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62|回覆: 0

劉瑾必有替人(圖)

[複製鏈接]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10-8-11 09:2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W020100811342393443114.jpg
$ j4 c" \  N. y' n+ p! H. K) f
; s  D: A* K" z; u5 `+ c+ ?; c

7 i" w2 h$ Y6 {, x! V) q1 {, l    劉瑾本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姓談,生於興平(今陝西興平縣),自幼淨身,做了鎮守太監劉順的義子,因此改姓劉。明英宗天順(公元1457-1464年)初年劉瑾入宮。雖然後人難以找到記述這位小太監生活的直接史料,但我們可以猜想,那時的他是多麼卑微、多麼戰戰兢兢。不過,低眉垂眼的劉瑾獲得了一個好榜樣,即英宗正統年間(公元1436-1449年)權勢威震朝野的宦官王振。劉瑾對王振很仰慕,從做派到手段,都深受影響。劉瑾為什麼學習王振? : M* g3 y4 k2 h5 m4 P% Y
; u: \' M1 a! ^9 c
    王振是明代宦官擅權的第一位太監。明宣宗去世後,九歲的太子朱祁鎮成為皇帝,即明英宗。王振曾侍奉太子於東宮,朱祁鎮對他很是敬畏。英宗即皇帝位後,王振便青雲直上,被提拔為司禮監太監。走上政壇後,王振首先摘掉了朱元璋所立的限制太監干政的那塊鐵牌,然後結黨營私,排斥異己,貪贓受賄。【明史】載:『振權日益積重,公侯勛戚呼曰翁父。』【菽園雜記】曰:王振有一次問不長鬍鬚的工部侍郎王某:『王侍郎,爾何無須?』王侍郎回答:『公無須,兒子豈敢有須。』據說事情傳出去以後,許多傢伙把鬍鬚剃去了──因為王振雖然權傾天下,到底太監的生理和權力沒有必然的聯繫──鬍鬚是長不出來了,恁大的官都沒鬍鬚,凡僚小官哪能髭鬚滿唇?至於貪污腐敗、公開納賄更不要提了,那是必有的事情,凡絕對的權力總會導致絕對的腐敗。
( ?9 y) H) T4 O, H) }% @
- z5 V- f. c3 c' u3 N    猜想起來,劉瑾對王振崇拜的原因有三,一是出身都不高,雖進了宮,身份卻很低賤,任人驅使。二是有掌控朝廷的可能。天下是皇帝的,朝廷是皇帝的,只要和皇帝搞好關係,一切皆有可能。假如天下的事眾人說了算,劉瑾就不會在內心樹立王振這個榜樣了。三是一旦干政成功,朝臣就會一邊倒。權力這個東西,可以使黑的變成白的,丑的變成美的,錯的變成對的。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