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41|回復: 0

[形意拳] 求佛问道 宗教名山峨眉金顶听晨钟暮鼓

[複製鏈接]
偷月 發表於 2012-3-26 19: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环球游报
        武术网消息:无论三山五岳,还是佛教四大名山、道教四大名山,与修行人真正意义上的参禅与修仙不同,更多的人对于佛道这类宗教名山多是抱着参拜和体验为目的进行游览的。既然是游,自然就涉及到游什么、怎么游。峨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现在,我们就一起去峨眉山看看吧。
113042xghxl0avsxav945x.jpeg

四川峨眉山景色

这里素有“峨嵋天下秀”之美誉。唐代诗人李白诗曰:“蜀国多仙山,峨嵋邈难匹”;当代文豪郭沫若题书峨嵋山为“天下名山”。古往今来,峨嵋山就是人们礼佛朝拜、游览观光和休闲疗养的胜地。
提起峨眉山,佛教文化首当其冲,这里是普贤菩萨道场,是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相传佛教于公元1世纪传入峨眉山,汉末佛家便在此建立寺庙。近2000年的佛教发展历程,给峨嵋山留下了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造就了许多高僧大德,使峨嵋山逐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影响甚深的佛教圣地。目前,寺庙近30座,其中著名的有报国寺、伏虎寺、清音阁、洪椿坪、仙峰寺、洗象池、金顶华藏寺、万年寺等。万年寺的铜铸“普贤骑象”,堪称山中一绝,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阿弥陀佛铜像、三身佛铜像、报国寺内的脱纱七佛等,均为珍贵的佛教造像。还有贝叶经、华严铜塔、圣积晚钟、金顶铜碑、普贤金印,均为珍贵的佛教文物。峨嵋山佛教音乐同样丰富多彩,独树一帜。此外,武术也作为中国武术三大流派而享誉海内外。
113042xi0sjkaucqn66xu0.jpeg

峨眉山景色罗庆祝

来到峨眉山,不得不看看峨眉十景和金顶四大奇观:十景为金顶祥光、象池夜月、九老仙府、洪椿晓雨、白水秋风、双桥清音、大坪霁雪、灵岩叠翠、萝峰晴云、圣积晚钟;金顶四大奇观即日出、云海、佛光、圣灯。自然,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景观都是依托于佛教才产生出来的。此外,除茶叶和药材之外,山间有一种特色风味食品——雪蘼芋,这是当年寺庙僧人的常备食品。蘼芋经自然冰冻之后,膨胀多孔,易于入味,为纯天然保健食品。
113042oibn3b37pz77h551.jpeg

云雾中的峨眉山罗娅玲

峨眉山的绚丽与丰富,要属动植物,这里终年常绿,素有“古老的植物王国”的美称。这里方圆15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生长着高等植物3200多种,有人说峨嵋山植物种类的数量相当于整个欧洲植物种类的总和。在峨嵋山生长的植物中,有被称之为植物活化石的珙桐、桫椤,还有许多名贵的药用植物和成片的竹林。这些植物为峨嵋山披上秀色,还给各类动物创造了一个天然的乐园。峨嵋山有2300多种野生动物,其中有珍稀的大熊猫、黑鹳、小熊猫、短尾猴、白鹇鸡、枯叶蝶、弹琴蛙等。特别是见人不惊,与人同乐的峨嵋山猴群,已成为峨嵋山中独具一格的“活景观”而闻名中外。当然,灵山,自然产灵猴。
【怎么来】
飞机: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都市市区——峨眉山:
从双流机场到成都市区可乘民航大巴(票价10元)。游客可在岷山饭店下车后,步行10余分钟,到新南门车站,换乘直达峨眉山的旅游大巴到峨眉山。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乐山市区——峨眉山:
成都双流机场每天14点、15点,有两班汽车直达乐山(票价55元)。乐山市区几大车站都有到峨眉山的班车(发车时间7:00——18:30,滚动发班,票价8元)。
火车:
峨眉山火车站——峨眉山客运中心(景区内)
公交车:
在火车站乘坐1路公交车到喷水池,转乘5路公交车到报国寺旅游客运中心。
自驾:
陕西省方向:
从广元入川后,经绵(阳)广(元)高速转成(都)绵(阳)高速到达成都后,经成(都)雅(安)高速转成(都)乐(山)高速,直达乐山、峨眉山。
重庆方向:
经成(都)渝(重庆)高速到内江后接转内(江)宜(宾)高速,在自贡出高速,经荣县到乐山、峨眉山。
云南省方向:
从宜宾入川后,经内(江)宜(宾)高速,在自贡出高速,经荣县到乐山、峨眉山。
1130425hbezv0evjcow1b5.jpeg

峨眉山彷如仙境左江摄

【费用】
旺季:每年1月中下旬——12月中下旬
淡季:每年12月15日——次年1月14日
峨眉山门票:
全票:150元优惠票:80元淡季票:90元全山段观光车票:90元
乐山大佛门票:
全票:90元优惠票:50元游船票:70元
峨眉山万年索道:
索道运行时间6:40——18:00
旺季:上行65元,下行45元淡季:上行30元,下行20元
峨眉山金顶索道:
索道运行时间5:30——18:00
旺季:上行65元,下行55元淡季:上行30元,下行20元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