北朝的数百年间,他们基本处于被动的守势,另外,作为修路和道路养护的一方,他们更了解直道的弱点。根据出土文物,桦沟口段直道及其附属建筑应始建于秦代,沿用至两汉之间或稍晚,随后废弃。
 
2012216105134167..jpg

 
专家点评:
    王子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秦始皇时代修筑的秦直道,是由秦王朝执政中枢城方直通北边长城防线的高速道路。工程的完成体现出秦王朝的高效率的行政机能。司马迁就『堑山堙谷』的施工难度,曾经有『固轻百姓力矣』的感叹。但是另一方面,直道的开通又标志着建筑规划和工程组织,劳动管理和行政效率的突出的历史性进步。可以看作秦政纪念的这条古代道路,是交通史遗迹值得珍视的存留。
    交通史学者、历史地理学者和考古学者以秦直道为对象的考察历时多年,对于某些路段的走向尚存在明显的分歧意见。对于秦直道的具体形制的认识,亦并不明朗。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秦直道富县桦沟口段进行的考古发掘,是对这条重要的古代道路第一次科学发掘。发掘收获以断代明确的出土资料,否定了以为秦直道并非南北笔直,而推断其路线向西北迂回至于华池、定边,再东北折向乌审旗的意见。发掘者对于路基结构、路面状况、护坡形式、排水系统以及规模可观的很可能性质为关卡的高等级道路附属建筑遗存进行了全面的揭露和分析,充实了我们对于秦汉交通建设成就的认识。秦直道富县桦沟口段跨越葫芦河。发掘工地位置正在直道由高岭向平川盘折而下的路段,发掘收获对于说明这条古代道路通行山区的形式,也提供了可靠的信息。路面遗存车辙和脚印的发现,为认识古代交通形式披露了生动的资料。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