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90|回覆: 0

[漢語言文學] 淺論漢語言的民族性(2)

[複製鏈接]
夏知 發表於 2012-3-14 09: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文學網
 1.漢語歷史的民族性。漢字是世界文字中使用歷史最為悠久的文字。漢字系統,博大而精深,歷久而彌新。東漢學者王充這樣來評價漢字的創製:『天地為圖書,倉頡作文字,業與天地同,指與鬼神合。』(【論衡・感虛篇】)據出土文物的考證,漢字的出現,大約在距今6000年以前。經過6000多年的積澱,漢字已不再單單是一種文字了,它早已成為民族文化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正如申小龍在【中國文化概論】一書中所述:『……在一切社會現象和自然現象中,只有語言和遺傳代碼是人類從祖先傳給後代的兩種最基本的信息。在人類世界,對自身困惑的探究和理解的無窮進程中,語言占有核心的地位,它構成人最重要的文化環境。』當民族在人類歷史上作為一種語言、居住地域、經濟生活、心理狀態上穩定的共同體出現時,語言就深深打上了民族的烙印,成為民族文化最典型的表徵。漢字傳承至今,已如陳年的老酒,給人以清香醇厚的感覺,這就是漢語言的民族性。   
  漢字不僅具有民族性,同時也影響深遠。日本語言就是由漢語言演化過去的。再拿漢字與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字相比較,漢字具有許多優點和特點,是別的文字不可能甚至永遠達不到的。如唐詩宋詞,不僅形式工整對稱,給人思維留下深刻的記憶,而且琅琅上口;如書法,給人視覺上的美感和藝術魅力。   
  2.漢語價值的民族性。中華文化特別強調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關係的和諧,強調人們之間的相互依賴。從孔子的『仁者愛人』、老莊的『天人合一』,還有墨子的『兼愛』『非攻』來看,可見一斑。這是中國的一種傳統思維,這種思維風格非常依賴經驗,不能將經驗的人與客觀事實或概念分離。這種思維在人際交往中,為了避免破壞和諧氣氛,傾向於含蓄委婉的表達方式。基於這種思維,漢語言往往具有豐富的比喻性和含蓄性,中華民族也是一個含蓄的民族,這是漢語言的思維價值。   
  漢語的成語很有規律,特色鮮明。它多是四字或四個音節,形式齊整,易讀上口,節奏感強,富有韻味。相比之下,西方特別是英語中的成語就沒有形式上的規律可循。中國人善於對事物進行具體的描述,不太使漢化的本質特點,就是音節化,在音節化的同時,也獲得了聲韻調的內容。漢語在語音形上的特點就是在語流中,都是以音節的形式作為語音單位出現的。因此,任何外來詞,首先要進行語音上的漢化。如『吉他』來自英語詞『guitar』,而漢語音譯詞的讀音卻是『jita』,『B超』漢族社會的人都是把『B』讀成『bi』。對音譯詞音節上的改造也要適應漢語的特點,儘可能雙音節化。由兩個音節構成的詞,最符合中國人的詞感,琅琅上口,這是音節的改造。   
     
  三、維護漢語言的民族性   
     
  1.公民要有自覺的維護意識。語言是動態的,各種語言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詞彙缺陷,需要借詞。在中文中夾雜使用外文的做法,會造成不良後果。比如『一張VIP看兩場動物秀』就違背了會話的量準則和方式準則,首先『VIP』和『動物秀』來自英語『veryimportantperson』(重要人物)和『show』(表演),就已讓很多人看不懂;其次,即使人們理解了這句話的大致意思,其『一張』和『重要人物』(VIP)在語法上也是不可搭配的。我們要從主權的高度,自覺維護漢語言的純潔性。這一點,政府部門要率先垂範,不要在國家公文等正式文件中直接夾用外文,政府應該加大包括語言文字在內的民族文化產業的管理力度。   
  2.社會要有科學的態度。首先,我們不提倡使用字母詞,在引進外文術語時,一定要譯成中文;其次,對於較上位的科技概念,要下大力量、準確地用中文術語表達。對於專業性很強,或是無法以中文準確表述的概念,也不完全排斥字母詞的使用,但只在專業人員中使用。   
  3.媒體要積極掌握話語權。主流媒體應慎用字母詞,新鮮語言總是從媒體開始流傳社會的。對於面向大眾的主流媒體,單獨使用字母詞,會引發諸多問題:一是有可能損害國家或政府的形象,會帶來許多問題和負面影響;二是會人為製造一些新的語言障礙,廣大受眾無所適從;三是有可能導致消費者的誤解,引起不必要的糾紛。因而主流媒體、官方領域和公共服務行業,應慎用字母詞。最近中央電視台『屏蔽縮寫字母』的做法是正確的,應該得到觀眾的支持。  
    4.教育者要普及漢語教學。普及普通話是國策,是國家戰略。學校師生都要不斷加強國家語言文字主權意識,使黨和國家各項語言文字方針政策在教育界得到真正的落實。普通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各類學校是法定教學語言、學習語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頒布實施,標誌漢語言作為我國通用語言主權地位的確定。如果失去國家漢語戰略主陣地――學校教育教學,那就意味着國家語言文字主權的大大削弱。

    作者:左江江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