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24|回覆: 0

千島湖水下探秘:獅城姚王氏牌坊精美完整

[複製鏈接]
家鄰 發表於 2012-4-28 10:2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錢江晚報
2012428102746590.jpg

『看到了!現在在我們的面前,(有)很清楚的一個精美的建築,上面還(雕)有麒麟和鳳凰!』伴隨着均勻的呼吸聲,水下記者劉雪松的興奮透過20多米的湖水,仍然有強大的感染力。 
  昨天,距離姜家鎮大約20分鐘快艇路程的這片千島湖水域特別熱鬧。浙江衛視聯手央視,對千島湖水下古城之一的獅城(即原遂安縣城)進行水下直播。獅城北門的姚文浚妻王氏牌坊(以下簡稱『姚王氏牌坊』)是這次水下探秘的第一站。經過半個世紀的浸泡,這座牌坊仍然保存完好。
  今起一直到5月1日,每天上午10點20分,水下古城探秘直播將在浙江衛視和央視新聞頻道同步進行。記者和水下機器人,將帶你領略更多水底古城的神秘風采。 
  水下探秘,姚王氏牌坊精美完整
  『下!』昨天上午,穿上了乾式潛水服的央視記者劉雪松,直立入水。『撲通』一聲,另一位攝像師也緊跟着躍入了這碧波蕩漾的湖水中。這時,時針正指向10點25分。
  昨天的直播重點是姚王氏牌坊。獅城占地0.432平方公里,有自己的城牆,還有五個城門。姚王氏牌坊就在獅城北門進門30米處,是獅城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不過對於這座牌坊來說,昨天的探秘團隊並不是第一批『訪客』。2002年,它就被潛水愛好者『光臨』過。
  直播室里,小小的回放屏如同一個透亮的窗口――泛着微微綠光的湖底深處,照明燈在前方投射出小小一圈光亮,可畫面卻並不清楚。
  『原本今天的天氣很適合水下探摸。可是我聽說前幾天下了暴雨,這對湖的影響很大,囤積物在湖中很難散開。』 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張淑恆解釋道。
  隨着光亮轉移,一團黑影漸漸變成了黃褐色的磚塊。
  『看到了!』10點35分,劉雪松激動地叫了起來。隨後,他又沿着牌坊慢慢潛了一圈。跟隨着鏡頭,岸上的人能夠清楚地看到牌坊上『故儒姚文浚妻王氏』這幾個字。
  劉雪松再往上潛,來到牌坊的頂部。『在古老的牌坊頂部,還有一棵小樹。匾額上寫的是「聖旨」兩個字。牌坊上的雕刻非常精美,造型是一個龍頭,頂部左右兩側有一些碎磚,積壓在飛檐上。經過半個世紀,這些飛檐結構依然完整。』劉雪松伸手在匾額面前比劃了一下,『聖』字比他的手掌還大了那麼一點。這時,儀器顯示:水深24米。
  10點47分,劉雪松給了岸上的人一個信號,準備出水。他們在水下共待了22分鐘。
  幕後驚險,記者水中被繩纜纏住
  昨天中午11點20分,記者登上直播操作平台。經過了層層減壓才上岸的劉雪松,已經換上了舒適的運動服,黝黑的臉上泛着興奮的光。
  『之前曾經多次看過這個牌坊的照片,今天第一次在水下看到,依然感覺很震撼,很高大。』不過,這種高大,也給潛水員帶來隱患。
  劉雪松說,他離牌坊最近的距離,也保持在半米,儘可能保證不去觸碰到它。一方面,是因為怕觸摸會損壞古物,另一方面也是出於對潛水員的安全考慮。萬一牌坊碰散了,可不是一件小事。
  22分鐘的水下直播過程中,還發生了一點小險情。
  原來,為了讓觀眾得到更好的觀看效果,這次水下直播第一次嘗試了雙機位,就是有兩位攝像師同時拍攝。可雙機位也有弊端――人多線多,容易相互交纏。
  『我有一根氧氣管,每一位水下攝像師還有一根電纜,加上導引繩,水下一共有7根線。這次直播過程中有短暫的時間,我無法靠近這個牌坊,就是在水中忙着解繩。』劉雪松說。
  由於水溫較低,潛水員在水下20米處一般只能待20分鐘左右。要想在水下進行更久的探摸,還得靠水下機器人。據介紹,水下機器人是由人工在水面上操作的潛水器,每秒的行動距離為1.5米,最深可以潛入水下150米。它傳回的畫面可以為水下獅城的文物保護提供資料和依據。
  四位獅城長大的老朋友昨相聚直播平台
  『北門城樓上的鐘樓,是制高點』
  探秘攪動的不僅是湖水,還有關於一座城的記憶
  本報訊 昨天,有四位老人一同出現在了水下古城的探秘直播平台上。50多年前,他們是童年玩伴,常常在獅城北大街上,登城牆、敲鐘樓,『飛檐走壁』。原本平靜的湖面,仿佛因為故人的到來,撩起層層漣漪。這漣漪,關乎一代人的童年,更關乎一座城的記憶。
  四位老人中,年齡最大的是75歲的田東門,另外三位老人小時候都喊他一聲『大哥』。一頭烏黑的頭髮,皮膚黝黑,精神抖擻,『不做大哥好多年』的田東門,如今依舊很有『范兒』。他從隨身帶着的布袋子裡,抽出一個4A紙大小的包裹,層層打開後,一疊素描作品,放在了記者面前。
  老人驕傲地說,他一家四代人都是漆畫世家,從小學畫畫。21歲那年,在得知家園就要遷走之時,田東門親手畫下了身邊的每一處房屋、池塘、樟樹、牌坊,一共40多幅。老人怕這些『真品』帶來帶去,容易破損,便複印了好幾份帶到了現場。
  『這是抗戰初期建的私塾,門口有孔廟的進殿。這是我家老宅,我們四代人都住在這裡。這些精雕細刻的東西,非現在的房子可比的。我住到22歲的時候,就遷走了。這些祖祖輩輩留給我們的東西,現在浸在水底,太可惜了。』畫作中,一座典型的徽派民居,在老人的筆下,細緻而真實,連青石板上的苔蘚,都清晰可見。『府廳路武舉弄口』,這是老宅當時的地址,他在畫的邊上,細心標註。
  記者注意到,在畫紙下面,還放着一疊打印紙,抽出來一看,上面居然是一首首詩歌。
  『古色城樓青街石/民豐物阜有遺懷/作坊店號商街滿/攤販小商遍地排……』這一組18首名為【故鄉行・懷舊】的七言絕句,寫於2000年初。老人帶着老伴,重遷父塋,當輪船經過獅城上空水域時,有感而發,寫下了這滿滿的傷懷。
  『這座牌坊離我家只有100米,我小時候天天去爬牌坊旁邊的城樓。』68歲的蔣建強坐在水下直播監視器前,看到蛙人經過姚王氏牌坊時,他激動地指了指。蔣建強告訴記者,城樓上有一個鐘樓,那是獅城的制高點,可以t望和警報。『那時候日本人打進來,就有人敲鐘,10里以外的人都可以聽到。』老人回憶道。
  『那口鐘做工很考究,最外層是用一公分厚的銅包鑄的,上面有精美的雕花,裡面是四層厚的鑄鐵。』蔣建強回憶說。
  『我們幾個人的家,最遠的就相差500米,小時候經常玩在一起。後來遷走之後,就失散了。』蔣建強告訴記者,直到去年姜家鎮政府要做一個古城模型,多年不見的老朋友,才得以重聚。什麼地方有池塘,哪裡有一棵三十個人也抱不動的老樟樹,他們的心底,都有屬於自己的珍貴記憶。

        來源:錢江晚報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