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 @* v j& x. v5 x, W0 N! n
4 t, Z# c2 N- c( X& q : u6 t. u3 y: B& `0 l
核心提示:和“地王”开战后,官场静下来了,赞扬海瑞的声音消失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大都入了股了。不少人已经蠢蠢欲动,要扳倒海瑞,他们可不想出现“熊市”,只是摸不准头头的心思,不敢贸然动手。得了高拱指示,徐阶立刻利用自己的故旧,找御史奏了海瑞一本说他的宏观调控影响到了大明的GDP持续高速增长。高拱在奏本上批了同意二字。于是,海瑞就这样完了。这是历史,不是小说家言,可惜这样的结局是任何凡夫俗子都能预料到的,于是有了这个前车之鉴,谁也不会走这条老路。世上本来有许多条路,没人走的路,也就渐渐不称其路了。
S* {8 r1 q( r) w! H( j% Z8 i- [& ~5 A/ k0 L* u' s
“地王”崛起 8 Z! D. X" E3 _. Z) ]7 y
* V! i8 x3 k+ e+ P
万历时期,土地买卖就像如今的房地产一样火爆。一人中举入仕,就会有许多“投献土地”,不过这只是非主流。有功名的官僚地主享有免粮免役的特权,一般中小地主、富农则采用种种手法,把土地投献给官僚地主,以求逃避赋役。而官僚地主还往往将赋役转嫁到农民头上,因此,对农民的剥削愈来愈苛重。农民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就把田地抵押或奉献给官僚地主,这还算是走了个“正常流程”。其中不少田是大地主直接用暴力夺取的,一个个地王就这样崛起了。什么行业都有头面人物,这样的人物不是强龙就是地头蛇。没有一个地方没有地头蛇,地头蛇不要紧,要命的是强龙变成的地头蛇。徐阶这样一条“蛇”,由首辅到乡绅。他的田经历年侵吞,有二十四万亩之多,有佃户几万人。在华亭一带,每年收租谷一万三千石,敛银九千八一百?。
, @$ n3 c- c5 c' g4 N7 }) g' t/ k7 f- p
不买帐的人
7 a' ?2 [0 g2 [0 |- x7 X3 A
: l- ]4 T, q2 J- K) @* L$ j; O 本来嘛,这些大小“地王”发发财,农民们没有“路引”,也上不了访,省了“驻京办”的事。地方官员通力合作,盖子捂得紧。这么点小事并不影响大明的“和谐”社会建设,天下自然是太平盛世。可惜来了个“搅水棍”――谁也不买帐的“海青天”。其实他自己也不想来,还是大小贪官联名举荐他来的。既来之,则安之。虽然他的任职的地方在明朝就是养老院,可惜海瑞不这么看,他要动真格的。先把那些老胳膊老腿的官员动员起来,没事也要来上班,半小时就走的要罚款。有病的要请假,自己来请,用一毛买一打的病历单外加萝卜刻印章做医生证明的不算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