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6 O$ D8 @8 `& E& j7 c( G: \1 x ! Y4 X6 e R& {% D8 V
一些怪癖,放到平常人身上,大約是笑話;放到著名詩人身上,則是美談。
3 E1 Q: g( [& V/ V/ s7 d
: l ]2 V# l7 p6 z 唐代的知名詩人有2300多人,【全唐詩】中收了48900多首作品。唐代詩人多恃才傲物、特立獨行,在此輯錄一些詩人的『怪癖』行徑。1 O* L. ~/ W4 Z, T- Y- c4 f
- ~$ \: X4 ^7 d' v9 S% w0 Y
王勃醉酒作詩& u, x4 C* L2 ^# F Z9 Q
# \- S8 u6 ] z2 A6 ]4 [
王勃出身書香之家,少時便有神童之譽。【舊唐書】本傳稱他:『六歲解屬文,構思無滯,詞情英邁。』
; {+ m ]$ h3 G* X
$ V, z% R* Y' T% @( ~ 王勃作詩前不喜歡冥思苦想,而是先磨墨,然後飲酒。他喝酒嚴格意義上不算飲,而是拿壺往口中灌,大醉方休。喝醉後,用厚厚的被子捂着蒙頭大睡,酒醒後直奔硯台,揮筆直書,一氣呵成,詩成後一個字不改。【新唐書】本傳中這樣記載王勃:『屬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數升,則酣飲,引被覆面臥,及寤,援筆成篇,不易一字。』唐人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中也說;『王勃每為碑頌,先磨墨數升,引被覆面臥,忽起一筆數之,初不竄點,時人謂之腹稿。』他的傳世名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便是這樣得來的。
/ ~5 o- S8 [+ m0 C* ]1 S2 d% C+ D; a+ b' k7 \' D: S4 q
張若虛被窩構思
" f6 A# m5 E& R$ \# i3 j9 d9 ^: b1 S& B
唐代奇人眾多,但像張若虛僅憑一首【春江花月夜】就確立不朽地位的,卻絕無僅有。
2 i& _* [3 l* F. O+ Y/ @1 n4 J5 J
8 f4 ?/ F* O6 \6 h2 e. L! Q 張若虛寫作並不勤奮,貪睡是他的嗜好。他作詩時,喜歡先用厚厚的被子捂着,在被窩裡構思,一身大汗後翻身而起,然後揮毫疾書。天氣越熱,效果越好。他作詩從不打草稿,總是一氣呵成,一字不改。【春江花月夜】就是這樣寫出來的,從這首詩來看,張若虛絕對是創作天才,不愧『以孤篇橫絕全唐』之譽。" ]/ Y/ A1 W8 k6 |/ H# a8 ]$ K" d
6 J, k b& R& o2 _! S! v3 k 孟郊作詩忘事
5 k ?" Z7 R" G- u7 [& d$ P9 t4 G* c1 R4 C
孟郊現存詩歌500多首,他是苦吟詩人的代表,有『詩囚』之稱。
1 D6 ]% o& y0 O- U2 z* ?4 X& }
/ y- S) S! T1 a6 ^ 孟郊早年生活貧困,46歲終於考中進士,50歲任江蘇溧陽縣尉(管治安的小官)。他在任時以作詩為樂,達到了忘我的地步,如果沒人叫他,他會一天忘記吃飯而不覺飢餓。他作詩不出門,有時會放下手頭的事務,閉門謝客。有時候,他則外出飲酒作詩,一天不歸。其『不事曹務』的做法,被人告發,讓縣令很不高興,於是罰他半俸,然後花錢僱人頂替他留下的漏洞。這樣一來,孟郊的生活更為拮据,一氣之下,他乾脆請辭。他去世時一貧如洗,連買棺材的錢都沒有,韓愈等友人湊了100貫錢,安葬了這位詩人。2 g! y- E9 E8 ]1 E% a# k
0 u$ F/ {) z2 `& K. a) [ 李賀驢背拾句3 p6 N8 {1 T8 f* Y' y, _4 z
9 d$ b; F2 J" X. h2 o# o! i
李賀仕途失意,把全部精力用在寫詩上,有『詩鬼』之譽。他長相怪異,雙眉相接,體瘦指長,韓愈調侃他指長所以能寫長詩。
: M |/ A, d2 r \/ `! T$ b8 b" f$ H$ }$ E" q. X
傳說他寫詩常常騎在毛驢上,背着錦囊外出,得到句子就投入錦囊內,晚上回家完篇。據說,『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女媧鍊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這樣的名句,就是這樣得來的。難怪他的母親說,李賀要『嘔出心乃已』。1 x8 [3 r* \( _, H( a
' ~) X2 b8 I& l& L( V
白居易聆聽老嫗
9 _% o' _4 g# e2 `) C
@6 p) M) S" c+ d9 v, ^; N 白居易是新樂府運動的發起人,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他的諷喻詩最有名,語言通俗易懂,被稱為『老嫗能解』。
5 H- N- Y% [$ C+ o
* l8 h7 V5 Q# c8 K3 i' h! I 他創作時特別注意老太太的感受,每寫一首詩,都要先讀給老嫗聽,越老的越好,只要耳不聾。如果老嫗聽不懂,或者說不好,他立馬修改,修改後還不能打動她們的作品一律撕毀。宋代的孔平仲在【孔氏談苑】記載道:『白樂天每作詩,令一老嫗解之,問曰:「解否?」嫗曰解,則錄之;不解,則又改之。故唐末之詩近於鄙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