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武當師行功夫館 武術網資料
劍器在武當道內原是做法事、搞慶典、行齋譙必備之器物。武當劍器原本是以桃木劍為假借,以特定的環境為道場,以具有較高智慧的修真高道為主導,開展所謂『降妖驅邪』,以『安其身』或以『定其所』的道教活動時使用的器具。後又演化為道徒拜別師父時,師父將拂塵、紅綾及劍贈與徒弟作為告誡、醒示物。三尺青鋒寶劍斬斷情線塵緣。道徒一旦被俗事所戀,難以割捨,當想起師父所贈的三尺寶劍,當機立斷,揮斬塵緣,一心向道,神定心安。所以,武當道內,劍是『斬妖驅魔』的利器,是正義的象徵。修煉之時,『驅心魔』是里,有形劍為表,由表及里,表里如一,軀舞劍揮,自然一體。此即為武當劍的來歷。
劍器溯源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民間劍術的技術和理論已得到飛躍發展,『佩劍』、『擊劍』之風甚為盛行。晉代以後,佛道二教興起,民間習劍遺風更盛,開始了宗教與劍的進一步結合現象。以南朝著名道士陶弘景為最,並開創了道與劍結合之風。
唐宋時期,朝野上下,文武將相,儒道相雜,莫不以習武學劍為能事。道與劍結合之風進一步深入融合。武當劍的形成可推及此時,在道內與其他修道方式具有同樣獨立的地位。據史載,武當道內內功鼻祖呂洞賓,號純陽子,唐代貞元時人,好道善劍,武功高超卓絕。【宋史·陳摶傳】記載『呂洞賓有劍術,百餘歲而童顏,步履輕疾,頃刻數百里,世以為神仙』,還記載呂洞賓的話說:『世稱吾能飛劍戮人者,吾聞之笑曰:「慈悲者佛也,仙猶佛爾!」安有取人命乎?』這都說明呂洞賓在劍技方面造詣頗深。相傳流傳至今的武當純陽劍法,即為呂洞賓在武當山南岩宮修真時,以『八仙』中的漢鍾離所授『天遁劍法』和『龍虎金丹秘文』為基礎,舉一反三,精研細摩而後悟創。後又隨內功修煉一起,傳陳摶、王重陽及再傳弟子張三丰等。他們都是武功出神入化之人。他們運用太極圖原理,繼承、總結、創造了武當道家拳術。特別是張三丰對武當武術有重大貢獻,為武當太極拳的集大成者。
武當劍特色
武當劍不僅很好地繼承體現了我國傳統劍術的特點,而且在理論上、技術上也形成了獨特的風格。近代武術理論家徐哲東先生在【國術認略】中稱之為『太極腰,八卦步,實為別開生面之劍法』。道內劍法至今崇尚輕靈舒展,緩疾得當,適應不同年齡、不同性格及體弱多病者作為修心養性、練功強身的秘法不輟習練,並可大獲俾益。民間武當劍在練法上略有不同,在遵循共性的基礎上,演練速度和難度上都有所變化。據推測,可能是側重技擊應用需要所致。但綜合推究,武當劍特色可以概括為以下五種:
(一)含而不露,隱而自悟。這是武當劍習練的基本要求。劍與拳、功同為一源,共存一理。動作協調自然,勢式緊密相連,如飛雲流水,穿連不斷,各法貫通,隨心所欲。以左旋右轉,劃圓舞圈為動作要領,動靜、虛實、快慢、剛柔相配合,不用拙力,以意導勢,氣勢合一,劍身合一,給人一種輕鬆、愉快、舒適的感覺。
(二)因敵變化,不拘成法。這是武當劍的戰略指導思想,也是我國劍術的理論精髓。武當劍以套路為體,散劍為用。其理論取我國古代太極、八卦等變易之理,主張『劍法通乎易術也』,『易者,變化之總名,隨時變易,乃人天道也』,認為萬變無窮是天地間規律,也是指導劍術的規律。因而從戰略上強調『劍無成法,因敵變化而制勝』。『用劍之要訣,全在觀變,彼微動,我先動;動則變,變則着』。
(三)乘虛蹈隙,避青入紅。這是武當劍術的戰術原則。它主張順人之勢,借人之力;以靜待動,後發先至。交手時,避實擊虛,以斜取正,迂迴包抄,兩劍成犄角之勢(即所謂對劍三角訣),『使敵人不能善其後』。它還強調,『不論何種兵器,兩下衝鋒,莫大接之截之,迎之架之,互相爭勝。唯是劍法,絕然不同。交鋒時不接不截,不迎不架,憑空一擊,無不命中,名曰「不沾青,入紅門」也。』所謂『不沾青』,是指不以硬力爭奪對方兵器;『入紅門』,是指出劍出線,一擊命中。人們常把這種避實就虛、兩劍三角、以逸待勞、後發制人的劍術稱之為『內家劍法』。
(四)身與劍合,劍與神合。這是武當劍的技法要領。它強調以身運劍,身法、步法、劍法融為一體,身行如龍,劍行如電,步法靈活,身法柔韌,故有『太極腰,八卦步』之稱。還強調劍神合一,意到、神到、劍到,力貫劍鋒,氣透劍端;出入豎勁,使劍如使槍。將神、意、氣、力貫於劍法之中。靜中要保持全神貫注,鎮定從容,伺機而發的氣概;動中要做到凝神息虛、察覺對手、以變應變,達到乘虛蹈隙、每發必中、戰而勝之的目的。
(五)走化旋翻,輕穩疾快。這是武當劍的劍法運行特點。武當劍素以豐富多變的劍法著稱。無論何種劍法,在進退翻旋中,皆要求輕快穩健,動如輕風,穩如山嶽,一發即至。『翻天兮驚飛鳥,滾地兮不沾塵。一擊之間,恍若輕風不見劍;萬變之中,但見劍光不見人。』歌訣不僅是對武當劍『妙手』的稱頌,也是對其劍法疾快風格的寫照。
習劍秘要
武當劍是武當武功中的代表性器械,千百年來,經久不衰,有其獨到的價值。那麼其價值在何處?就現代社會而言,那就是養生價值、健身價值、藝術展現價值,適應了二十一世紀新時代的需要,必將與武當拳並駕齊驅,呈大興之勢。如何練好武當劍?
(一)明武當拳理,以拳功為基礎。器械是手臂的延伸。徒手的練習至一定的境界,再練習劍法,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知習劍竅門,悟武當劍風格。首先要弄清搞懂劍的基本技法,如劈劍、崩劍、撩劍等;再學習、探討武當劍能體現獨特風格的特殊技法,如化劍、滾劍、圈劍等;然後在身腰步法上下大力氣。武當純陽門中有『腰似龍蛇左右轉,穿連繞步隨心纏』之說。步法好,動作輕靈;身腰好,走轉圓活。輕靈圓活正是對武當拳劍動作的基本要求。最後是高度協調。在充分放鬆的前提下,做到動靜、虛實、快慢、剛柔有度,當快則快;當慢則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清靜自然,勿忘勿助。學習有規可循,練習隨心所欲。手眼身法步、精神氣力功的配合高度協調統一。
(三)練劍如鶴舞,神歡體自輕。這裡的『輕』是指完全處於有意無意狀態下的行劍走步,達到神行合體、天人合一的『虛無』境界。
唯此,才能練就『中、上乘』武當劍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