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710|回覆: 0

[訓詁學] 『t』字剖解

[複製連結]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11-9-14 10: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國學網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古人一語道出人間忙碌萬象之本質。然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無論貧富,終得一死。故治病而延年,養生而益壽,便成人類之永恆追求。無論治病養生,均得求醫問藥,即使自我保健,也得遵循醫道。『醫』者,其意多也,一般理解有三:作為名詞的『醫生』,此其一;作為動詞的『醫療』,此其二;作為研究各科病理及防治方法的科學的『醫學』。此其三也。與漢字『醫』對應而譯的各國語詞,想來不勝枚舉,然漢字乃當今世界碩果僅存的最古老的表意文字,是中華文化及華夏歷史的巨大載體。既如此,在華夏古人生活裏舉足輕重的『醫』字,其內涵原意想必一定豐富。惜歷來醫學普及文章,介紹中醫中藥知識洋洋大觀,林林總總,但對『醫』字本身或惜墨如金,或付之闕如。故本文補缺拾遺,追根溯源,旁徵博引,欲窮盡『醫』字本意,以饗問藥求『醫』之讀者大眾。  


    首先我得聲明:本文將描述的『醫』字,不是簡體字裏的『醫』,而是刊印在公元121年完稿的【說文解字】裏的繁體字『t』。既然繁體字比簡體字(公佈於1956年)早了至少1835年,那麼我們就沒有任何理由不從繁體字考證『t』字的原本寓意。  


                          『 焙汀壩稀  


    『五經無雙許叔重』。許叔重(58?―147?),即東漢經學家及文字學家許慎(字叔重)。在他歷經22年(100―121)寫成的中國第一部系統的文字學著作【說文解字】(15卷)中,對『t』字是如此解的:『治病工也鶴艘冊t之性然得酒而使從酉王育說一曰〔÷酒所以治病也周Y有t酒古者巫彭初作t』。我試將此段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t)就是治病工作,就是消除(病人)呻吟聲和痛苦狀,(t)便是根據(病)之性質而使用酒類,所以「t」這個字的部首是「酉」。王育曾經認為「 就是生病而發出的(呻吟)聲,酒就是用來治病的。周朝禮制就有專門管理酒類的官員,即「t酒」;古代(以畫符、念咒、祈禱等迷信方法治病騙錢的)巫彭這類人就被稱作「t」的。』  


    現在逐一解析許氏的這段重要注釋:他把『t』字含義解釋為『 薄壩稀繃階值腦意之結合。那麼,『 弊直舊硨我猓堪蔥硎系摹端滴慕庾幀れ部】『 保骸糝新也從殳醫聲』。清代經學家、音韻考古學家段玉裁(1735-1815)註:『。病聲也』。何謂『病聲』?【中醫難字字典】(修訂本)(李戎編著,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1年4月)解釋『 鋇牡諞灰庖澹骸吧胍魃』。再看『酉』字,【說文解字】的完整註解是:『就也八月黍成可為酎酒象古文酉之形凡酉之俳源佑瞎盼撓洗用卯櫬洪Tf物已出酉榍鑹Tf物已入一]T象也。』這段文言的白話版大概意思為:『酉』是用夏季八月的黍子釀就的三重醇酒(酎);『酒』字與古文裏的『酉』字形相似;(古文裏)凡意思屬『酒』者均帶有『酉』部;古文裏的『酉』隸屬『卯』意,(地支)裏的『卯』代表春天,即萬物已經出現;『酉』又可代表秋季,象徵萬物已經入土。『黍』為一年生草本植物,中國北方栽培較多,其生育期短,喜溫暖,不耐霜,抗旱力極強。子實淡黃色,碾成米叫黃米或粘黃米,供食用或釀酒;『卯』,原是地支裏十二時辰之卯時(五時至七時),即早晨(古人稱早晨喝的酒為『卯酒』;白居易【醉吟】詩句:『耳底齋鍾初過後,心頭卯酒未消時。』)在許慎的【說文】裏,變成了四季之最早的『春』; 『酎』字在【說文解字】裏的注釋為:『三重醇酒也從酉從r省明堂月令曰孟秋天子酎。』可,『酎』是古代天子(皇帝)在秋季首月(夏曆七月,即『孟秋』)所飲用的三重醇酒。  


    綜上所說,上半部是由病人因疾患而發出的『呻吟聲』(。,下半部是用夏季黍子釀成的醇酒(酉),將此兩種意義合併而成的古代『t』字,其原始寓意就是:使用黍子釀酒酒來消除病患;或說中國人最早使用的醫學意義上的藥物即為酒類。  


                          『酉』,酒,曲及其它  


    既然古代醫生曾用酒治病,那麼其藥方是否見載於古代醫書典籍?查中國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此書約成於秦漢時期,託名『神農』,真實撰著者不詳,全書三卷。書至北宋以後散佚,後人有輯佚重編本多種;此書總結了秦漢以前中國藥物學的主要成就,所收錄藥物共365種,其中植物藥252種,動物藥67種,礦物藥46種;儘管【神農本草經】並無直接以酒類為藥物之記載,但傳統中藥對酒的使用源遠流長,而中藥方裏以酒浸泡、、炙炒藥材以助其效者更是不計其數。中藥學認為:酒分多種,米酒,又稱黃酒;燒酒,又稱白酒或火酒。浸藥酒多用燒酒;做藥引則多用黃酒;諸酒均以陳久者為佳。在中藥學看來,凡酒類,其性味為:甘、辛、溫(燒酒性大熱);其功用是:通血脈,行藥勢。少量可興奮神經,增進血液循環,促進藥力發揮;過量則醉人傷筋;對且祛風活血或止痛藥,酒多用為藥引。以下便是歷代中醫中藥行之有效、歷久不衰的多種藥酒名方。  


    豆淋酒:製法是:黑大豆半斤,炒至半焦爆裂時,用陳黃酒3-4斤泡入壇中,冷卻後,過濾備用。主治:血虛風痹,肢體麻木疼痛,陰寒腹痛,風濕痛,神經痛,貧血,婦女產後風寒,男子中風口歪等。熱黃酒或熱葡萄酒:遇跌打損傷而疼痛時,急飲適量,可收活血化淤、止痛之效。丹參酒:製法是:丹參2兩,燒酒1斤,浸泡備用。婦女月經痛,來潮前可飲丹參酒適量,具有緩解痛經之效。山楂酒:活血化瘀,消積化食,止吐健胃,降低血壓。枸杞子酒:以新鮮或干者浸酒,常飲可『明目駐顏,輕身不老』(【壽親養老新書】)。五加皮酒:將五加皮泡入米酒,封口7天即成。常飲可增進食慾,強筋健骨。人參酒:特別使用於少氣無力、氣動遲緩、精神倦怠、中氣不足的中老年人,常飲能滋補健身。冬蟲夏草酒:將冬蟲夏草浸入優質麯酒飲用,可補虛損、益精氣,止咳化痰,治療腰酸膝痛、 病後體虛等症。參、茸、 鞭酒:浸泡於燒酒中的人參、鹿茸、黃狗鞭、驢鞭、牛鞭等,能增強記憶,安神定志,補虛壯陽,增強性功能等。  


    據史載,中國古人至少在公元前十四世紀就已經掌握了曲櫱(酒餅)製作技術,證之以【尚書・說命】:『若作酒醴,爾惟曲櫱』。東漢劉熙所著【釋名】又記載:『曲,朽也,郁之使生衣朽敗也。』這裏的『衣』就是肉眼可見的黴菌群落。許慎的【說文・酉部】所載『酴』(tu)字,即為酒麴。清人段玉裁注『此酴亦訓酒母,則今之酵也。』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世界上現存最早的完整農書)卷七『苯曲餅酒』介紹了蜀人作酴酒法:以流水漬小麥曲,取其汁水和米煮成飯,加工後,『合滓餐之,甘辛滑如甜酒味,不能醉人。』他還明確地寫下【造黃衣法】,不僅形象地描述了酒麴菌絲的顏色,而且記載了培養它的原理和方法。而今日歐美釀造學著作幾乎千篇一律地告訴讀者:用米、麥等澱粉釀酒,最理想的黴菌是『羅克斯黴菌』;最簡便的方法是『阿邁羅法』。所謂『羅克斯黴菌』和『阿邁羅法』都是法國人的命名。其實,據查證,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法國侵入越南不久,便在西貢成立了『巴斯德研究院』,院長為當時出名的微生物學家羅克斯,其青年助手叫卡默特。此人先是取得當地人用米造酒所混合的中國酒藥(曲),經過化驗,其中並無巴斯德所發現的酵母菌,但此東西做起酒來,卻特別靈驗且簡便。卡默特為揭露此秘密,竟以2000兩銀子的代價從一位華僑手裏買得製造酒藥的秘方,以後如法炮製,但卻不能釀出酒來。卡默特以為受騙,怒氣沖沖趕到那華僑家中,親眼看見那人就是按秘方操作的,只是在濕潤原料和米粉時,撒上了一層糠皮,再用稻草包裹起來。卡默特這才猛然想起所買到的曲餅都有糠皮,是他自己在試驗時以為這東西是污垢,沒有加以注意。於是他趕忙回去用曲餅上的糠皮來試驗,這次一舉成功。他在進一步用微生物培養法來培養這些糠皮,進而發現了他以為從來無人看見過的白黴菌。他再單用這種黴菌釀造米酒,效果與用中國的曲餅一樣。於是卡默特一舉成名,他將這種黴菌取名為『羅克斯黴菌』,又把此釀酒法命名為『阿邁羅法』。看來,比中國人晚了3000多年才發現『黃衣』黴菌的法國人,只是因為借鑑了中國秘方,且專利觀念及盈利意識很強,才名正言順地』鵲巢鳩佔『。  


    即便從字源學角度,我們也可證明卡默特所以為是他首先發現的『白黴菌』,其實在與『酉』部有關的多個漢字裏早已出現:如『醭』(bu,舊讀pu)字,即酒、醬、醋等因敗壞而生的白黴。也泛指一切東西受潮而生的霉斑。宋人楊萬裏【風雨】詩句:『梅天筆墨多生醭。』又如『酰(xi)雞』一詞,原意小蟲,即蠛蠓(mie meng)。古人誤以為酒醋上的白黴變成,故名。【列子・天瑞】:『醯雞生乎酒。』  


    中國人既是酒餅的創造者,也別出心裁將其直接用作藥材,可見以下中藥便方:  


    酒釀:又名甜酒釀,即未榨出酒之米酵。其性甘、辛、溫。因善竄透,故用以佐藥,可發痘漿,托瘡毒,活血行經,散結消腫。主治:哺乳婦女乳腺阻塞脹痛,乳汁不通。便方有二:(1) 甜酒釀1杯,燉熱,另以菊花葉適量,搗爛絞汁約半杯,沖入酒釀服之;並以兩種渣攪和敷於患部,1日2次。(2)鮮嫩荸薺苗葉切細,加酒釀一同搗爛,再炒熱敷於患處,一夜即效。其它便方還有:酒釀2兩,白芷、川芎各2錢,隔水燉一沸,去藥渣吃酒釀,每日1次,睡前服之。可治頭風頭痛;荸薺3-5個,搗汁和入酒釀2兩,隔水蒸溫(不可太熱)服之。可治天花、水痘初起;酒釀和鮮生地適量共搗爛,燉熱即敷患處,每日1次。可治急性扭挫傷。紅曲:或叫赤曲。曲乃釀酒或制醬時引起發酵的塊狀物,多用麥子、麩皮、大豆等發霉製成。紅曲不僅用於烹調食物之着色,並也可做藥。其性味甘、溫,無毒。功用是健脾消食,活血化瘀。歷代便方有:(1)婦人產後淤血不下並腹痛,可用紅曲3-4錢,加黃酒煎汁,乘溫服下。(2)濕熱泄痢(急性腸炎),可用紅曲5錢,炒研細末,合六一散(飛滑石6份、生甘草1份組成)等,每次服用2-3錢,米湯送服,一日3次。(3)小兒頭瘡、黃水瘡,用紅曲炒研細末,與麻油調和敷於患部,一日2次。  


                          『醫』 和『殳』  


    漢字既是象形表意文字,又多是單字疊加組合而成的複合字,『t』字也不例外。如果說以上所介紹組成『t』字的上下兩部分(『陀希┤肥歉骱其意的單字,那麼若要再拆解分析,我發現:在『t』字上方的『 弊擲錈嬗忠藏着兩個單字,即『醫』和『殳』。非常有趣的是,此二字居然都與兵器有關。  


    先說『殳』字。我參閱了牟作武的【中國古文字的起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在其第三編第十章『象形造字法』裏,看到了作者考證的『給古代兵器造字』,收輯有『刀,匕,斤,戈,弓,矢,矛,盾』等字。遺憾的是,我沒發現『殳』字。再查【辭海・語詞分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12月第1版),幸運地找到『殳(shu)』字,其解釋之一是:古代撞擊用的兵器。竹製,長一丈二尺,頭上不用金屬為刃,八棱而尖。【詩・衛風・伯兮】:『伯也執殳,為王前驅。』追根查考許慎的【說文解字】,是這樣解釋的:『…、、殳以e竹八觚L丈二尺建於兵旅S以先……』這裏,『觚』(gu)意稜角,『S』(ben)即古代稱勇士『虎賁』之省略。看來,【辭海・語詞分冊】對『殳』義之釋,是符合【說文】原說的。  


    再說『醫』字,這個現在已用以代替繁體字『t』的簡體字,其原意在許慎的【說文】裏是『盛弓弩矢器也從匚從矢胝Z曰兵不解醫』。此解釋,若翻譯成白話,大概意思是:醫,就是打仗時盛裝箭(弓矢)的器具,正如【國語】所說,兵士在戰場上從不脫去盛箭器具的。於是,左邊是裝箭之器具,右邊是竹製八棱尖銳武器,這就組成了全新的『 弊鄭從而具有全新的意義,即兩件兵器互相撞擊所發出的聲音,如許慎所說的:『糝新』,但被段玉裁斷解為『病聲』,又被今人進一步詮釋成『呻吟聲』(李戎【中醫難字字典】)。看來,許慎所說的兵器撞擊響聲和段玉裁所說的(生)病引發哀聲顯然有別,雖同屬聲音,但性質不同,應毋容置疑。  


                          『醫』『t』風馬牛  


    現在,我們可清楚地理解:一個古代的繁體字『t』,原本是三獨立漢字構成,位於上方的是由兩個獨立漢字組成的新單字,而位於下方的則是另一個獨立漢字。當代文字改革者在大刀闊斧肢解繁體字的各個獨立部分時,對『t』字照砍不誤,順手就砍掉上方右邊和整個下方,即清除了『竹製兵器』和『黍子醇酒』這兩種原始意義,僅僅保留上方左邊那個『醫』,即『盛箭器具』,並由此堂而皇之地替代了『t』。於是,醫生和醫學,中醫和西醫,醫療器械和醫務人員,凡此種種含『醫』之物,,內涵蘊有『用醇酒治病患』的字源本意,外表卻烙印着『盛箭器具』這原始文化『胎記』,豈不怪哉!簡體『醫』字和繁體『t』字在字源意義上風馬牛不相干的荒唐衝突,僅為2238個簡代繁字(簡體字)之一例,若細細追究,類似矛盾事例想必一定多如牛毛。這,究竟是只圖簡便而普及漢字的一時之功,還是中華最高文化被人為割裂的萬世悲劇?恐怕只有華夏代代後人才能回答了。  


作者:賀錫翔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