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12|回覆: 0

[漢語詞典] 論漢字不必朝拼音化發展(1)

[複製連結]
里人 發表於 2011-7-14 09:5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人民網教育
一、歷史回顧


    19世紀末開始,就不斷有人發出文字改革的呼聲,要求實現拼音化。1892年盧戇章提出他的『中國切音新字(夏腔)』,主張『切音字與漢字並列』,從而揭示開了我國漢字改革的序幕。他還指出,漢字實現拼音化之後,『凡字無師能自讀;基於字話一律,則讀於口,遂即達於心;又基於字畫簡易,則易於習認,亦即易於捉筆,省費十餘載之光陰,將此關陰專攻於算學、格致、化學以及種種之實學,何患國不富強也哉』①。 五四運動之後,漢字改革進入廣義的拉丁化時期,並產生了『國語羅馬字』和『拉丁新文字』,吳玉章、瞿秋白、魯迅等人還發表了『漢字落後論』和主張廢除漢字的文章,魯迅還指出『漢字不滅,中國必亡』②。 新中國成立後,1951年毛澤東指出『文字必須改革,要走向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後來還進一步指出了漢語拼音文字要採用拉丁字母,還專門成立了中國文字改革協會,他們當時對漢字改革的總體規範是:先簡化漢字,推廣普通話,制定和推行漢語拼音方案,等條件成熟再過渡到拼音文字。他們還相繼出版了【文字改革】、【漢語拼音報】等報刊。經過反覆的論證,1958年【漢語拼音方案】在全國正式推廣應用,與此同時,漢字的的簡化和整理工作也緊鑼密鼓地進行,1964年編印【簡化字總表】,1977年發表了【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1982年改名爲【增定漢字簡化方案】),並整理了常用字和通用字。


    80年代後,漢字改革運動較爲緩和,1922年國務院批准國家語委關於當前語言文字工作請求的通知里指出:『今後,對漢字簡化應持慎重態度,使漢字保持穩定,以利社會應用』。胡喬木也說了:『中國文字要改革成爲拼音文字,必然要有一個過渡期』①。 由此可以看出,漢字的改革工作並不是你想完成就能完成的了的,這必定是關係到一個國家的發展,須經過長期的努力,且不一定能夠實現。在這之後,安子介、袁曉園、李敏生、段生農等人於北京成立現代化研究會,反對漢字拼音化,認爲漢字是很成熟的文字了,甚至認爲世界文字將學習漢字的優點而有所改變,和『漢字落後論』相反,安子介等人主張的是『漢字先進論』,他們的論著使用了『昭雪』、『反思』等字眼,會刊【漢字文化】創辦之後,還發表了大量宏揚漢字文化的文章,來反對漢字朝拼音化的發展。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