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80|回復: 0

[汉语语法] 大器晚成与厚积薄发(3)

[複製鏈接]
顺天道化 發表於 2011-7-4 10: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光明日报
(三)“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的语用指向
从上面的例析可以知道:作为成语,“大器晚成”的语用重点指向成才的某个时段,“厚积薄发”的语用重点指向成才的某种学风。
凡是“大器晚成”的评说,都用于已过成才茂密期的人物。这种语用偏向性,决定了这一成语所表示的不是普遍适用的成才原理,因而不能成为教育学生、造就人才的定律。在大学中,对于青年学生,特别是20岁上下的本科学生,不应强调“大器晚成”。不然,会束缚他们聪明才智的及时闪光。至于上面提到的“大器晚成是中国画的一条规律”,这只是一种规律性的讨论,意在告诫青年人不要急于求成,而不是提倡压制青年人才华的喷发而无所作为地等待。
至于“厚积薄发”,则适用于强调传统优良学风的发扬。这种语用偏向性,也决定了这一成语不属于普遍适用的成才原理。比方说,从治学方法和成才过程看,“厚积薄发”容易被理解为:先要厚积,然后才能薄发。其实,如果过于执着于“积”和“发”的先后关系,不肯或不敢轻易动笔,结果会越拖年龄越大,越出不了成果。就过程而论,治学中应该以积促发,以发带积,二者互动,形成良性循环。常言:“在游泳中学习游泳”,“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有多少热就发多少光”,“在实践过程中成长”。会做学问的人,总是边积边发、边发边积,再边积边发、边发边积,如此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终于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有人还著文指出:“当今信息时代在反映现实的层面上与生活大体同步而厚积薄发获得新闻效果,已不可能。”(《人民日报》1995年4月4日)这个命题,更涉及了信息时代和厚积薄发的关系。可见,跟“大器晚成”一样,“厚积薄发”也不宜在对青年学生的培养中作为一条教育原则来提倡。
国学宝库中,储存有许许多多名言,世世代代起着教育后来人的作用。但是,有的名言说的是普遍性道理,比如“有所不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管何时何地,做人做事,都可以成为准则;有的名言却具有特定的语用适应性,比如“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如果在教育年轻学子时被强调成为准则,便失之于保守。这一点,应该有所思辨。
(作者:邢福义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