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V- L& L% p: I: w7 e! J
9 c9 V4 o! o2 u, L* a. A- y8 ~ 崔注中绘 6 v/ R7 [! T$ \
5 g0 z' X8 s+ b. F7 t7 L' a8 ~
$ e9 z& O$ \6 w 开栏小语: ( L, p# j% X8 H; g( M
3 A3 L) `4 ~! p8 M3 X
新版《红楼梦》开播在即,各方人士见仁见智,好一番热闹。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彭匈先生继“弹三国”、“弹水浒”之后,今又在本报开设“彭匈弹红楼”专栏。四十余篇文章从传世名著《红楼梦》文本出发,对其中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百科知识、千古悬念等等,作出了独具特色的品读。著名漫画家崔注中先生也对红楼人物作了惟妙惟肖的描绘。本报隆重推出这个专栏,衷心希望广大读者一如既往予以关注。
( z8 [0 ]) l$ {0 s$ T" y% L# m4 ]3 h$ K) V, |* \
《红楼梦》委实太伟大。伟大到有人说它可以排在中国四大发明之后,我都深表同意。不过有一个现象老是让人纳闷,在中国,几乎没有谁不知道《红楼梦》的,可你要再深入问一句:“你读过《红楼梦》吗?”答案就不那么痛快了。许多人会先是有点不好意思,然后讪讪作答:“读过,没读完。”遇到痛快的人他干脆说“读不下去”,或者“读了好几次,都没能读完”。没有时间吗?这岂是理由?日理万机的毛泽东把《红楼梦》读了十几遍。你比毛主席还忙? / {) G# x9 x0 r- R) ^ b
$ }& g) ?, h: s- i& N5 I
毛泽东曾说“没读过五遍《红楼梦》就不能算是中国人”,他是有资格说这个话的。中南海毛泽东故居藏书中,光不同版本的《红楼梦》线装木刻本、影印本、石印本,就有二十多种。他圈点批阅最多的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和《增评补图石头记》。最具传奇色彩的是他要求许世友将军读《红楼梦》。有一篇文章谈到,许世友在一次军区干部集训时插话:“有人喜欢看《红楼梦》。《红楼梦》写的都是吊膀子的事,有什么好看?”这话传到了毛泽东那里,等到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时,毛泽东大概想起了这件事,调侃道:“许世友反对读《红楼梦》,说尽是吊膀子。你没有看,怎么知道是吊膀子。你没有调查,就下断语,大概是听什么人说的吧。我则不然,我说它是部政治小说。”接着就要求许世友读《红楼梦》,而且要读五遍才有发言权。许将军这辈子枪林弹雨,没有什么事能难住他的。这次谈话之后,许将军的床头果真摆上了一部《红楼梦》。但据《毛泽东读红楼梦》一书载:有人说,直到许世友去世,他床头的《红楼梦》仍然只翻在第一卷。有人推断,许将军宁可领兵打几场恶仗,也不愿啃这堆硬骨头的。的确,《红楼梦》没有阵前搏杀,没有虎帐谈兵,没有神妖斗法,没有武林秘笈,这恐怕也是许将军和许多读者不能卒读的重要原因。 ( \7 ?, x, d/ o& l" y
3 I9 L# u' D. G _4 e& j. \1 U 其实从头到尾完整读一遍《红楼梦》没有那么难的。在此我跟朋友们传递一个诀窍――读《红楼梦》不需要别的,先把耐性备足了就行。你只要沉下心来,拿出足够的耐性,读进去,读下去。渐渐地,你就会不知不觉如行山阴道上,那无穷无尽的美景,就会在你的眼前一道接一道地展现;那无休无止的奥妙,就会在你心中一个接一个地演绎。它的艺术功力,常常会使人受用得喘不过气来。比如你会感到每一个人物都活生生地站在你的身边,包括小丫头们的音容笑貌,乃至脚步呼吸,一个跟一个截然不同。这时,你就会发现你放不脱手了。而且每读一遍,都会有新发现,新收获。读到五遍之后,你会觉得里面每一个人物的每一句话,大抵都能找出前后左右的照应;一些不动声色舒缓寻常的段落,你都能读出惊心动魄的效果。这是读别的名著所从没有过的感觉――一种着了魔的感觉。《红楼梦》自十八世纪中叶诞生后,一时传诵,曾流行过“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的说法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