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98|回復: 0

[狭义文字学] “脸”的演变

[複製鏈接]
家邻 發表於 2011-3-19 09: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刘绍义

魏晋以前的汉字中,是没有“脸”字的,当时表示“脸”意的字是“面”、“颜”等等。
其实,人的面部除了耳鼻口眼、额颊腮颔,还哪有脸可言。“脸”字最早出现时,也没有“颜”“面”之意,只是“颜面”上的某个部位。南朝梁武帝《代苏属国妇》诗:“帛上看未终,脸下泪如丝。”其中的“脸”是“睑”的意思,也就是指眼皮。梁・简文帝《妾薄命篇十韵》“玉貌歇红脸,长颦串翠眉”,还有白居易的《昭君怨》“眉销残黛脸销红”,这里的“脸”都是“颊”的意思,是眼下可以施粉的部位。
没有“脸”以前,“面”就是“脸”。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数不胜数。
《说文》曰:“面,颜前也。”《汉・匈奴传上》中的“匈奴法,汉使不去节,不以墨黥其面,不得入穹庐”,《后汉书・东夷传・倭》里也有“男子皆黥面纹身”。文中的“面”都是“脸”的意思。至于《三国志・魏志・毛d传》中的“汉律,罪人妻子没为奴婢,黥面”的“面”,更是此意。今天还在流传的“面子”、“面红耳赤”、“不看僧面看佛面”中的“面”仍是“脸”的意思。
随着时间的推移,“脸”的范围越来越大,到了唐代,“脸”和“面”就基本一致了。岑参的诗句“岸花仍自羞红脸”中的“脸”已经是“脸”了。《水浒传》第21回:“婆惜也不曾睡着,听得宋江骂时,扭过身回道:‘你不羞这脸!’”此处的“脸”当然也已是脸了。以后更为普遍,一直到明清之前,“脸”和“面”用法一致,都是书面用语。也就是说,“面”在当时依然盛行,白居易“犹抱琵琶半遮面”,崔护“人面桃花相映红”中的“面”如果换成“脸”,就大煞风景了。
沿袭到现在,脸和面范围虽然一致,但我们通常把“脸”当作口头用语,而把“面”当作书面用语了。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