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a" K+ u) @. B9 U! }6 C$ y6 c" W
: M9 U |8 W) r, X$ N5 p. ~ 资料图片
* E* i: C! F0 I; s9 @6 w& c
8 b7 g4 v' e6 E& K1 T
# m6 u% _1 ~( M6 l1 I4 M" ]& @0 _ 把楚简《恒先》与八股文联系起来,多多少少有标新立异之嫌―――楚简《恒先》是出土于战国楚地的竹简文献,现藏上海博物馆;八股文是明代科举考试的应试文体,两者的时代相距千年。难道八股文的起源能追溯到千年以前的战国时代?我们今天要从楚简《恒先》的辞章特色、八股文的文体特点,来讨论这个重要而有趣的问题。 6 r# o% ~2 _( M* c1 \9 u( b
1 V; _% @( g) D5 b6 c0 A* f0 }
一、从楚简《恒先》谈起
$ x1 `! B: Q- |9 z& F# E5 a! T; e9 L" {1 }! m" G
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不仅关系到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战国时期的辞章文体,而且关系到我们应该如何整理、复原中国古代的简帛文献。
$ n- ~+ f$ P: s |- j/ g6 c ~8 k. I2 s) Z5 j
我们先从《文史通义》中的一个观点来看第一个问题。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反复强调:“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他的意思很清楚:到了战国时代,文章的辞章变化已经穷尽,后世的各种文体也已具备。这当然是语带夸张的概括性评述,但它的观点是明确的,也就是说:到了战国时代,文章写作的辞章修辞已经极尽变化,后世文章的主要文体至少已备雏形。从上博楚简《恒先》的修辞特征来看,名噪后世的八股文文体,在文体特征上,确实可以溯源至战国。
+ Z0 N$ {, }' \" N5 X7 P% ~
0 H1 E. {+ ?& v) B* S; H2 I# H0 Y 上博所藏战国楚简《恒先》有着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其中最值得提出来讨论的,是一种基于对偶格的修辞结构―――排偶。楚简《恒先》所见排偶,约有两种基本的形式:排比对偶式排偶与联句对偶式排偶。在《恒先》中,这两式排偶也有复合排偶的形式。下面我们看两个例子。 1 ^1 z; ?! L( x- p3 U1 f% ?
% Z8 ?) J. _! C' |6 }0 E
第一,排比对偶式排偶。这种排偶的基本结构是三个以上的句子构成排比句,其中,各句之间彼此对偶。两两对偶是这种排偶与一般排比句的区别。楚简《恒先》第一章有:“朴,大朴。静,大静。虚,大虚。”这是一组排比句。构成这组排比的3个句子中,“朴”、“静”、“虚”3词彼此相对,“大朴”、“大静”、“大虚”各以“副词+形容词”的结构彼此相对。句中,“大”字的使用,隔字重复,是类字的修辞手法,属于类叠的一种。此例虽只有9字,但已是由3个彼此相对的对偶、类字结构所构成的排比,是一种简单的排比对偶式排偶结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