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歷史網 碑是我國文化遺產中的一部。遠在原始社會末期,人們就在石上、崖壁上刻劃符號用以記事,這就是碑的起源。我國各個朝代碑的用途、名稱、形狀不盡相同。商周時期,人們通常在宮殿廟宇門前,豎起一塊稍加雕琢的長條石,用它來識日影,辨陰陽,這是我國最早的石碑。當時除了這種石碑之外,還有一種專為引棺下壙用的石碑。碑的正中鑿有一孔,為放轆轤用。碑在商周時期只不過是人們日常活動中常用的一種石刻器物。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曾五次出巡全國。他每到一處,幾乎都要立石刻字,以記載自己統一四海的功德。這種碑當時叫『刻石』,沒有固定的形狀,但秦始皇卻開創了碑上刻字的先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