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8 b: D# d' r2 ]! s
. c3 I9 N: {, g7 A; r' }7 R3 s
隋炀帝 . q4 g2 M0 T8 E- J. k
; d# m4 ?4 b" T5 n
3 P$ U! u! D1 o6 O) T4 t3 Q * i6 s( n$ _" }- O( C0 |
唐太宗
I4 D/ |4 `% @7 h$ H% Z6 A& w& n# p
- L7 }! h0 s1 m$ Y4 K! Q 隋炀帝与唐太宗,在中国历史上的评价,可说是处于两个完全极端的地位。众所周知,隋炀帝是历史上少见的“暴君”,而唐太宗则是历史上少见的“明君”。但若仔细探讨他们两位的家庭背景及行为处世之道,则会发现他们俩竟然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 p/ t# Z/ N' V6 I" D2 C, W
! f4 D, Y u% o 在家庭背景方面,他们两位是亲戚,有血缘关系。隋炀帝是唐太宗父亲唐高祖的亲表弟,也就是说,隋炀帝和唐太宗是表叔和表侄的关系。
7 L& ^5 }% _5 m& q3 q+ r4 d$ R; s9 f1 {! E" m* Z% C7 k6 a
他们两位也都是属于关中、陇西集团(关陇集团)的贵族阶层。隋朝和唐朝均是“关陇集团”的贵族所建立的王朝,王朝的更替只是皇帝的姓氏由杨氏转到李氏,本质上对维护“关陇集团”利益的目标没有改变。隋炀帝和唐太宗都是要保护“关陇集团”的利益。6 R% I8 N: f; @+ F% M4 A/ J q
9 L2 f4 ], p4 L% F# U' O: K$ c! M
在行为处世方面,隋炀帝与唐太宗均不是嫡长子,依中国的宗法继承制度,本来没有继承皇位的可能,但两者都用非常的手段,而被立为皇太子,进而成为皇帝。
5 |: O9 B( ?. F/ h9 M0 E/ Z9 @8 u, j2 p6 w+ }
隋炀帝用阴谋手段,使隋文帝废皇太子杨勇而立他为皇太子。在隋文帝病重即将逝世时,隋炀帝因怕阴谋败露,竟命令手下杀害隋文帝。隋炀帝登上皇位之后,更将其兄杨勇杀害,将其弟杨谅幽禁。唐太宗则是更直接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害皇太子李建成及其弟齐王李元吉,进而逼迫其父唐高祖而成为皇太子。
1 P. V, f! u) K& p( j! n/ P3 j9 e8 t; U/ F5 G2 a
所以说,隋炀帝的“s父屠兄黜弟”,和唐太宗的“杀兄屠弟逼父”,在手法上可说是如出一辙、半斤八两。
9 `+ T- D! X& I& ~% Z) |8 ]* U, w8 b( ?
隋炀帝在其父隋文帝死后,立刻强占其父的宠妃宣华陈氏。宣华陈氏是陈国陈宣帝的女儿。陈国被隋文帝灭亡后,虽贵为公主也被迫成为隋文帝及隋炀帝的侍妾。唐太宗则强占其弟齐王李元吉的王妃杨氏。杨氏是隋朝皇族观德王杨雄的孙女。齐王李元吉在玄武门之变被杀后,杨氏被唐太宗收入后宫。唐太宗在长孙皇后去世后,本有意立杨氏为皇后,但因魏征的反对而作罢。 [9 F/ k; U, W1 H/ c& M
- o/ V. e# [8 T. h 隋炀帝和唐太宗在出身背景及行为处世方面既然有这么多相似点,那为何一个成为暴君而一个成为明君?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是否“心存百姓”。5 A' D- L; F3 a: W f2 b! c
: k$ n( L% O, z, X, Y: j' @1 X; L
隋炀帝利用君主的无限权力,逼迫老百姓从事超过其忍耐限度的劳役,例如在十四年的时间内,进行营建东都洛阳、修筑大运河及三征朝鲜等大工程、大征伐。“心不存百姓”的结果,终于引起隋末的“农民起义”,推翻隋炀帝的暴政。
- w; s# A- k3 E
2 N, [# t; f, k/ T& d+ Y: @ 唐太宗因为亲身经历过隋朝末年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深刻感受到人民的力量,认识到人民不是用君主的权力可以随便践踏的,人民可以拥护君主,也可以推翻君主。他曾把人民比作水,君主比作舟,时时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来提醒自己。再加上隋炀帝的所作所为,对唐太宗而言是一个极明显的“反面教材”。所以擅长“以古为镜”的唐太宗,才能创造出光辉灿烂的“贞观之治”。
! }6 H% N7 y7 S: f
% ?" Y8 M! d9 S2 W; I" a* l! J 对人民力量的认识,是隋炀帝和唐太宗最大的不同处。所以隋炀帝和唐太宗虽然在各方面有许多相似处,但就是这一点不同,造成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有天壤之别。有人认为,隋炀帝和唐太宗不是平行的身影,而是水中的倒影,这句话可说相当深刻地描写出隋炀帝和唐太宗的异同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