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全刊雜誌賞析網 隨著玉米的傳播,各地又跟據自已對玉米的認識,取了許多名字,因此便出現了許多異名,咸金山【從方志記載看玉米在我國的傳播】中統計有99個,郭松義在【玉米、番薯在中國傳播中的一些問題】一文中統計有133個。其異名數量之多,是中國其它農作物中所少有的。這些異名,大多是當地百姓比照我國已有作物而取的名字(有的是同名異寫),歸納起來,大致可分爲麥、黍、秫、梁、粟、]、蘆、米、谷、豆、其他等十一類,如下:
1、麥類:御麥、玉麥、番麥、西天麥、黍麥、戎麥、包麥、苞麥、番大麥 、紅須麥、夷麥、西番麥、玉林麥
2、黍類:玉蜀黍、玉黍、玉稻黍、金稻黍、玉大黍、玉糜黍、大蜀黍、番黍,玉蘆黍、蜀黍
3、秫類:秫、玉蜀秫、玉秫秫、秫秫、玉秫、大秫秫
4、梁類:玉膏梁、玉高梁、大高梁、玉梁、御高梁、獨膏梁
5、粟類:珍珠粟、雞頭粟、觀音粟、意粟、苞粟、天方粟、珍珠蘆粟、飯包粟、雞豆粟,荷包粟、乳粟、遇粟、意粟、蘆粟、罌粟(和作鴉片的罌粟異物同名)、高粟、金豆子粟、鹿角粟 、包胎粟
6、]類:玉蘆]、蘆]、秫]、球]、珠]
7、蘆類:苞蘆、腰蘆、苞蘿
8、米類:珍珠米、玉米、包米、包兒米、棒米、六角米、鹿角米、御米、巴爾米、番米、包梁米、丈穀米、芋米、棒子米、觀音米、(米豐)子米、包子米、包粒米、老芋米
9、豆類:番豆、金豆、玉豆、玉蘆豆
10、穀類:包穀、苞谷、舜王谷、六穀、西番谷
11、其他:玉茭茭、玉榴、玉子、戎菽、玉籽、粟包、子、玉露、玉蜀、玉u、腰邊豹、苞果、包菽、包羅、棒子、棒椎、蘆蜀、榜子、棒槌、、稷、包、苞果不過這些不同的名稱,並不是隨便起的,大多有一定的含義,例如:
包穀:民國【茬平縣誌】卷九:『實有黃白紅三色,密排成行以青葉包之,故名包穀。』
苞蘆:光緒【海寧縣誌】卷二物產『苞蘆,莖葉如蘆,穗外有包,故名。
棒子:民國【德縣誌】卷十三:『玉蜀黍,形如捶布棒,名爲棒子。』光緒【臨朐縣誌】卷八:『俗呼棒捶,以形似名。』河北【遷安縣誌】物產:『土人以其形似棒,呼曰棒子。』
玉蜀黍:民國【萊陽縣誌】卷二之六:『玉蜀黍,秫之別種,以種來自蜀,其潔如玉,故名。』
玉秫秫、玉茭茭:山西【壽陽縣誌】卷一:『玉秫秫,莖葉似秫秫,爲實大而有光澤似玉故名。一名玉茭茭,蓋秫聲之轉,而字之^。』
玉榴:河南【光山縣誌約稿】物產志:『玉榴,謂子密如榴也。』
六穀:【鎮海縣誌】卷三十八:『御麥,俗呼六穀,土人謂五穀之外又一谷也。』民國【象山縣誌】卷十二:『案,谷當作陸谷,言其大也,亦言陸地之谷也。』
玉蜀秫:民國【桂平縣誌】卷十九:『玉蜀黍當作玉蜀秫,黍、秫聲近而義異。
珍珠粟:道光【新昆兩縣誌】卷八物產:『實纍纍如珠,故名珍珠粟。』
玉米的名稱多而雜,往往使人摸不著頭腦,但細細琢磨,仍有規律可循,可弄清其所指的。
三、|稻考
明清時期南方的地方志中,不少府縣在講到水稻品種時,都提到|稻。但在我國傳統的水稻分類中只有i、、z三類,那末,|稻是什麼?現在的字典、辭典,都未收錄此字,【康熙字典】雖收有此字,但只轉錄了南北朝時梁•顧野王【玉篇】,書中說,音『女占切』,義『禾也』,指出它是一種禾穀類植物,但所釋簡略,難明所指。明代【七修類X】始有|爲稻類之說,指出它源於占城稻,書中說『宋真宗聞占城稻早,求種分給,故作|。
那末,占城稻爲什麼稱|呢?這是一個名詞不斷簡化過弧K握孀謔保占城稻在江淮、兩浙傳播時,開始時都稱占城稻,日子一久,人們便開始將它簡稱爲占城,南宋時的【四明志】、【赤城志】、【會嵇志】上都稱占城稻爲占稻,江西、湖北進一步簡稱爲占,如紹興時,江南西路安撫制置使李綱在【申省乞旋糶納晚米狀】中說『據洪州申,緣本州管下縣,民田多種早占,少種大禾。』文中的早占之占,就是占城稻的簡稱,這便是一例。 |
|