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20|回复: 0

诗风词韵读元宵(图)

[复制链接]
真衣 发表于 2010-2-24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020100224364514206398.jpg

, U3 @& e) W9 X- X( V5 w6 J9 Q) U" {* M
* w  {# e& b) C4 w
宫廷元宵娱乐图
* U/ z0 v. p' V: J9 B& \

+ I9 v$ r( B9 q3 t   e9 m; s. j+ l" X5 ^- d  ?
    新年的钟声犹在耳边回响,元宵的脚步已悄然而至。作为一年中最热闹浪漫的传统节日,历代文人墨客同元宵节的关系似乎特别地密切,都把元宵节作为创作主题。于是,人生况味,节日风采,民风习俗,一起糅合成元宵诗词所特有的清幽空灵之美。 , |7 R( v1 g1 k6 D- ]/ F6 h

/ H5 o2 y2 W' N! V, g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元宵节,从宽袍大袖里走出来,从诗风词韵里走出来。一年一年的月光灯火,将这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濡染得日渐莹润浑厚,而以平仄错落、含蓄婉约的古诗词为载体所呈现出来的诗情画意、浪漫色彩,则为元宵节注入了浓郁的文化底蕴和古朴厚重的人文韵致。 & f% C8 A1 a- _# |5 s8 U% q( i" W
) M! e8 C9 G, B7 {+ C
    梁简文帝有《列灯赋》:“南油俱满,西漆争燃。苏征安息,蜡出龙川。斜晖交映,倒影澄鲜。”描绘了当时宫廷在元宵张灯的盛况。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诗云:“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描绘了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街市场景。唐代诗人张悦也曾用诗赞道:“花萼楼门雨露新,长安城市太平人。龙衔火树千灯焰,鸡踏莲花万岁春。”把元宵节京城百姓赏灯的情景描述得惟妙惟肖。李商隐则用“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溢通衢”的诗句,描绘了当时观灯规模之宏大。值得称道的还有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这里虽没有正面描写元宵盛况,却蕴含着家家户户欢乐愉快、兴高采烈的心境。宋代陆游《十二月一日》诗:“儿书春日榜,女剪上元灯”,说明宋时剪纸做灯是女性应具备的技巧,而且在早些日子就开始制作以备元宵灯节玩赏之用。苏东坡有诗云:“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范成大也有诗写道:“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生动反映了元宵佳节不仅能观灯赏景,还可以看到歌舞社戏的盛况。元代元好问《京都元夕》中曰:“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他把孩童长者的欢快愉悦兴致表达无遗。盍西村则在《江岸水灯》中写道:“万家灯火闹春桥,十里光相照,舞凤翔鸾势绝妙。可怜宵,波间涌出蓬莱岛。”盍西村描写出了水乡元宵夜如梦如幻的感觉,令人无限神往。明代唐伯虎曾赋诗盛赞元宵节:“有灯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似银。满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把乡民村女在迷人的元宵之夜心花怒放的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