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79|回覆: 0

呂學明:東北亞早期鐵器時代考古研究新進展

[複製鏈接]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2-4-18 15: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文物報
2011年12月9日到10日,由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與日本札幌學院大學綜合研究所聯合主辦的『2011中國・東北亞早期鐵器時代考古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來自中、日、韓、俄四國家的20餘名學者參加了研討會。研討會以公元前1千紀後半到公元一千紀前半的東北亞各地早期鐵器時代考古發現與研究為主要議題,從東北亞早期鐵器時代聚落和早期鐵器時代諸文化間的關係兩個方面展開,旨在探討早期鐵器時代聚落和早期鐵器時代諸文化間的關係兩個方面展開,旨在探討早期鐵器時代東北亞地區古代文化的發展、演變、交流與融合的動態過程,為各國學者的工作和研究成果提供一個展示的平台,加強東北亞各國考古學界之間的學術交流。 
  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三江平原的七星河流域開展了大規模的考古工作。張偉、趙永軍、田禾先生對『七星河計劃』及最新研究成果進行了介紹。通過考古調查、航空遙感等手段,共發現漢魏時期遺址426處。確定了七星河流域的文化編年,即早期的滾兔嶺文化(兩漢時期)、晚期的鳳林文化(魏晉時期)。根據聚落考古學的理論和方法,將這些遺址劃分為居住址、防禦址、祭祀址、t望址和要塞址五類。各類型遺址組合在一起,形成16個聚落群,每個群有中心聚落,並存在全流域的中心聚落――鳳林城址。通過調查和發掘,確認鳳林城址有9個城區,面積約120萬平方米。其早期遺存屬於滾兔嶺文化,而作為主體的晚期遺存則屬於鳳林文化。目前的資料表明,鳳林文化直接脫胎於當地的滾兔嶺文化,同時又明顯地表現出受到波爾采文化、團結文化和老河深中層遺存等文化因素的影響。滾兔嶺文化時期,已經建造了面積達690平方米的大型宮殿式建築。鳳林文化階段,修築了規模巨大的城址,其中心主城更是建造規整,有角樓和馬面。黑龍江省的學者認為,鳳林文化已經是早期國家。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歷史考古民族研究所的尤里・尼基金先生介紹了濱海省伊利茲烏托卡(Elizavetovka)1遺址2011年的發掘情況。該遺址位於一個小石山的頂部,總面積約15000平方米。2011年發掘400平方米,發現3座房址。出土遺物以陶片為主,內涵較複雜,總體來看具有波爾采文化特徵。濱海省鐵器時代最早階段的考古學文化有3個,即位於北部黑龍江流域的尤里卡(Urilskaya)文化,位於東北部的利多夫卡(Lidovskaya)文化和位於南部彼得大帝灣沿岸的楊卡夫卡(Yankovskaya)文化。其中楊卡夫卡文化目前已經發現300多處遺址,包括聚落、季節性營地、墓地和制陶址等四種類型。其14C年代為公元前500年~公元前300年。第二種考古學文化是克羅諾沃(Krounovskaya)文化。分布地域急劇擴大,涵蓋了濱海省南部、朝鮮半島東北部及中國鄰境地區。陶器有深腹罐、鼓腹罐、豆、碗,橫耳常見。其碳十四年代為公元前300年~公元前100年。俄羅斯學者認為克羅諾沃文化是楊卡夫卡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最後一種考古學文化是波爾采(Poltce)文化。濱海省發現了70多處波爾采文化遺址,集中分布在兩個區域,一是興凱湖東南,濱海省最南部地區;二是興凱湖東北,烏蘇里江以東、黑龍江以南地區。陶器有束頸鼓腹罐、粗頸鼓腹壺、碗,流行壓印紋飾。其14C年代為公元前100年~公元300年。
    韓國國立海洋文化財研究所的劉銀植先生介紹了由韓國國立文化財研究所和俄羅斯科學院遠東歷史考古民族研究所聯合發掘的俄羅斯遠東濱海地區南部的伯羅契卡(Bulochka)遺址。發掘面積700平方米。發現居住址23個,小型豎穴遺蹟4個。遺址的早期遺存數量少,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存是主體,屬於早期鐵器時代。在晚期居住址內發現了多種形式的煙道設施,出土遺物以波爾采文化因素為主,也受到團結文化的影響。出土的紅褐色磨光陶器和黑色磨光陶器很有特點。
    日本明治大學石川日出志先生介紹了日本彌生時代的防禦性村落的發展演變。所謂防禦性村落,就是環濠聚落。其發展演變大致可劃分為四個階段:出現期,彌生時代早期~前期(公元前一千紀前半~公元前3世紀前半)。最早的環濠聚落出現在九州北部,如板付遺蹟、那珂遺蹟,其年代可以早到公元前一千紀前半。由於日本學者將環濠聚落的出現作為彌生時代開始的主要標誌,因此彌生時代開始的時間也提早到了公元前一千紀前半。彌生時代前期,環濠聚落從九州北部向西日本地區擴展。這一期環濠聚落的規模較小,面積不超過1公頃;大發展期,彌生時代中期(公元前3世紀後半~1世紀末)。這一期環濠聚落數量劇增,規模擴大,面積普遍超過3公頃,大型聚落面積超過10公頃;分化期,彌生時代後期(2世紀~3世紀中)。社會階層出現分化,高等級階層的環濠聚落與普通聚落分離,形成獨立的小型環濠聚落;解體期,古墳時代(3世紀後半~6/7世紀)。隨着古墳時代的到來,環濠聚落迅速消失。有的環濠聚落只有一重環濠,有的則有二重、甚至三重環濠。環濠具有防禦功能,同時也具有功能區劃分、排水、防潮的作用。
    北海道大學的木山克彥先生和札幌學院大學的臼杵勛先生介紹了關於『H罐』形成過程的研究成果。6世紀後半到7世紀初,遠東地區普遍出現了口沿部位裝飾附加堆紋的深腹陶器,因其分布範圍與H的居住範圍一致,因此中國學者稱之為『H罐』,俄羅斯學者稱之為『典型H陶器』。日本學者認為,『H罐』的形成受到此地區前期諸多文化的影響,其直接源頭是波爾采文化。由於當地文化因素的複雜,『H罐』又體現出明顯的地域差別,如第二松花江流域、牡丹江流域就各有不同。在論證的過程中,日本學者將三江平原地區波爾采文化的族屬認定為挹婁,將第二松花江流域泡子沿類型(老河深二期文化)的族屬認定為夫余,將圖們江流域團結文化的族屬認定為沃沮。
   北京科技大學李延祥先生介紹了山東臨淄齊國故城東北部煉鐵遺址的調查與研究情況。該遺址所發現的礦石表面接近暗紅黑色,具有較強磁性,可以得知這些樣品均為較高品位的磁鐵礦。經過調查,發現在齊國故城以東15公里的金嶺礦區主要出產磁鐵礦,結合文獻記載及以往的考古發現,可以確認齊國故城鐵礦石的來源為金嶺礦區。對出土的爐渣等煉鐵遺物進行了科學分析,結果表明大部分煉鐵爐渣均由冶煉生鐵所產生,少部分爐渣可能是由炒鋼過程所產生。大量生鐵渣的存在可以證明生鐵冶煉工序得到了大規模的應用,產出的生鐵一部分可能直接用來炒鋼,得到的炒鋼製品和炒鋼渣已有發現。另一部分生鐵鑄造成鐵器或半成品,部分鐵製品還經過了退火處理。遺址上發現有塊煉鐵製品,從而推測該遺址或附近地區可能存在塊煉鐵生產技術。可以認為在戰國至漢代時期,臨淄齊國故城大城東北部冶鐵遺址的煉鐵技術已較為成熟,多種冶鑄技術均已得到了應用。
    韓國國立全南大學孫璐博士介紹了朝鮮半島北部初期鐵器時代車馬器的研究成果。在系統搜集整理有關材料基礎上,通過與中原地區資料對比,孫璐博士認為,在西漢中晚期至東漢,朝鮮半島北部地區使用雙轅馬車。車馬器埋葬在墓葬內或木槨中的一龕,沒有單獨的車馬坑,並認為該地區出土的乙字形銅器應該是車軛。
   中國人民大學魏堅先生做了『北魏金陵與畿上塞圍』的特別演講。北魏都於平城時期,先後有六位皇帝薨於平城,葬於金陵,尋找金陵一直是考古界、史學界的熱點話題。山西左雲五路山及其與內蒙古涼城、和林格爾交界處一帶,位於北魏盛樂和平城之間,更兼山勢雄偉,丘陵起伏,南側又有廣袤的平川相連,從地理條件到相對位置,都是理想的陵區所在地。因此,在左雲五路山和涼城境內山巔發現的高大封土堆,以及目前在五路山山麓地帶發現的夯築土牆等遺存,當是尋找北魏金陵的重要線索。據文獻記載和考古調查,在左雲明長城內側發現的夯築土牆,應當是北魏太平真君七年修築的拱衛京都的長約千里的『畿上塞圍』,而非北魏長城。北魏為防備北方柔然南下而修築的長城,東起河北赤城,沿山西北部之陰山至內蒙古黃河北岸的五原縣。現在呼和浩特北部的大青山里,還保留有該段長城的遺蹟。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喬梁先生、日本龍谷大學徐光輝先生、東京大學大貫靜夫先生、韓國國立釜慶大學姜仁旭先生對各項議題做了精彩點評。
  會上我們了解到近些年來韓國與俄羅斯方面保持着密切的考古交流與合作。有韓國學者在俄羅斯留學,並獲得博士學位,韓俄之間已經開展多項聯合發掘及其他合作項目,取得了一定成果。我們還注意到,日本學者、韓國學者很習慣把某一考古學文化直接與古代某一民族對應起來。中國學者對這一問題則持有比較謹慎的態度,不輕易劃等號。東北亞地區古代民族眾多,關係錯綜複雜,文獻記載又不清晰,有很多問題需要通過考古工作來解決。我們在三江平原地區取得的考古成果與俄羅斯濱海省的諸多古代文化有密切聯繫,應該可以進行深入的整合研究,發揮我們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主導研究方向。但是限於人才缺乏、交流不足,這樣的工作還沒有積極開展。我們有責任加強這方面的研究力度,擴大國際影響,掌握話語權。
        來源:中國文物報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