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全刊雜誌賞析網 占的本意是占卜,為了避免占稻和占卜混淆,人們便在占稻之占前面加上米字,以示其為占城稻,於是便出現了粘字。元代郭翼【雪履齋筆記】在記載四川峨眉縣水稻品種時說,峨眉縣的水稻口種有『青稈粘、紫稈粘、廣安粘、蓋草粘、柳條粘,……』等同時還列有『紅糯、白糯、尖刀X、芝麻X,……』等X稻品種,這一事實說明元代已用粘代占城稻,但粘稻並非X稻。
然而,粘字又是黏字的俗字,有人為了『匡俗正誤』,又將粘字改成了黏字,黏字又成了占城稻的簡化名。明代李時珍已指出用黏代占城稻是錯誤的,他在【本草綱目】中說占城稻『種自占城國,故謂之占,俗作黏者非矣。』為了擺脫粘、黏的混淆,人們遂將粘字的米旁改成了禾旁,從而出現了|字,這就是【七修類稿】所用|字的來由上面所說的歷史說明,|稻是由占城稻→占城→占→粘→黏→|,局步演變而來的,不同的寫法都代表占城稻,而且|不應讀Nian而應讀Zhan。
那末|稻是什麼稻種呢?歷史上對此都有記載,【宋史•食貨志】;『穗長而無芒,粒差小,不擇地而生。』【事物紀原】:『粒稍細,耐水旱而成實早,作飯差硬。』是一種粒小、無芒、早熟、性硬能耐水旱的非z稻種,從『作飯差硬』來看,應是i稻的一種。【廣東新語】說:『黏米似粳,而尖小長身,其種因閩人得於占城。故名占。』更說明|稻是一種區別於稻的i稻,由於歷史上曾將佔城稻簡化為粘和黏,給人造成了誤解,認為是種z稻。有的地方因此出現了以占稱z的笑話,清代劉寶楠在【釋谷】中說:『今江北,凡腴田所生之X皆稱占稻,其米曰占米,則亦稱名之失實者也。』至今在農學界對|稻的來歷和性質不甚了解的還大有人在。
說明弄清|稻一詞的來歷和性質仍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並非是單純的咬文嚼字,同時也說明,對一個事物的起名,或其名稱的簡化,都要十分鄭重,否則就可能造成人為的混亂。
四、古今農史兩『三農』
三農這個詞,是當今使用頻率最高的名詞之一。由於古代也出現和使用過三農這個詞,因而有人誤認為今日的三農,來源於古代的三農,而且是由古代的三農發展而來的。其實古代的三農和當今的三農是二個不同的概念,其所以都稱三農,完全是偶然的巧合,涵義上並沒有內在的聯繫。
歷史上的三農,文獻上有三見,一見於戰國時的【周禮】一書,該書的『天官•大宰』中有『三農生九穀』記載。漢代鄭眾註解說:『三農,平地、山、澤也。』鄭玄謂三農『原、隰及平地。』二人用詞雖異,但所釋意義相同,指的是耕作於平原、山區、低濕地的三類不同的農民。這是我國出現最早的三農名詞。二見於漢代張衡的【東京賦】:『三農之隙,曜威中原』。指的是春、夏、秋三個農時。三見於清代乾隆時的農書【三農紀】,書中用耕父、老農、牧童三者來代表大田耕作、園圃栽種、家畜飼養,指的是一種多種經營的農業生產。由此可見,歷史上的三農,指的只是農業生產或農業經營。當今三農這個名詞 ,作為一個概念則由經濟學家溫鐵軍博士於1996年正式提出,三農指農村、農業和農民;而三農問題則特指中國大陸的農村問題、農業問題和農民問題,從而產生的社會問題,包括貧富懸殊及流動人口等。『三農問題』中農民問題是核心,表現為農民收入低,增收難,城鄉居民貧富差距大,實質表現為農民權利得不到保障。2000年初,湖北省監利縣棋盤鄉黨委書記李昌平給朱F基總理寫信提出『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以及出版【我向總理說實話】後,『三農』問題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反響。2001年三農問題的提法寫入文件,正式成為大陸理論界和官方決策層引用的術語;中共中央於2003年正式將『三農』問題寫入工作報告。由此可見,當今的三農問題,不是一個簡單的生產問題,而是一個社會問題。和古代的三農相比,它的來源和內容完全不同,因此二者是不能混同的。
[1] 一般認為,玉米是十六世紀中期引入我國的。其所據為為嘉靖三十九年(1560)甘肅【平涼府志】,梁家勉【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史稿】第485頁便如是說。但據作者所見,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年)由御醫劉文泰編纂的藥典【本草品匯精要】中在說到薏苡仁時,插有一副玉米圖,畫的是一株玉米植株,頂有雄穗,株干葉間從上到下畫有三個果穗,同現在見到的玉米完全一樣,估計那時玉米還未取名,因為長的形態和薏苡相似,故將它收在薏苡圖中。可見玉米在十六世紀初已傳入我國,要比嘉靖三十九年【平涼縣誌】早半個世紀。但此事還得充分論證,故目前尚難斷定。以明代中葉傳入我國說比較穩妥。
(閔宗殿 原文刊於【中國科技術語】2009年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